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從小開始

    從去年下學期至今,“媽媽羣”裏時不時就會傳出一條中小學生跳樓自殺的消息。每一個消息都無疑令人震驚、惋惜和痛心。在復課初始,僅上海一個地區就有24個花蕾般的生命尚未綻放就已逝去。我不禁自問:孩子的生命何時變得如此脆弱???

    這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的內容:生命的思考。教育部門把這麼重要的內容放在初一上學期,旨在通過學校教育將生命的意義傳授給這些正值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讓他們儘早懂得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的道理。可謂是良苦用心。

    但爲人父母不能把孩子人生重要的必修課理所當然的推給學校、推給老師。十二三歲的年紀理解能力有限,他們會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但真正領悟生命於己於人的重要性,需要藉由父母以自己人生閱歷、所見所聞爲案例一起與孩子探討,藉此傾聽他們的心聲、指正他們的見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請不要盲目指責孩子青春期、叛逆、不聽話、只會頂嘴、打遊戲,請先捫心自問:作爲父母,您對孩子的教育盡責了嗎?難道真要等到失去了,纔來反省和懊悔嗎?


    在孩子降臨這一刻,父母唯有希望寶貝能健康長大,可曾幾何時,在歲月的磋磨、在現實的打壓中,初心悄然改變,變得複雜而沉重。

    未成年輕生,歸根結底,是家庭對孩子生命教育的缺失所導致的。而父母作爲家庭成員主要責任人至少要從三個方面教導孩子:

    首先,要告訴孩子三句話:

    1. “生命高於一切。”

    2. “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 “要敢於受挫、勇於承擔”。

    其次,要與孩子探討安全的重要性,包括交通安全、用火用電安全、網絡安全、甚至毒品的安全教育。增加孩子自我防範和危機意識。

    最後,要給孩子留下生存的理由。這個理由可以是爲父母、爲責任、爲愛、爲金錢、爲名利、爲目標……總之不是爲死亡。理由越多,活着的意義纔會越大。

    這是父母終極一生的責任。只有當孩子從小對生命產生敬畏和尊重,他們在長大之後纔不會輕易逃避、不會輕視甚至放棄生命。

    我們聽到、看到太多的年輕人因爲學習壓力大、因爲工作被辭退、因爲和愛人分手、因爲誤入歧途……而輕生的消息。他們有勇氣從高高的樓頂墜下一了百了,卻沒勇氣活着承擔失去或失敗的結果。一樁樁悲劇的發生,可惜可悲可氣!

    當務之急,父母應儘快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以此爲戒,只願類似悲劇不再發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