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天涯[經濟雜談]一位創業者的商海感悟(語錄版,連載中,持續更新)【力薦】

1、每一個職場上的人,只有真正走上了創業之路,之前的許多困惑和抱怨纔會變得少了很多,纔會真正體會到權衡的難處和價值所在。只有有一天真正走到了這一步,纔會真正明白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的方式不是要做到最理想,而是要做到最現實。
  
  2、在創業的初期,由於人手短缺,創業者在很多事情上往往都不得不親自操辦,因此很容易造成精力分散,自己的主要目標和方向淹沒在瑣事當中。所以在這個階段,明確自己的主要任務,學會適當的時間管理至關重要。
  
   3、一個人進步最快的莫過於爲別人定期提供有償服務。這是因爲,爲別人提供定期的有償服務,一方面週期性較強,而且服務帶有一定的標準型,自己承受着來 自客戶方面的巨大的質量壓力和週期壓力,促使自己在辦事過程中減少了隨意性和惰性;另一方面,爲別人提供服務能取得相對可觀的收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刺激 和激勵了自己,從而使奮鬥充滿了動力。
  
  4、與給別人打工相比,自己創業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強。在薪金體制下,一個員工可以對老闆或 者公司進行抱怨,工作的質和量可以受自己的喜怒哀樂的影響,甚至可以在特定情況下適當偷一點懶而自己的收入不受太多影響。而一個當老闆的,則完全沒有這些 自由,任何一方面的事情做得有點不到位,都會在自己的發展和業績上很快體現出來。事情幹多幹少,幹好幹壞,完全都是自己的。
  
  5、在創業初期,由於自己在很多方面缺乏經驗或者是資源的積累,最好是選擇和別人進行合作,這種合作既可以是與別人合夥搞項目的形式,也可以是外部協作的形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選擇適當的外部協作形式,對於初期的創業者來說更爲重要。
  
   6、對於個體創業者而言,在創業初期,最好選擇至少兩個人進行合夥,尤其是有一定的客戶需要服務的時候。任何人都會有一些特殊事務或者突發性事件需要處 理,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話,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很難在二者之間進行兼顧。但是如果有人合夥,在一些突發性事件需要處理的時間,合夥方彼此之間可以有一 個協調和照應。
  
  7、對於創業者來說,一個很大的挑戰是來自於家庭的壓力。由於創業者事務繁雜,基本上都需要親自處理,休息時間和工作時間沒有太多界限,大多數人處於“工作狂”狀態,和家人特別是愛人之間的溝通相對較少,如果又缺乏對方理解的話,則很容易出現問題。
  
  8、真正創業的人,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情,應該是對自己一個的日程作一個簡單的計劃,儘量將自己的時間有效地規劃起來。這種日程上的安排不一定非得要寫在紙上,但即使只在我們的大腦裏,也一定要非常清晰。
  
  9、自由職業者“自由”的含義,在很大程度上是限於時間安排上的自由,但是在任務和工作量上並不一定會“自由”,自由職業者的忙碌和所承受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往往超過了上班族們的想象。如果瞭解了真實情況以後,上班族們不一定會在羨慕那些“自由職業者”了。
  
   10、創業者的“小老闆”精神,是職場當中最爲難能可貴的一種精神,敢於冒險、敢於接受壓力和挑戰、具有堅忍不拔的品格,是這種精神的內涵。無論最後成 功與否,擁有創業經歷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最爲寶貴的財富。在相當大程度上來講,打工者需要的是一種“狗”和“貓”的精神,而創業者需要的一種“狼”的精神。
  
   11、一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不一定非得要具備許多能力,但他必須具備善於學習的能力和反思的品質。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的各方面變化都很快,我 們知識和經驗老化的週期越來越短,只有在實踐當中不斷進行學習,努力把握事物發展的趨勢,才能永葆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12、廣結善緣,有方向性地主動幫助別人,適當主動奉獻,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要素。當我們已經向別人付出了很多,在我們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自然也會大 有收穫。如果在某一方面的人脈關係進入良性互動狀態,你創業的時機也已走向成熟。當然,人脈關係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時候,當你主動付出2~3年之 後纔會從對方那裏得到回報。
  
  13、當我們爲客戶提供服務的時候,無論有多麼艱難,都要儘自己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這既是對自己的 負責,也是對客戶的負責。一方面,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越是盡力去做,自己的能力提高得越快;另一方面,你自己盡最大努力去做了,儘管最終還是沒有達到理 想狀態,客戶或多或少也會對你有一些諒解。
  
  14、創業者首先是要做正確的事,對於這一點,絕大多數人還是心知肚明。憑我自己的感 覺來說,更爲關鍵的還是要明確什麼是“正確的事”。由於每一個創業者的背景和所擁有的資源差異性都很大,對於此人來說的“最合適的事”、“最正確的事”, 對於彼人來說就未必如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很好選擇的事情,對於某個人來說也許就是“最合適的事”和“最正確的事”。簡而言之,我個人認爲,對於 創業者來說,做“正確的事”就是做事實上最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事。
  
  15、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憑自己的良心去做。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一點,即使當時不爲別人所理解和認同,但伴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流逝,你自己所作努力的價值還是會逐漸顯現出來。
  
  16、在我們創業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集中遇到雜七雜八的煩心事兒,令你非常鬱悶。在這個時候,千萬要記住穩住陣腳,並在同時苦練內功、靜侍時機。在大多數情況下,過上一段時間就會峯迴路轉,這時我們再奮勇前進。
  
   17、儘管創業路上千頭萬緒,忙上加忙,但我們還是要定期不定期抽出時間來總結自己的想法和經歷,使自己頭腦當中一些模糊的東西逐漸清晰起來,系統起 來。“小道在學,大道靠悟,靜中求智”,一個人學習到一定程度以後,再也沒有人可以作爲你現成的理想老師,你自己的一切事情只能靠自己去實踐,靠自己去感 悟。
  
  18、在思考一些問題的時候,不妨先把自己關在一間安靜的小房間裏,在“入靜”後讓自己的思維自由飛翔,當思想冒出火花的時候,再及時將其記錄下來。當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體系之時,再與自己的創業夥伴進行分享,並不斷進行補充和完善。
  
