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着做夢 覺知自我

我是一個睡眠極好的人,有時會晚睡,但始終不會在夜裏醒過來,一覺到天亮,並且醒來後心境明亮,就像是用一夜的補血賦能,換來最終的滿血復活。我一直覺得,自己能在這個快速運轉的社會里保持良好而又穩定的睡眠是一件很有福氣的事情,內心敞亮,無所掛礙,面對生活,樂觀以待。


睡眠質量不佳的人,往往是因爲內心的焦慮和恐懼造成的,我也有和朋友交流過這些問題。一個很好的異性朋友和我說,她走在街上時,總覺得有很多男性用異樣的眼光看着她,可她的穿着其實很普通,很中性,如果有男性走路靠近她,她會內心害怕和恐懼,她說恐懼將會是她一生的人生命題。

我的這位朋友很優秀,但卻少有高質量的睡眠,而且多夢。我們經過較長時間深度的溝通後,我這麼告訴她,我說很多時候這些都是來自於內心的恐懼,和外在穿着關係並不大。


因爲對於男人來說,看女性不僅僅是本能,更是一種“權力的慾望”,男性喜歡用眼神去肆無忌憚的控制別人。所以,自我保護很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應該是建立起對自己“身體邊界的自信”。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邊界的認知,這個邊界是任何人都不能碰觸與侵犯的,建立起自己的壁壘,不管是對陌生人還是熟人,因爲靈魂是獨一無二的,身體是靈魂在這一世裏唯一的居所。當然,這是一條漫長修行之路。因爲恐懼,且不能很好的處理自身與恐懼之間的關係,就會把自己的力量傳遞給別人(那些在路上看你的人),而使自己的力量丟失,最後又影響到了自己,讓自己更加恐懼。

所以我爲她總結了4點:

(1)恐懼是上天賜予我們偉大而又神祕的力量,它保證了人類幾千年的發展,因爲恐懼,我們趨利避害,因爲恐懼,我們探索生命,因爲恐懼,我們挑戰未知。所以,恐懼人人都有,我們要做的不是克服它,而是與它相處,共同覺知自己的生命。

(2)與恐懼相處是一個人一生的功課,不僅僅是你,也是我。恐懼也是很多事情的根源,是循序漸進的,但卻可以在你與外界接觸的過程中判斷你的進展,比如當與一個男人擦肩而過時,傳遞的自信的力量,而不是恐懼的力量,這個可以從對方的眼神中判斷。

(3)明確自我身體邊界

(3)自我保護,儘量遠離未知(比如黑夜和獨自一人不熟悉的街道)。

(4)爲自己的自信賦能,減少恐懼力量的傳遞。比如覺得恐懼的時候,就給自己信任的朋友打電話,這其實就是一種外在加持,恐懼力的傳遞就會大大減弱。

總之,恐懼可能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它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的身體麗和靈魂裏,我們想克服,卻寸步難行。其實,我們要做的,是爲自己進行“自信力”的加持,用一生與恐懼和平共處,讓這一世的靈魂安居內心。


加持自己的自信,也是覺知自我的方式之一,我們總要用不同的角度來認識自我。

我們再來說說焦慮,這恐怕是當今社會最普遍的一種思想狀態了吧。先從一部很火爆的電影說起吧—《無問東西》。電影內容大家都瞭解,無需贅述,可在很多影評中,我們發現一個共同特點,電影中張果果的故事一直在被批評,說他不倫不類,強行加戲,無論是從故事本身,還是意義上,完全不能和其他幾個故事相比。

張果果的故事發生在現代,波瀾不驚,也平淡無奇,可換個角度去看,這不正是當下的你我,這不正是我們所要真正在生活中面對的問題嗎?這不是正是現代社會的“愛我所愛”嗎?


我們作爲現代人,太容易在過去的時光裏追尋鮮活的生命,太容易在塵封的歷史裏尋找遠去的塵埃;我們作爲普通人,太容易在已知的時代裏樹立典型,我們太容易沉迷於歷史,被歷史感動,被歷史震撼;我們也容易思考未來,對未知的充滿了期待與恐懼。

我們對沒有經歷的生活總是充滿着感動的嚮往,偶像劇的愛情,古裝劇的大義,抗日劇的悲壯,這一切都是我們流淚的意義。可我們就是缺少對現在的認知,對當下的理解,對自己的生活的覺察。是的,我們沒有活在當下,沒有認清自己究竟是在哪裏,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去何方。


就像電影裏,人們被陳鵬對愛情的堅守感動,也爲那個時代下的人們而悲哀,人們有感於吳嶺瀾面對選擇的迷茫,面對泰戈爾的內心頓悟,人們更爲沈光耀的愛心與悲壯而流淚,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英雄,每一代的年輕人都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熱血鑄就着自己的人生。這一切其實都遠離了我們,我們雖然不能忘記歷史,可也要認清現在。戰爭年代,我們知道勇於犧牲,但一切都平淡的現在,我們卻不知道怎麼活了,卻只在過去的歲月裏找尋內心的足跡,用這種方法逃避着現實。

這其實就是焦慮的表現,隱約的知道自身意識的不純粹,有着較多的私心,且在對現實中的自己有一種不滿意,發生事情的時候,不容易去轉化和承擔,只是在一味的逃避,如此選擇,其實會折損自己活在當下的一種品質。


人們感知到自己的私心與害怕,內心惶恐不安,但又放不下,想不通,也不能轉化成其他的想法,於是提供各種藉口來欺騙自己。可是這些都無濟於事,惶恐如影隨性,造成人生的痛苦,想把這種痛苦去掉,於是就不斷的進行自我欺騙,走上欺騙和逃避的路,到最後,甚至會把自己的欺騙當做真實的,丟掉自己的本心。

渴望真實的人,其實都不真實,本就真實,又何必渴望?

好看的幻象充實着我們的思想,洗滌我們的心靈,殘酷的真相讓我們直面自己的內心與痛苦,我們二者兼得還是選擇其一?真實的東西缺少完美,可它畢竟是真的,保持初心,才能走向真相,不然一生都會埋頭在迷幻的世界裏。


真相不會在夢境中,我們可以感知一下,這是否是一場夢境呢?

就像張果果一張,在當下的世界裏,我們也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它不屬於塵封的過去,也不屬於迷茫的未來,只屬於當下,“愛我所愛,覺知自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