2019/DAY5 關係聯結之開篇

她她在四歲剛轉學的時候,常常想念原來幼兒園的老師和同學。有一天,她和我說,“媽媽你知道嗎?人和人之間都有一根繩子,雖然我們看不見,但每個人之間都有,不論是不是在一個幼兒園,繩子都在,可以變得很長很長。我和幼兒園的老師和同學雖然分開了,但我們還有繩子連着。”

最近,上二年級的她有了一個好朋友。她們在一起時常憧憬未來,想到未來難免分離不禁傷感。她她和我分享說,“還記得我和你說過每個人之間都有一根繩子牽着嗎?這根繩子是會變化的。當我們互相特別喜歡的時候,繩子就會變粗;吵架的時候,繩子就會變細;不再喜歡了,繩子就斷了。”

今天,當我想要來梳理“關係”這個部分的時候,我發覺這些道理還不如孩子看得透徹。我們總是試圖用一個穩定的狀態來定義一段關係,殊不知永恆的穩定是不存在的,必然是時近時遠,時暖時寒。

這幾年,每年整理關係的時候,面對那些斷裂的遠去的關係總不免傷感可惜,對於正擁有的又特別渴望下一個永恆不變的定義,恐怕這種對於穩定的需求,源自於內在的一些不安全感。

想到《反脆弱》裏說,我們追求穩定,其實是對不可預測的恐懼,反脆弱能力強的人是有能力面對不可預測的人。這一年,面對一些關係的變化,我隱約有了點如上感受,不是那麼透徹明晰,只是萌發了一顆芽,記錄下來,來年再來回顧。

在E.T.裏,看似學習與孩子相處的技巧模式,實則收穫最多的是通過這些關係和自己對待關係的態度行爲中,看到內在的自己。我在每一段關係中去想,“自己是真實接納的嗎?自己是真實去表達的嗎?自己有用心去聽對方嗎?”

逐漸進入不惑之年,身體、生活、工作、家庭都趨於穩定,對關係有了更多的觀察和思考,我記得去年自己寫過一篇“風吹大的孩子”裏講了一些與父母關係的改善,但我更記得那時心裏是不願意接受那些不和諧的,沒有辦法坦然去面對。但這往往又是一段關係改善的起點,今年有了進步,在與父母、與愛人、與孩子、與朋友的關係中,察覺並逐漸接納了不完美,謝謝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