   19、在以創意和研究爲方向的事業當中,切忌好高騖遠、“大手筆”意識強烈。最好的辦法是先將一個宏觀和龐大的東西分解成若干個點,然後我們再按一個一 個的點去落實,使之變成切實可行的東西。當將這些星羅棋佈的點逐個消化掉之後,我們按照一定的邏輯關係將其組織起來,是指系統化,其結果就會變得非常有價 值。
  
  20、對於自己的失敗經歷或者所犯錯誤,我們沒有必要去後悔,而是應該對他們進行分析和總結,促使自己的意識、感覺和能力不斷昇華。錯錯對對、反反覆覆當中不斷反思,我們的人生也就變得豐富多彩。

-------------------------------------------------------------------------------------------------------------------------------------------

(二)
  
  1、對於從事創意型產業的創業者,最好能夠引進合夥人,因爲只有大家暢所欲言、相互激發,才能夠使創意更加完美,在研究和創意型產業,最容易遭受挫折的就是那種自命不凡的孤膽英雄,沒有地位對等的合夥人,事業很容易走上偏路,而且思維也會慢慢變得枯竭。
  
  2、一個人的格局和務實程度,最終決定着他在事業上的發展高度,如果白手起家,還成天幻想着一夜暴富,熱衷於投機取巧,待到幾年以後,即使再想踏踏實實去做事情,也已經沒有機會了,最後只能向專業的騙子方向發展。
  
   3、在創業或者上馬新項目之前,最好在準備拷貝別人成功的商業模式的時候,對整個環境進行仔細分析,因爲當你在克隆別人的現有的成功的商業模式的時候, 這個模式可能已經過時,因爲人家創建這個商業模式時的環境和你現在所面臨的環境大相徑庭,自己要想成功就必須得在別人的商業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要不比 別人做得更精細,要不就要做差異化。
  
  4、相對於其他行業而言,知識型行業更是一個學習型和研究型行業,無論你以前積累的再多,半年的時間不去學習和深入研究,自己可能就變得落伍了,在這個意義上說,知識型產業的從業者是最辛苦的,根本就沒有老本可喫。
  
   5、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當一些方法和技巧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的時候,纔是最有價值,也才能發揮出作用,當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並按照這個方法去做的時候,這 些方法和技巧就變得一錢不值,正是因爲如此,當少數民衆將房子作爲投資增值項目來購買的時候,確實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民衆大多瘋狂的將買房作爲投資項 目的時候,就只剩下被套牢一條路了。
  
  6、任何一種商業理念本身都沒有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後之分,而在實踐中發揮正效應還是負效 應,取決於與現實環境的匹配程度。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往往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即使是非常有名氣的大企業,也會在商業理念上栽跟頭。所以要像基業常 青,就必須不斷對以往的成功經驗和模式進行反思。
  
  7、當一個跨國公司做到百年老店的時候,他們的一些制度和方法的存在絕大多數都 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而我國的很多民營企業的歷史只有十幾年,現在令人非常遺憾的是,一些民營企業的領導人往往以自己的成功經驗來否定跨國公司的一些制 度和理念,用自己十多年的經驗去否定跨國公司上百年的經驗。
  
  8、一個創業者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破除對別人迷信的過程,也是 一個不斷破除對所謂的成功模式迷信的過程,實際上即使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在面對現實問題的時候,也有很多“摸着石頭過河”的成分,他們面前也有很多揮 之不去的難題,很多你自己感覺到的難題,到了他們那裏也很難得到破解。
  
  9、別人所有的模式和建議,都只是一些參考或者備選項,而不是現成的解決方案,看似完美和精細的東西到了自己這裏都不一定有用,創業者在做出決策之時,都要在參考別人看法的基礎上,因地因時制宜。
  
   10、對於創業者來說,其實沒有什麼高深的道理不能去理解,最爲關鍵的還是將自己的一些方向堅持下去,即使是項目的方向和策略都沒有問題,很多項目都存 在一個前期的投入和積累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無論你是如何想急於盈利,在相當大程度上都是一種妄想,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很多人往往連這個階段都沒有堅持下 去。
  
  11、在創業歷程中,積累是最痛苦和漫長的過程,這是因爲一方面很多東西不是你着急就能夠着急來的,在機會來臨之前必須耐心 等待,另一方面你得像狼一樣無時無刻地保持着警覺狀態,當機會一出現,就盡最大努力去抓住它,說白了,就是要始終保持一種積極主動的寂寞態勢。實際上,創 業者從事的是一種很不忙的忙工作,自己的壓力也往往來源於此,箇中滋味是很多沒有經歷過創業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12、做事業很多時候跟寫文章一樣,切忌好高騖遠,而應該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去做,每一個點彷彿都平淡無奇,但是當積累下去,成千上萬個點出現的時候,你自己想不成功都難,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量變和質量的分界點也非常模糊,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會到達彼岸。
  
   13、現代非常便捷的資訊和通訊工具,使人們的信息量擴大了好多倍,創業者也對環境有了更多角度和視野下認識,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也非常突出,紛繁複 雜的信息淹沒了事物的本質,很多人在信息中迷失了方向、丟失了對事情本身的深入挖掘的意識,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的能力相對來說退化了許多。
  
   14、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蒐集材料和信息的過程都是一個非常艱苦和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對於原始材料的蒐集更是如此,現代的信息技術幫助人們縮短了 很多中間環節,但是對於原始資料的蒐集和資料的深度挖潛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幫助卻非常有限,而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這兩方面的工作都是最基礎和 最關鍵的,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信息工作者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苦行僧,需要長年累月耕耘,什麼時候停止了耕耘,什麼時候自己的職業生命就已經走向終結 了。
  
  15、世界上最能夠做到知行合一的就是創業者,因爲和學者與民工相比,創業者承受着更多的盈虧壓力,他們的每一個行動都必須爲自己的利益負責,必須在“知”與“行”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結合點。
  
  16、對於自己的創業過程,最好能夠有一個記錄,儘管有時候當時感覺很平淡,也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但是當自己若干年之後再回首看待這段紀錄的時候,可以體會到好多很特別的感覺和啓發。可以給自己現有的思維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17、人們當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也別去太多地等待,更應該在這個時候先去努力地改變自己,一邊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另一方面去積極等待時機,在絕大多 數情況下,當自己積累了很多的時候,總能等待到屬於自己的機會,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比較漫長和寂寞的,對一個人的意志的考驗很大。
  
