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教育有關的金句

持續更新,把與教育有關的金句分享出來,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又是向內積累。一個人內在力量強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來纔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在人生事務中獲得主動權。這纔是培養競爭力的正確順序和邏輯。

人的一生有一個半童年:一個童年在自己小時候,而半個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時候。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在童年的時期,孩子學習有他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的行爲。社會化是改變自身的行爲,與同一社會類別中其他成員的行爲相適應的過程。

童年時代是生命在不斷再生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人類就是在這種不斷再生過程中永遠生存下去的。

孩子不斷需要關愛和照顧,就好像有一個杯子,不斷需要蓄水。當孩子餓了、累了、寂寞、傷心時,他就需要有人照顧、撫慰,就好像他那個水杯空了,需要加水一樣。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照料者,就是那個大蓄水池。

如果你認爲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一個人只能爲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當孩子沒有懼怕與拘束時,他們並無侵略性。沒有懼怕和焦慮感的孩子,也不太會搶奪,排隊不會加塞,不會鑽空子,表現總是很平和。

教育是當你忘記了所學的一切之後所存存活下來的那一部分。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環境背景傳遞給孩子,就會使他和我們的限制永遠延續下去。惟有了解我們自己的限制,而且由此解脫,我們纔會有根本的改變。倘若我們自己仍在限制之中,卻討論着什麼纔是正確的教育,這是毫無益處的。

學習就像一段旅程。旅程的起點是學習者現在的地方,終點是在學習上的成功。重點不僅是讓學習者獲取一堆知識,而是讓他們能夠充分運用這些知識,提高自身能力,以便能做到哪些在學習前無法做到的事情。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我們必須要停止去用孩子在十八歲時的成就來定義成功,這種思維會毀了孩子在他們二、三十,四、五十成功的能力。

我們做着相同的事,過着相同的生活,然後做着相同的夢。我想也許我們已經沒有什麼夢了。我們想讓我們的孩子成功,但是卻要他們繳出武器,繳出他們的童年力量。

玩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是人爲之人的本質。它超越了文化。戰爭、法律、體育、詩歌,這些人類最根本性的活動,都多多少少根源於“玩”。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早就一批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人腦像一個求知慾很強的學生,對經驗有着超乎大家想象的反應。如果你每天都讓大腦學數學,它就會越來越擅長數學。如果你讓它憂慮,它就會越來越憂慮。如果你讓它專注,它就會越來越專注。

人的學習收到情境的制約或促進。你要學習的東西將實際應用在什麼情境中,那麼你就應該在什麼樣的情境中學習這些東西。

與其去限制孩子閱讀漫畫、輕小說、圖文書,不如陪伴他們一起閱讀這些書,並從中與孩子進行討論、溝通、分享。每種書都有適合孩子閱讀的地方,只要避免他們接觸到不良內容的書籍就可以。

有了自由,孩子們就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爲有興趣,他就會反覆做,就變得專注;在長久的專注中,他逐漸感知並把握了事物的規律,把握了事物的規律,他就願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獎勵通常使人感覺受控,而我們在自主權減少的情況下往往會畏縮不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