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DAY4 用PM方法論來學習

我常常調侃說,現在自己做的事情就是“知識的搬運工”。檢索、學習、實踐、提煉、輸出。小時候爸媽說的“知識改變命運”到現在至少是“知識改變生活”。

因爲ME+的定義是“走進自我提升世界的一扇門”,所以我要求自己儘可能多接觸與之相關的領域,提煉出一些精髓來帶給學員,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大家發現自己想要提升的意願,以及可以提升的方法和渠道。能在ME+解決的解決掉,無法解決的知道解決途徑。

學習的時間:

從時間上來,我基本上隨時都在學習的狀態。

早上5點醒來就會帶上耳機,開始聽英語,在磨耳朵喚醒身體,起牀洗漱,認真聽完課程部分,換臺到其他平臺,樊登讀書、書課、壹心理等等;

在7點她她起牀之前,如果有時間坐下來,就會做一個整理筆記,把心得感受分享出去,把一天的工作規劃好;

上午的時間基本都是工作和輸出,中午午休之後會根據工作量和自己狀態來決定繼續工作還是學習,學習以紙質書籍、整理筆記、文字輸出爲主;

值得一提的是,每天運動的時間,我都會當下最感興趣的書或者課來聽,跑步的時候會有很多靈感浮現,我會立馬發語音給自己,或者記住後回家騰在筆記本上;

她她放學之後,大腦就切換到了學習親子模式。在相處中,去體會好與不足,學到的點有哪些可以用起來,哪些可以分享出去;

睡前斷斷續續地看一些文學書籍,其實一直都感興趣也想要寫,但似乎更多的時間放在了管理類書籍上,時間關係也時常中斷。

學習的感受:

大部分時間非常享受這樣的節奏。但每個月中會有一兩次厭倦的狀態。今年學了E.T.之後最大的轉變之一,就是不會與自己死磕,這種狀態就乾脆丟下,“放縱”幾天,就會恢復。下半年自己找到了規律,在週末的時候儘量不工作,充分放鬆後周一就會萬分想念工作的狀態。

學習的形式:

泛讀——擴寬知識面,保持好奇心,做收集篩選。隨時都在進行,樊登、樊登小讀者、壹心理、公號閱讀(基本集中在週五、週六)、微博

精讀——蒐集與課程或者自己學習主題相關的課程,做筆記,轉換成文章或者課程大綱,存檔在印象筆記、QQ相冊、百度網盤;

輸出——不以輸出爲目的的學習都是刷流氓,哈哈,輸出不一定是分享給別人,其實有時候也真是半桶水晃盪。我接納自己晃啊晃,因爲我在晃盪中一直還在“加水”,越來越穩。輸出在我這裏有兩種:實踐和課程。今年在心靈成長和E.T.方面的實踐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變化,內心的平和是以往都沒有的,這也是我力推E.T.的原因;課程上的進步是我接納了課程的不斷完善,之前總想要完美再推出,現在做到有進展就輸出,不斷精進。

存儲——這是曾經比較困擾我的部分,強迫症沒有辦法接受在不同的平臺上存儲。今年因爲心裏的自我接納似乎也空殼了這個障礙。筆記本和微信裏的自己是我的收集箱,消化之後圖片存在QQ相冊和手機相冊,視頻存在網盤,課程存在網盤和電腦,課程需要的素材放在印象筆記,現在已經是很順暢的流程了。

學習的流程:

標題說“項目管理”之道,是因爲學習流程化讓我提高了效率。收集——精讀——儲存分享——實踐——提煉輸出。有計劃、過程和後評估。

學習的節奏:

在精讀和深入學習這個部分,今年最大的進步就是做了減法。對於一個好奇心強且衝動的白羊,我想要學的簡直太多了。去年一把抓的情況下,感覺會讓自己慌亂,且成果甚微。

今年的辦法是學習一門的時候,其他感興趣的放在“將來也許學習”清單裏,學習完一門之後翻出來看看,再選一個繼續深入。這樣的節奏我很喜歡,省錢還開心。

學習的規劃:

接下來工作重心會向線下轉移,在形象、嗓音、控場上有學習需求,E.T.的其他系列和擴展也是學習的目標,心靈成長和療愈課程繼續擴大知識面多瞭解。


在ME+裏,學習這個部分我會在“知識體系”這個課程裏講解,時間管理也會有這部分的一些內容,但目前都還沒有上架。有需要的可以加助理告知感興趣的課程,她會做好備註、分組提醒。(助理WX:meplus00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