  18、我們在電影或者是傳記裏面看到的創業者,都是將其最成功的片斷剪切在一起,而在現實當中,輝煌的片斷往往只存在一剎那,而更多的時間則是在默默無聞,辛勤耕耘之中,我們當中羨慕成功的時刻,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變得浮躁和不甘寂寞。
  
   19、對於人類長遠發展來說,創新和科技發展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必須考慮自己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如果一項科技或者是創新 在中短期內不給給他帶來實際的利益,這種科技或者創新就是一種過剩。如果一種科技或者創新不能在中短期內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則對其發明和創造者來說傷害 也是非常巨大的。與其說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倒不如說是中短期的社會需要是第一生產力。
  
  20、所謂的核心競爭力,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很容易引起誤導,因爲企業的發展是靠整體的綜合實力,而不是靠某一方面的突出所能成就的,核心競爭力理論的害處就在於引導創業者過分的去追求所謂的核心競爭力,而忽視其他方面的努力。

------------------------------------------------------------------------------------------------------------------------------------------------

(三)
  
  1、對於創業者來說,最能得到鍛鍊的就是自己的毅力,魔鬼往往就存在於那一念之間,堅持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時候也是非常無助的,但是奇蹟往往會在最不想堅持的時候出現。在我們奮鬥的過程中,如果努力的方向確實沒有問題,我們就要在這個方向上一直堅持下去。
  
   2、很多老闆都是抱怨手下無大將,似乎業績平平、無所建樹的原因都是別人的,其實很多問題都應該在自己的身上找責任。古往今來,往往是有什麼樣的領導就 有什麼樣的下屬,人才並不是招來的,而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如果自身存在嚴重的缺陷,即使從其它環境中招來非常能幹的將才,到自己這裏也會平庸無奇;如果自 己非常有能力和魄力,即使原本非常普通的人也會成長爲出類拔萃的人才。
  
  3、在創業過程中,並不會向人們常說的那樣,一天到晚都忙 得不可開交,而是有很多時間處於必要的等待狀態之中,在這個時候內,我們還是需要安排好自己的零時計劃,或者可以去看看書,或者是可以寫寫東西,將自己的 想法忠實地記錄下來,當然也可以找別人去聊聊天。通過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實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充電,將自己的創業進展作一個總結。
  
   4、對於很多創業者而言,對於經濟環境和商業模式變化情況的跟蹤瞭解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往往卻由於時間和機會等條件的限制,絕大多數人都被迫封閉在一個 很小的圈子裏面。其實對於呆在城市裏面的創業者,可以通過向不同的行業投遞簡歷,利用面試的機會去接觸一些和行業的最新發展動向,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視 野。
  
  5、不管時間安排有多麼緊,我們一定要抽出一些時間來和同行或者是朋友進行交流,在交流的方式上,當然日常的可以選擇網絡和電話,但是面對面的交流效果最好,雙方從對方那裏獲得的信息量也最大,我們不能因爲擁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而忽視當面交流和分享的必要性。
  
   6、在創業的過程中,借鑑成功的商業模式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最爲關鍵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爲自己量身訂製發展模式,尤其是在實力有限的條件下,就必須 採取比較獨特的差異化道路,這樣成功的概率纔會大很多。如果認真研究就會發現,非常成功的企業商業模式都大不相同,而失敗的企業往往克隆的是別人的商業模 式。
  
  7、對於很多事情,我們沒有必要去吹毛求疵,要允許一些缺陷的存在,只要在這個方向上保持第一即可,對於別人的創新和努力要如此,對於自己的創業也要如此,對待自己下屬的要求也應該如此。
  
  8、儘量不要以非常專業的標準去評價其他的不是非常專業的人和事,對於創業者而言,我們最需要的是要向別人學習他們最爲專業的事情,要善於學習隱藏在別人缺陷和不足之後的長處,但非常遺憾的是人往往會讓別人的缺點矇蔽了自己的眼睛。
  
  9、任何一種模式強調到了極點都會走向自己的反面,任何一種理論都有適用範圍,要使自己真正的做到不斷進步,就必須不斷地對自己現有的經驗和知識結構進行反思,不斷地對環境變化進行新的評估。
  
   10、最好的學習是研究式實踐,而不是書本上的知識,我們贊成創業者要不斷地通過讀書去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經營理念,但是一定要警惕鑽進讀書的死胡 同,而是應該將讀書當作解決疑問和激發思維的一個有效手段,將大多數時間應用在實踐和體驗環節,邊實踐邊思考總結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
  
   11、無論自己的事業剛開始的時候有多麼小,在每個月底和每年年底都要對自己這一段時間內的功過得失作一個總結,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明確方 向,我們這裏講的總結主要還是指實質性內容,不一定非要拘泥於固定的格式或者書面形式,可以採取默默思考、與朋友聊天分享等多種方式進行。當然如果能和親 密的朋友以探討問題的方式開展,則取得的效果會非常好。
  
  12、表象非常相似的很多事物,其本質可能卻相差千里,對於創業者來說非 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夠看到事情的本質,而不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目前社會上充斥着太多地僞概念,其實很多東西除了譁衆取寵以外,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例如 目前很多人就將本來是個體意義或者是年齡階段意義上的特徵類推於一個特定年代的人。如果我們認真研究跨國公司的羣體細分,就會發現基本上都是基於個體概念 特徵進行的,而不是基於羣體或年代特徵進行的,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13、當我們對別人評頭論足的時候,一定要反省自己是否也存在着同樣的不足,或者這種不足中是否隱藏着一些普遍的規律。一個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批評別人的錯誤,而自己卻沒有從中吸取任何教訓,並不斷的去犯類似的錯誤。
  
   14、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四處尋找現成的模式作爲參考,但常常是勞而無功,這主要是因爲事情越具體,可供參考的現成模式越少,能夠反映在紙面上 的內容更少。根據我們的經驗來看,一般遇到類似的問題之時,最好自己先按照一個設計好的框架,通過親自調研獲取相關信息,並在此基礎上形成非常有針對性的 方案,如果爲了圖方便而去尋找現成的模式,其結果常常是在浪費時間。
  
  15、在用人過程中,人們往往會按照自己現有能力去要求下屬,認爲下屬都非常差勁,愚不可教。平心來講,正是因爲下屬的能力暫時趕不上你纔會成爲你的下屬,如果下屬的能力超過了你或者跟你一樣,他早就替代了你的位置,甚至早已自立門戶去了。
  
