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圖試探法

在下列試探法的指導下,可以創建出適當的用例圖:
  1. 不能使用開發中的產品成爲參與者。只有在產品外部、直接與產品交互的主題纔是參與者。其實這交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試探法的一部分。
  2. 用名詞短語命名參與者
  3. 在用例中實現風險承擔者的某個目標。如果用例不能實現風險承擔者的某個目標,那麼可能太小.但有時若用例是許多用例的前提條件或者很多用例都會使用到某個用例.這時可能此用例沒有實現風險承擔者的某個目標,不過這時仍然應該把它單獨成爲用例.
  4. 構成能夠在一次會話中結束的用例.若不能在一次會話中結束,有可能這個用例太大了.
  5. 構成一致大小和複雜度的用度.這點個人認識比較不好把握,用例的大小往往根據其完成的事情而定.
  6. 把用例圖畫在一頁上.若用例圖太大,我們可以使用某種確定各頁內容的組織原則,把該用例圖分割在若干頁上.
  7. 按照參與者、問題域類別或解決方案類別組織用例。這一項主旨是在分類組織上。按照參與者組織用例時,涉及特定參與者的所有用例都應該在一張圖上(涉及若干參與者的用例將出現在若干張圖上)。本人認爲這種方法比較好,避免一張圖畫的很大。搞的後面沒得辦法收拾。
這部分內容是在《軟件工程設計導論--過程、原理和模式(UML2.0版)》時感覺不錯的東西,保留下來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