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產品經理必由之路 - 分潤篇 銀行卡支付 具體的分潤模式 無卡支付 總結

在支付這盤大棋裏有衆多的棋子,它們極力廝殺以走好每一步。各個參與方都試圖分一杯羹的背後,說明支付背後的巨大利益令人嚮往。本文將剖析支付場景下各個參與方的分潤,以揭示支付戰場的利益鏈條。

銀行卡支付

在傳統的銀行卡支付市場中,主要參與者如下圖 - 看過本系列第一篇即清結算的讀者們應該很熟悉這張圖了。但在本文中我們只需要關注藍色部分(忽略圖中黑體字部分), 即銀行卡支付的參與者們。

如果不是支付從業者,很多人可能都不清楚支付市場的一個潛規則,它默默地發生在我們每日支付行爲的背後:我們作爲消費者刷卡或者掃二維碼買單後,比如花了100塊,其實商戶收到的錢是小於100塊的,比如99.5元,其中5毛錢由支付的其他參與方瓜分了。而各支付參與方,就是爲了每天億萬支付行爲中的這個5毛,殺得頭破血流。

爲了理解這5毛是怎麼瓜分的,我們必須瞭解卡支付中每個參與方的角色。首先來看髮卡行,即持卡人的銀行卡對應的銀行。從制卡、獲客(大家熟悉的信用卡擺攤,辦卡廣告等)、支付系統建造、風控、爭議處理的主要成本都由髮卡行承擔,可以說髮卡行是卡支付市場中投入最大的一方,因此我們後面也會看到髮卡行的分潤一般是最高的。

商戶爲了能夠給消費者提供刷卡的渠道,就要置辦pos機,而提供pos機服務的銀行/金融機構,就是收單行/機構(以下都稱收單機構)。收單機構的重要職責是管理商戶併爲其提供清結算服務:一個置辦了pos機的商戶,假設當日pos刷卡消費金額共100萬,其實這1百萬是從髮卡行到了收單機構,而收單機構在日終結算對賬完成後,纔將100萬扣除其收單手續費(就是第一個例子裏面的5毛)後,劃給商戶。因爲收單機構還要提供這種大額的資金清算服務,爲了防範風險,人民銀行對收單機構的資質是有要求的,不是誰都可以做。

最後就剩下中國銀聯(包括Visa,Master,JCB)等清算組織了。清算組織是一個什麼東西,我講一個故事大家就明白了。在信用卡剛剛出現的時候,爲了讓持卡人能夠在商戶刷卡,髮卡行要自己一個個拓展商戶,提供收單服務。這有1個重大阻礙:如果消費者持有A銀行的卡,它就只能去有A銀行pos機的商戶刷卡。但是A銀行不可能有能力把所有商戶的收歸到自己旗下,所以當A銀行的消費者想刷卡的時候發現那個商戶只有B銀行的pos機怎麼辦呢?怎麼把成千上萬家銀行和商戶的網絡彼此連接起來呢?

這時世界上第一個卡組織Visa就應運而生了。它就像卡世界裏的互聯網,把各個髮卡行和收單機構連接起來,A銀行只要和卡組織對接了,實際上就完成了和幾乎所有銀行的對接,省了很多事。卡組織一個最重要職能是爲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清算服務。比如每天A銀行會和100家銀行發生卡交易,卡組織會把這一團亂麻的交易記錄捋清楚,並軋差結算。而他們基於此也會收取轉接清算費(interchange fee)。不過,區塊鏈的誕生有可能讓金融機構不再需要卡組織,這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會提到。

具體的分潤模式

我們剛纔已經瞭解了支付市場中的主要參與方,那現在可以討論一開始例子中的5毛錢怎麼分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這種手續費通常遵循髮卡:收單:清算組織 7:2:1的分成比例。比如5毛錢手續費,髮卡分得3.5,收單1,銀聯0.5。

但是16年9月發改委的定價新規中,打破了傳統的按照商戶類型收取手續費,也打破了傳統的721的分潤結構。這裏可能要解釋一下什麼是按商戶類型收費。在新規之前,如果我們去一家珠寶店消費了1萬元,商戶可能只收到9950元;而我們去超市消費1萬,商戶可能收到的是9990元。因爲按照以往的規定,珠寶店等奢侈品類型比起超市這種民生類的商戶,手續費費率是比較高的。而目前不再按商戶類型區分,統一按卡種收取費用,如下圖:

這其實規範了收單市場,減少了“跳碼”行爲,同時費率總體上降低了,鼓勵商戶支持刷卡交易。在過去,一個珠寶店可能爲了少交手續費,用超市的名義註冊一個POS機;收單機構也可能做手腳,按珠寶店的費率扣商戶手續費,但清算的時候偷偷把商戶改成某個超市,從而賺取手續費價差。這很不利於各參與方進行風險管理,也侵蝕了消費者權益。所以按卡種收費是一個很好的方案。

收單的分潤實行市場調節價後,從目前的行情來看,費率通常在0.1%左右,這從拉卡拉的招股書中可以得到驗證。

還有一個分潤的小市場就是支付通道了。它的收費各式各樣,這就導致了支付路由的存在。但支付路由的選擇還要加以判斷交易成功率、交易速度等,不僅僅是一個分潤的問題。這裏就不多講了。

無卡支付

支付寶的創新開啓了移動支付的時代,在支付機構努力攻城略地、消費者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時,銀行感到深深的焦慮。當掃碼支付變成日常習慣時,銀行在支付中除了提供資金存管,就沒有別的要做了,地位逐漸式微。

因有別於傳統的銀行卡支付,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公司作爲支付的新參與者,常被稱爲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第三方支付參與的格局中,清算組織由新成立的網聯擔任,與支付機構一起承擔交易轉接和驗證的角色,如下圖所示。支付機構也可能自己開發商戶並從事收單業務,那麼這個鏈條就會稍微簡單一點。事實上以微信和支付寶新型技術公司的加入讓收單市場更加規範。

自從備付金統一歸網聯管理後,支付機構的盈利主要來自於收單業務(或者類收單業務,比如信用卡還款)的服務費 - 向商戶/收單機構手續手續費,減去向髮卡的分成後,則是自己的收入(約爲交易金額的1‰ - 3‰左右)。

我們還會看到微信等支付服務還會給商家提供優惠活動推廣等,比如我們去美宜佳消費完會收到自動發放的優惠券、或者入會介紹等等。支付機構提供的新型服務讓整個支付背後的盈利模式更加複雜。

總結

本文簡要地介紹了支付市場的各個參與方,和背後的分潤模式。事實上髮卡方的利潤越來越不依賴於支付手續費,而努力加大分期手續費和利息的佔比。支付機構更加看重的是支付帶來的用戶流量。清算組織在區塊鏈的發展之下,着急探索一條新的發展方向。在這個市場中廝殺最激烈的,是收單機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