   16、在我們創業過程中,千萬不要相信別人輕易給你的承諾,一方面是因爲輕易給你承諾的人,也同樣會輕易給別人承諾,當你和別人是競爭對手的時候,給你 承諾者很容易出現“一女二嫁”問題,最後兌現承諾的可能性越低;另一方面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情況下承諾別人,即使他本人向遵守諾言,最後也往往會因爲種 種實際條件的限制而無法進行兌現。幾千年來“輕諾者必寡信”的格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17、在人生奮鬥的旅途中,我們往往會被 很多虛假的機會所迷惑。一些項目表面看上去比較誘人,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而且還會獲得一些非常有背景的人士的支持,但實際上任何項目的啓動,在前期都需 要有一個自主的資金投入期,這些項目最終都十有八九地由於先期資金無法到位而被迫流產。根據我們的觀察研究來看,看起來越誘人的項目,越屬於大手筆的項 目,最終能夠進入啓動階段的越少。但非常令人遺憾的是,很多創業者儘管一直在這方面栽跟頭,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能從中吸取教訓,最終耗費了大量的精力而功敗 垂成,還白白地浪費了不少真實的機會。
  
  18、在我們創業過程中,從一開頭就要講很多環節和細節做紮實,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步 一步盡最大努力將很多工作做紮實,而不是浮於表面,並不會增加多少成本,只要認真一點就可以了。但如果等公司的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再在很多方面去努 力補課,就會發現歷史欠賬太多,即使在某一方面稍作改進,也會付出難以承受的成本。切記創業者做任何事情,都是爲了實效,而不是耍花架子。
  
  19、真正的創業高手,一般都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自己的事情,而非競爭對手所能琢磨明白的,他們表面上看上去默默無聞,而實際上已經靜悄悄地做了大量的工作,當他們大爲人知的時候,他們已經建立了非常獨特的模式,別人即使想去模仿,都難以取得成功。
  
   20、儘管我們創業的方向選擇在一個非常細分的領域,但是我們分析和思考問題的時候,還是要將眼光放在一個非常廣闊的範圍內,我們所界定的競爭對手,也 要不僅僅侷限二畝三分地之內,如果這樣自己就會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而渾然不覺。比如一個做行業網站的創業者,自己的視野最起碼應該放在包括互聯網在內 的整個媒體行業,以及整個生產性服務業的領域。
   ---------------------------------------------------------------------------------------------------------------------------------------------

(四)
  
  1、其實很多成功者的模式並不複雜,也沒有太多的奇異之處,成功的創業其實就是將自己在某方面的資源積累轉化成適合自己的 商業模式,僅此而已。在創業過程中,切忌單純地去模仿別人的模式,如果缺乏必要的積累,這種模仿是徒勞的,當我們積累還不足的時候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先去補 課。
  
  2、對於任何創業者來說,認識清楚某方面的道理總比做某方面的事情要容易得多,在大多數情況下,模式是創業者一步一步做出來的,而不是事先設計出來的,執行永遠比設計更爲重要。任何模式的形成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創業者的毅力和膽識非常關鍵。
  
  3、對於一個優秀的創業者而言,長遠的目標和規劃當然重要,但是切忌掉入好高騖遠的陷阱。在現實當中,我們需要將中短期目標一項一項細化,與自己每一天的具體日程安排結合起來,我們纔能有效避免志大才疏的傾向,最終使自己的理想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4、在創業過程中,我不太贊同玩大手筆的想法,而傾向於從每一個完全能夠控制的小項目做起。這一方面是因爲大手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異常巨 大,即使大的集團公司未必能夠策劃和組織好,更絕非實力尚弱的創業者能夠擔當起來的;另一方面,大手筆的項目出現的概率都很低,而絕大多數時候機會屬於看 上去似乎微不足道的小項目。
  
  5、對於可能或主要依靠回頭客來維繫公司業務的項目而言,最好是採用“農夫式”注重前期積累和沉澱的 方式爲好,這樣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而對於那種屬於一次性客戶,無論首次效果如何,都不會產生第二次消費的項目,而公司又不屬於一心做大的連鎖機構,則 可以“獵人式”的方式去發展。
  
  6、對於諮詢從業者而言,每個一段時間將自己已知的東西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重新排列組合是非常必要的,儘管很多東西對於我們來說早已習以爲常,但當我們將其進行重新排列組合的時候,還是會有很多新奇的發現。
  
   7、在很多時候,相對於專業化的服務公司而言,客戶的需求是相當模糊的,而對於我們創業者來說,非常有義務將客戶模糊的需求變得清晰起來。在這個過程 中,一個小小的技巧就是我們先設計一個比較具體的方案,並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徵求客戶意見,最終在和客戶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形成定稿。
  
  8、對於日夜繁忙的創業者而言,瞭解宏觀經濟狀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實際上卻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研究這個,這就非常有必要每年到新華書店去購買幾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每年出版的“皮書系列”,從中汲取上一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概貌和當年的一些重要發展趨勢。
  
  9、我們儘量抽出時間去體驗一下各種不同的生活,用心去體會出其中的美妙和酸甜,這對於我們處理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紛繁複雜的事務,對於在喧囂的都市中鍛鍊我們的心智,都有很大幫助。
  
   10、相對於上班族而言,創業者顯然要承受的更多,這不光來自市場上競爭的壓力和創業過程本身的艱辛,更多地來自於家人和家庭的不理解,來源於家庭矛盾 衝突給自己帶來的身心疲憊。但相對而言,別人都可能選擇退出,選擇短暫的休息,惟一創業者自己不可以,因爲創業者如果退縮,則留給自己的是滿盤全輸。
  
  11、佛儒道是中國傳統文人尋求內心平衡的三種理論基礎,其實也當然可以成爲當代創業者在事業奮鬥過程中藉以調節自己心態的三種理論範式。如果一個創業者在自己不斷奮鬥的過程中,將這些理論範式很好地和自己的經歷結合起來,那麼和個人離真正的成功並不遙遠了。
  
  12、創業者是孤獨的,內心中承受了很多很多不爲人知的苦痛,很多苦痛不能對父母講,不能對兄弟講,不能對妻兒講,不能對朋友講,只有自己內心疼疼地忍着,一個真正的創業者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堅強,其實內心比常人要脆弱的多,更渴望關愛,更需要關懷。
  
   13、相對而言,創業者大多是某一方面能力比較突出者,但是一個人無論能力多強,都會很快到達一個邊界,在這個過程中,引進合夥人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組 織的力量再小,在很多事情是要強過個人的。很多創業者“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很大程度上就是犯了個人英雄主義錯誤。也有很多創業者感覺到人才難覓,合夥 人難覓,其實人才往往就是身邊,人才都是鍛煉出來的。如果一個創業者有了這方面感慨的時候,不妨反省一下自身的原因。
  
  14、到一 個創業者奮鬥到一定程度之後,準確地說是感覺到身心疲憊者的時候,很容易對人生的價值進行思考。而就在這個時候,往往會成爲一個創業者發展的關鍵點,有的 人陷入了迷惘,有的人選擇換一種輕鬆活法,而有的人會選擇克服一切困難,義無反顧地繼續奮鬥下去。我們也不太方便說哪一種選擇是對的,但我個人認爲,無論 是哪一種選擇,前提就是保證自己的生存不受到影響。
  
  15、卓越的公司和平凡的公司之間的差別不在於資金實力,也不在於紙面上的規章制度,而在於公司上上下下對細節的完美追求,細節主動執行到位是一個公司、一個創業者最根本的核心競爭力。
  
   16、對於真正從事諮詢行業的人來說,向實業迴歸是一個既現實而有理想的選擇,因爲只有真正做到理論和實際結合的人,從終極意義上纔可能真正成爲 “家”,自己內心才更有底氣去做“家”。而那些缺少自己親身實踐,缺乏親自動腦去思考的“專家”,大多用不了幾年就被淹沒在滾滾的時代洪流之中。
  
   17、隨着年齡的增長,以及自己閱歷的豐富,對自己同一段經歷的判斷和認識都呈現出不同的結果。某段經歷究竟是落魄,是挫折,是屈辱,還是脫胎換骨的開 始,似乎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各種各樣的感覺都會慢慢淡化,只是覺得每一段經歷都是自己人生旅途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18、當我們期待着某件事情即將發生的時候,內心充滿一種無比的幸福感,這是一種激發我們活力和創造力的力量;當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某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內心也同樣充滿一種無比的幸福感,激發着我們無比的奮鬥力和爆發力。
  
  19、當我們的積累和沉澱達到一定程度以後,也許我們還沒有太多的在意自己,我們已經開始受到了潛在客戶的尊重。其實江湖上的規矩很簡單,很多事情由不得你着急,也由不得你去鼓譟,永遠都是“有作爲纔有地位”。
  
  20、在公司初創的組織機構設置中,最好不要以大公司爲樣板,搞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去設置,基本上做到事事都有人負責即可,在人力資源上的考慮也應該是這樣,小公司根本沒有實力和能力去支撐人浮於事的狀態。
   ---------------------------------------------------------------------------------------------------------------------------------------------

(五)
  
  1、在整個經濟運行過程中,貨幣和價格異常重要,但貨幣的實質是財富的分配手段,而價格的實質是財富分配的比例關係。經濟能否正常運轉自然跟貨幣和價格有關,但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比例關係,如果比例失衡,某類產品的價格是漲還是降,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都難以釋放出來。
  
   2、人在談論或研究某類問題的時候,內心實際上已經有了先入爲主的傾向,接下來會自覺不自覺地蒐集符合自己內心需求的論據,很多時候連他自己都對潛意識 當中的傾向都渾然不覺,還理所當然地認爲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客觀公正。任何一個人但靠自身的力量都無法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只有在跟更多的人交流過程中得到補 充和完善。
  
  3、特徵相對來說是一個穩定體,其所體現出來的是優勢還是劣勢,都是不是絕對的,而是跟特徵與當時當地環境的匹配程度有關,這對於一個地區經濟結構、企業所處的環境同樣適用,十多年前的優勢可能會轉變成現在的劣勢,十多年前的劣勢也可能轉變成爲現在的劣勢。
  
   4、在中國,國有企業在主要承擔經濟功能的同時,也在承擔着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功能,正是因爲如此,在經濟大環境非常不好的時候,國企不會出現大面積裁員 的行爲,除非到了企業自身都難以支撐下去的時候;而私企和外企往往屬於典型的純經濟實體,在大環境出現惡化的情況下,對裁員有着一種天然的偏好。
  
  5、社會大分配的提前和基礎是社會大分工,這種大分工最終會演變成爲全球範圍內結構越來越複雜的國際化分工,在這種條件下,分配比例失衡發生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只要分配鏈上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整個分配網就可能面臨比較大的動盪,蝴蝶效應非常明顯。
  
  6、在職場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兩種管理者,一種是有理想和遠大追求的管理者,他可能爲了達到最終良好的目不擇手段,但終極目標還是好的;另外一種本身並沒有最終的理想性傾向,他所謂的觀點和立場都可以變來變去,是爲了適應其短期升官發財目標服務的。
  
   7、在任何社會或者經濟危機,對於整個社會羣體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對於某個個體而言,就存在着很大的不確定因素,有可能存在着巨大的機會, 但無論如何,機會都是給適應形勢發展者準備的,對其原來各種資源的積累有着很高的要求,靠臨時性轉型的投機心理基本上不太可能抓住危機中機會的。
  
  8、對於鋼鐵企業的產品結構來說,未來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是向循環週期越來越短的產品集中,而且個別品種還可能發展成爲一種快速消費品。
  
  9、企業增強抗風險能力的最佳途徑是以某一專注領域爲基點,在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上不斷拓展自己的業務,只要所服務的大領域不出現太大的問題,自己業務量就會平穩地發展下去,永續經營的可能性大大增強。
  
   10、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往往就是簡單地按照現有的商業模式進行規模擴張,而忽視了模式本身的創新和發展。沒有根據未來趨勢,對自己 的商業模式進行修正和創新,而是迷信自己原有的成功經驗,靠規模化擴張來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心理需要,是很多無比風光的企業轟然倒塌的核心原因。當然,這 種情況在中國最爲容易出現,因爲中國傳統文化中“開疆拓土”、“一統天下”的思想在企業老闆的潛意識當中發揮着巨大作用,這也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給中國人 留下的負面精神遺產。
  
  11、做企業和寫文章、辦刊物、辦網站有很大的相通性,都需要有非常清晰的思路,而不是雜亂無章。在企業經 營方面,叫做經營思路;在寫文章方面,叫做文路;在辦刊物和網站方面,叫做編輯思路,形式相異而已,其本質是相通的。如果脈絡不清,宛如大雜燴一般,效果 和目標之間肯定會出現異化,資源和精力都會出現極大浪費。
  
  12、每個人都有一個傾向,就是把自己的經驗放大化,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再正常不過了,也不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什麼傷害。但如果是創業者或者具有相當影響的管理者,將自己的經驗簡單放大化,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巨大的傷害。
  
  13、觀點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堅持,而在於相互碰撞以及與實踐的磨合,在一場爭論當中,當事人也許會處於面子千方百計地堅持自己的立場,但事後往往都會在不經意之間吸收對方的看法。
  
  14、對待某類產品需求下降的表象要作進一步的分析,是真實需求下降了,還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了,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是真實需求下降了,價格因素對市場的撬動作用相當有限,但如果僅僅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了,當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後,需求就會釋放出來。
  
  15、某類事情一旦開了口子,無論對其加多少限制性條件,也無論如何控制過程,最終其不良的結果終會出現,只不過是出現的時間長短和速度快慢問題。比如,允許交易和流通的結果必然是兩極分化。
  
   16、同樣一個班底,如果掌門人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競爭力可能迥然不同,而人員素質和背景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最爲關鍵的一點是 這個班底的士氣及對結果的預期,如果士氣高漲、心理預期較好,往往能夠逢凶化吉,如果士氣低落、心理預期較差,常常就是險象環生。作爲一個企業的掌門人, 如何有效調動下屬的士氣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藝術。
  
  17、資本的本性都是逐利的,不斷地由低利潤領域流向高利潤領域,由低流轉領域流向高流轉領域,直到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無法得以有效循環爲止。這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很多生產企業在2007年都熱衷於炒房和炒股,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美國會發生次貸危機。
  
   18、一個產品,不管其如何精緻,如何能給用戶帶來利益,如果不能轉讓出去,或者超過了目標用戶的承受能力,項目本身都難以有效支撐下去,有的時候質量 好的產品和服務反而沒有質量差一點的產品和服務發展的好。有瑕疵的東西往往由於造價相對較低,價格便宜受到更爲廣泛的歡迎,而近乎完美的東西反而由於價格 較高,超過了用戶的承受能力而備受冷落。
  
  19、在沒有強勢品牌或者不太注重品牌建設的行業,停產之後的中小生產企業一旦遇到行業回暖,很容易“死灰復燃”,而在存在強勢品牌和注重品牌建設的行業,中小生產企業一旦停產之後,就很難“死亡復燃”。
  
  20、對於從事諮詢工作的人員而言,最核心的競爭力來自於對數據和材料的蒐集與積累,而後纔是自己的處理和分析能力。在數據和材料處理的過程中,最爲實用的方法莫過於縱橫兩個方向上的比較以及深度挖潛,並以一種深度專題的方式對素材加以解讀。
  
   (2008年11月26日)

----------------------------------------------------------------------------------------------------------------------------------------------------

(六)
  
  
  1、理論及模型的價值在於方便傳播,可以將某種經驗和智慧系統而快速地同更多的人去分享,但這些東西本身並不 是真理的全部,只有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經過磨合,才能發揮出來效力。任何理論及模型往往只是通往羅馬的一條道路,而不是全部,沒有理論和模型的人有可能 是管理和經營高手,而掌握很多理論及模型的人也可能根本就做不了管理和經營。過分強調理論和模型,實際上就是將內容和形式異化。
  
  2、西班牙和英國衰落的真正原因都是資本過分追逐利益的惰性引起的,資金過多地流向資本市場,財富主要依靠赤裸裸的掠奪和食利,而不是勞動和革新技術而獲得,不是實業部門提過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創造,最終造成了二者霸主地位的喪失。
  
   3、將房地產投機性購買力看作是一種需求並加以鼓勵,是對房地產行業可持續發展最大的傷害。這一方面是因爲在投機性購買力被提前透支掉的時候,短期內 “需求”會得到集中釋放,房價急速上漲,最終形成驚人的泡沫;另一方面是因爲投機性購房最終還會轉化成市場供給,在一段時期內“供應”會得到集中釋放,房 價大幅下跌。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房地產供求關係嚴重失衡現象的出現,最終造成市場大起大落。
  
  4、連鎖模式的競爭優勢在於統一物流 配送、統一採購和統一品牌推廣,這就需要在佈局上優先考慮網絡密度問題。但令人非常遺憾的是,很多連鎖機構在發展網絡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撒胡椒粉式的全 國性布點,貪大求全,而恰恰忽視了連鎖模式應有的三大優勢,最終導致了項目的失敗。當然,如果是以圈錢爲目的連鎖項目就另當別論了。
  
   5、要想在創業過程中獲得良好的人脈資源,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其一就是主動地去幫助別人,當你幫助某個人的次數多了之後,日後一般都會從他那裏獲得比 較理想的回報;其二就是要在相處過程中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足,而不是吹毛求疵、或者以一己的標準來強求別人,這點對於很多跨國公司同樣適用。
  
   6、很多老闆感嘆,自己手下無人,缺乏能征善戰、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他們在創業之前沒有做好潛在團隊方面的人脈資源儲備。事 實上,如果一個人打算自己要走上創業之路,就要在你未來所要奮鬥的方向積累各個方面的、比較豐富的人脈資源網絡,一旦條件成熟就可以將那些散落各方的珍珠 穿成一件稀世珍寶,不至於人力資源方面的缺陷拖自己事業快速發展的後腿。
  
  7、就拿專題選題而言,最好選擇受衆或多或少有着一定了 解,但是容易引起誤解或誤讀的問題;或者是衆所周知但是受衆又瞭解的不太深入和細緻的問題。像目前比較火爆的“百家講壇”、“文化中國”、“世紀大講堂” 之類的節目,之所以會取得成功,也在於此。即使是“百家講壇”節目內部的一些選題,上述因素也大大影響到了其收視率上的差異。
  
   8、作爲一個心態成熟的創業者或者是老闆,沒有必要去迴避一些被大多數人認爲是“沉重話題”的事情,因爲越是“沉重的話題”,越是意味着這些問題切中要害 以及逼近事實的真相,越可能是事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對待“沉重的話題”,應該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探討,在不揹負任何負擔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分析根 源和內在發展邏輯、尋求解決方案。
  
  9、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在言論上講究一些技巧和藝術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但自己內心對事物必須有一個客觀、公正和準確的判斷,這有助於自己作出相對符合事物發展取向的判斷,切忌自己的真實判斷在過度的言論技巧和藝術方向上迷失。
  
  10、我們在掌握正確的思維框架的基礎上,更要重視其精細程度的把握,也許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但是對於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和決策的正確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幫助。
  
   11、在關注一些觀點和材料的時候,最爲有效的辦法是找一些相關主題的視頻類訪談或者對話節目看,而對於“一言堂”式的講座,則要放在從屬地位。這是因 爲,觀點和看法只要在相互交流和碰撞當中才能趨於更全面、更客觀和更真實。作爲一個創業者或者是老闆,不但要在關注一些內容的時候應該如此,在自己公司內 部談論或者決策某些問題的時候更應該如此。
  
  12、“正態分佈”式思維應當成爲我們日常思考問題的一種模式,即我們應當在充分承認 統計學結果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兩個極端上的特殊性和例外性;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因爲兩個極端上的特殊性而拒絕承認統計學結果上的普遍性。以特殊性來否定 普遍性,或者以普遍性來否定特殊性,都不是完整的“正態分佈”思維模式,固然在辯論實踐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對具體決策和處理實際問題過程中卻是非常 有害的。
  
  13、對於很多經典的著作,我們非常有必要多看幾次,每看一次,對生活的感悟就會更深一層,心智的成熟就會更進一步,人生很多時候就是一個不斷悟道的過程。
  
   14、任何制度的出現,在其初始的時候都有內在的合理性,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或者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異化和變形,甚至還會被濫用,與 最初目的背道而馳。對於管理者而言,我們一定要在制度創建的時候,對其所潛在的一些負面效應有充分考慮,並警惕其弊端的突顯。
  
   15、作爲利益相關方,他們的一些觀點和主張都不可避免的摻雜着個人、部門或集團之間的利益,作爲一個創業者或老版,應當善於平衡衆多利害方的關係,並利 用他們之間力量達到一種制衡,以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這點對內對外都非常重要,應當應用在制度和遊戲規則的制定當中。
  
  16、從某 種程度上來說,一個成功的老闆應當更像一個優秀的球員,在賽場上隨時隨刻判斷球的走向並順應之,主動而敏捷地搶在球之前到達其即將達到的位置做好準備,而 不是在球的走向已經非常明確後被動作出反應,從而使整個球賽基本上處於自己的掌控之中。只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創業者或者老闆,才真正地進入了狀態。
  
   17、在我們決策的過程中,存在着多種多樣不同的價值導向,這些導向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我們需要在這些理念之間動態地做出一種平衡,並要警惕過分 強調某一價值的不良傾向。當我們極度強調某一價值的時候,一是會對其他價值造成巨大的衝擊,二是也會對所極度強調的價值造成了扭曲,進而對自己所追求的事 業造成巨大的傷害。
  
  18、一個創意行業的從業者,最爲關鍵的就是在平凡的之中發現不平凡之處,在繁瑣之中發現閃光點,在生活中提煉出來真理。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非常獨特的,只要細心觀察、用心頓悟,就能有所收穫。創意者成長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悟道和得道的過程。
  
   19、等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成以後,都會面臨一個非常困惑的問題,就是如何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以滿足公司生存或持續成長的需要。但往往是這個時候,企 業也就到了一個盛衰成敗的關鍵點,如果能夠順利找到適合自己的新贏利點,就能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期;如果在這個時候遇到諸多波折,抑或屢次突圍均不能取 得成功,企業就可能開始走下坡路,甚至還會迅速失敗。
  
  20、當盈利模式和自己的資源匹配程度進入良性運行階段後,資源配置效率就 會成爲決定自己公司成長快慢、業務處於上升還是下降通道的最爲關鍵的問題,這最爲直觀的表現企業的資金循環速度和當期現金流的多寡,如果在這兩個關鍵指標 上的表現強差人意,即使是世界五百大企業也難免會陷入破產的境地。

--------------------------------------------------------------------------------------------------------------------------------------------

(七)
  
  1、人類歷史上的“漁獵採集”、“農耕”和“工業製造”實際上喻含着三種不同的生產經營理念。“漁獵採集”喻示着急功近 利、不願投入、只求收穫的經營理念;“農耕”喻示着注重投入和儲備,並在此基礎上精耕細作、步步爲營,以求獲得可持續收益和滾動發展的經營理念;“工業制 造”的經營理念在農耕的基礎上又有所突破,不但超越了“農耕”很大程度上靠天喫飯的被動性,而且還強調“計劃性”、“程序性”、“標準化”和“模式化”, 以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從人類千百萬年來生產歷程演化的過程來看,“農耕”模式代替“漁獵財經”模式,“工業製造”模式取代“農耕”模式,都是人類必然 的選擇。
  
  2、很多工作、職業和環境,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會經歷一個“厭惡”、“適應”和“離不開”的一個過程,《肖申克的救 贖》裏面描寫對監獄感受的三個階段或者是境界,在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的認識到。換句話說,“一旦上了賊船,無論 你願意與否,都很難下去”,或者可以說“已經有了路徑依賴”。
  
  3、很多員工擔心給領導留下工作不太努力的印象,同時也爲了解決自 己充電和長遠發展的需要,往往會進行餘學習和私下積累。但這樣一來的弊端是,員工的學識增加和能力進步並不能爲領導觀察和體會到,當員工要求承擔更多責 任、從事更爲複雜工作的時候,領導就會按自己原已對員工定格的印象將其否決。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後,組織的人才流失就會變得不可避免。這其中也暗含着原來表 現似乎平平的某個人,能夠跳槽到更高和更好的職位上並能表現出色的原因。
  
  4、無論是戰場上還是在商場上,絕大多數競爭對手或者競 爭對手的主體部分,往往不是被消滅,而是被兼併和重組,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最終也都處於被整合狀態。就拿某個產業來說,只要行業整體上不會消亡或者陷入衰 退,無論併購重組多麼嚴重,無論行業集中度多麼高,行業從業人員的規模都會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
  
  5、伴隨着市場競爭環境的 複雜化,一個隱藏着的龐大的行當正在形成。在這個行當裏,從業者以一種介乎自由職業者和中小企業之間的形態存在着,他們以某種比較獨特、各不相同的服務與 企業進行配套,以取得某種相對穩定的收益。在這些從業者中,絕大多數擁有高學歷,並在特定方面擁有非常獨特的能力,他們基本上都具有實業或者諮詢、策劃或 者廣告公司的從業經驗,手裏掌握着相對優質的資源。與實業相配套的這個行業當是未來某些現代服務業的雛形,將會成爲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容器。
  
  6、從個體戶發展到私營企業,首先要過的一關就是如何在資金週轉率和資金利潤貢獻率這兩個指標上獲得突破,提高資源配置效益,以有足夠成長性來支撐穩定僱傭合適的員工,實現商業模式的不斷複製和擴大。
  
   7、任何一個組織,實際上在具體運行過程中都需要形成唯一性的最終決策,決策形成機制也就顯得非常重要。決策形成機制有獨斷制、諮詢制、會議討論制和投 票制等多種模式,任何一種模式都有內在的優勢和缺陷,我們不能斷言哪一種模式最有效益、質量最高。在實踐過程中具體採用那一種模式,應當綜合考慮決策所需 要的急迫感、效率、質量和重要性等要素。
  
  8、事實上,任何人在心理上都是浮躁的,而心理上的浮躁和行動上的浮躁是兩個概念,在大 多數情況上,心理上的浮躁會影響到行爲表象上的浮躁,但也有例外。一個人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必須能用自己的意志力裏克服心理上的浮躁,有效防止心理上的浮 躁在行動上也“表裏如一”地表現出來,無論心裏如何,在行爲上都要表現出一種理智和理性,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個“忍”字。
  
  9、學 校裏面的學習和社會上的學習存在着巨大的差別,學校裏面的學習或多或少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有人會告訴你去學什麼,標準是什麼,知識點在哪裏,效果如何考評 和量化,學校裏的學習實際上是一種對顯性知識或技能的學習;而社會上的學習,一沒有參考書目,二沒有指導老師,三沒有效果評估標準,所要學習的內容在絕大 多數情況下都是隱性的,所有的東西基本上是靠自己的悟性和勤奮。
  
  10、作爲一個創業者,必須能夠從一些細微的變化中把握事物的發 展趨向和規律,並基本能夠對一些真實的機會和虛假的機會能夠鑑別。創業者受很多因素限制,往往不能夠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但最起碼應該當一個智者,對整體 發展狀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同時即使處在最不利的境況下,也要在充分認識環境的基礎上爲自己儘可能爭取利益。
  
  11、成功的創業者,都是經歷了一個邊創造條件邊前進的過程,而不是等待一切條件都成就之後纔開始行動,這就如同寫作一樣,職業作家總是在寫作過程中來尋找靈感,而不是在有了靈感之後纔開始寫作。
  
  12、諮詢的核心是在結合客戶現實情況的基礎上,爲其提供多種多樣的現實性的選擇,而非爲客戶提供現成的答案。無論是客戶還是諮詢人員,如果不能有效把握這一點,就會使諮詢這一事件本身變得毫無意義。
  
  13、老客戶的穩定性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特別是對那些週期性較短的產品或者是渠道商而言更是這樣,如果多年下來沒有積累到有效的客戶資源及網絡,企業頂多只會維持到低水平的生存階段,即使某個時期業績還算不錯,也只是曇花一現,不能持久,更難以談上做大做強。
  
   14、幾乎在任何行業都存在雜牌產品,大多數雜牌都存在價格低、利潤空間大、產品質量差等明顯的問題,而最後一點是非常致命的硬傷,是造成雜牌廠家及經 銷商難以有效積累到客戶資源的關鍵要素,其結果是做雜牌的廠家和經銷商往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絕大多數名牌產品都經歷過“雜 牌”的發展階段,但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大做強,都是注重產品質量的結果,儘管可能做到的只是該類產品最基本的質量要求。
  
  15、一個家族能夠保持顯赫地位的關鍵要素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其一是要保持必要規模人口,其二是與類似家族或者其他社會名流進行聯姻,其三是家族成員能夠做到克己勤奮、銳意成才。
  
   16、在任何社會,政府或者公共部門與民衆之間的關係都或多或少是一種“掠奪”關係,但如果認識達到這種程度上,只能打六十分,及格而已。政府的公共財 政包括官員灰色、黑色收入在內的一切用度肯定是要“取之於民”,但還是應該保持一種“生態平衡”,不能“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17、在目前社會當中,對一個人能力的判斷有幾大參考要素,分別爲“關係”、“學歷”、“資歷”、“經歷”和“成績”等等,無論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在企業,這幾大參考要素都同樣適用。
  
   18、在對待跨國公司用人問題上,很多朋友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爲他們“唯纔是舉”、“杜絕關係”。其實,衆多跨國公司在中國之所以能夠“開疆拓土”,很 大程度上是與本土衆多利益既得集團結成了同盟關係,這一關係的建立就是通過吸納背景相當豐富的人士加盟本公司或者加入自己的經銷商團隊,因爲他們明白“關 系就是生產力”這一道理。當然,這一潛規則是隱藏在表面看似“科學”、“嚴格”、“客觀”、“公正”人才選用程序背後的。
  
  19、在社會上存在着太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如果想成爲比較成功的創業者或者是職場人士,都應該具備從紛繁複雜的說法中感悟和提煉出真理,設計出比較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不被那些“似是而非”的東西耽誤自己的前程。
  
   20、一個人的職業背景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對待事情的看法,銷售背景的人員往往會認爲通過個人的努力,一些規律和趨勢是可以改變的,而具有研究背景的人 員則認爲規律和趨勢都是不可逆轉的,違背這些東西的事情必然會遭受失敗。這看似截然不同的觀點,但其內部都有其合乎邏輯的根源,銷售人員更多關注的是個 案,而研究人員關注更多的是統計學上的結果,統計結果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例外,而個案無論看上去多麼完美,實際上成功的概率都是非常低的。
  
   (2009年6月15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