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学习》week4 2.3先难后易&考试的小技巧&总结

week4 2 Renaissance Learning and Unlocking Your Potential II 复兴学习释放潜力
#2.3 Hard-Start-Jump-to-Easy-Script先难后易
既然你们对于大脑如何运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将传授给你们一些有用的技巧,以更好地应付考试。应对考试时,一般都是教学生们先解决最简单的题。这样做的原因是,当你完成了简单的问题后,你将有信心去面对难题。这个方法对一些人是有效的,很大程度上因为任何方法都会对部分人起效,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人,这个方法往往适得其反。难题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解决,这意味着你需要在考试中先做这些难题,难题也能够唤起发散模式中的创造力,然而想要进入发散模式,则需要先将心思从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上移开,那该怎么办呢?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我的回答是,从难题开始,但迅速转向容易的问题。比如说,当你拿到试卷时,迅速浏览一遍,了解一下试题概况,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应如此。当你开始解题时,从那些看起来最难的问题做起。然而当你停滞不前或不确定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时,那么就在一两分钟之内跳过这题,这会给你极大的帮助。以难题开始的做法使得难题在你脑中留下印象,之后将注意力转向别的题,这些活动使得发散模式开始运作。如果一开始的难题让你心神不宁,那就转去做一道简单的题吧。完成它,或是尽你所能,之后再去挑战另一道貌似困难的题,并争取有所进步。同样地,一旦你觉得卡壳,就立即转去解决简单的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当你回到之前的难题时,你常会开心地发现,接下来的步骤好像变得更加清晰了。你也许不能一口气解决完这道题,但至少在你做其他会的题之前,已经在这道题上有了进展。在某种意义上,运用这种方法考试的你,像成为了一个高效的大厨。在你等待牛扒煎好的时候,就能快速切好装饰的番茄,给汤调味,以及翻炒嘶嘶作响的洋葱。这种先难后易的方式让大脑得到有效运用,因为它使得大脑的不同部位能同时处理不同的思维。

在考试时运用这种先难后易的方式,保证了你每道题都能至少解决一部分。这个方法也可以有效帮你避开思维定势,或是避免陷入错误思维的泥沼,因为你将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当你的老师会给步骤分时,这个方法就非常重要了。这个方法唯一的窍门就是,你必须具有强大的自制力。一旦在某题处停滞超过一到两分钟,你就要果断转向下一题。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容易,而对另一些学生则需要自制力和毅力。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一些考生在走出考场时,突然想到了解题方法。当他们放弃解题时,注意力就转移了,一点点的牵引力就产生了,发散模式开启,也就得到了解题方法。当然,这已经太迟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有时人们会认为,开始解题后又转向其他的题,可能会在考试时导致思维混乱,其实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成问题。毕竟,大厨能够利用各种食材做出丰盛的一餐。如果你仍然担心这个方法是否适合你,就先在作业中尝试一下。然而你得记住,如果你没有好好准备考试,很可能会全盘皆输,那就只能从你会的简单题目上得分了。

#2.4 Final-helpful-hints-for-tests考试的小技巧
如果你是一个有考试焦虑症的人,要记住,在压力下,你的身体会分泌一些像皮质醇之类的化学物质。这会导致手心出汗、心跳加快,或是感到胃疼。但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实际对你产生影响的竟是,你如何解读这些症状,或你认为因何而感受到了压力。如果你能将想法从“这次的考试让我感到害怕”,转变为“这次的考试让我很兴奋,我一定会尽力考好”,那你一定可以发挥得更好。

再给焦虑症患者一个小贴士,**那就是迅速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放松,把手放在腹部,缓慢地深呼吸,当你的胸腔扩张到最大时,再把手放开。**这种深呼吸有助于克服“或战或逃”反应,从而阻止焦虑的蔓延,这样可以帮助你冷静下来。但不要在考试当日才开始运用这种方法,如果你几周前就尝试这样深呼吸,时不时地练习一两分钟,考试时用起来才会驾轻就熟。记住,熟能生巧,尤其是在期末考试发卷前的紧张时刻,运用这种深呼吸法将大有益处。

我曾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教授们那儿学到许多应对考试的妙招,这里介绍几个最有效的方法。湖首大学心理学教授苏珊·塞纳赫博,(Susan,Sajna-Hebert),**建议自己的学生在做选择题时,用手盖住选项,试着回忆所学知识,这样他们就能先凭自己的理解给出答案。**如果学生抱怨这种练习过于简单,那她会问,比起真正的考试,这两种情形有什么区别呢?在做练习测试时,你是在家放松地开着卡通片做的吗?你是和同学合作完成的吗?还没时间限制?你手头上还有练习答案和课堂讲义?这种情形完全不像坐了满屋子人的正式考试,挂钟滴答作响,你对着题目苦思冥想。

马鞍学院生物科学教授特蕾西·玛格朗(Tracy Magrann),告诉学生**要直面恐惧。一般来说,你最害怕的事莫过于达不到你所选职业所需的成绩,**你会怎么办呢?很简单,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准备一个备选方案,一旦为最坏的可能做了打算,你就会惊讶地发现,恐惧开始消失了。玛格朗教授曾指出,考试前要一直努力学习,考完后就别再多想。跟自己说,好吧,就让我看看,我能答对多少题,反正我总是能另谋生计的。这能舒缓你的压力,所以你总能做得更好,并更接近你的第一职业选择。奥龙尼学院的数学教授鲍勃·布雷肖,(Bob,Bradshaw),给学生讲解了积极的担忧和消极的担忧,积极的担忧能给你带来动力,使你专注,消极的担忧只会浪费你的精力。

我还有一些针对冲刺阶段的建议,在考试或测试前一天,请最后快速浏览一遍资料,温习所学知识。可以这么说,第二天,你将会同时需要使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力量。所以,你不希望你的大脑太辛苦,就像你不会在马拉松大赛前一天还跑上十英里,不要为自己似乎没在大考前一天拼命复习而自责。如果你好好准备了,考前稍稍放松就是一种自然反应,就像下意识地节省脑力。在考试时,你也应该谨记,你的大脑还会欺骗你,即使你写的答案是错的,大脑也会让你认为那是正确的。这就意味着,你应该时刻擦亮眼睛,转移注意力,再次检查,从全局角度核对你的答案,问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合乎逻辑吗?

许多问题时常不止一种解法,检查答案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这些都是验算答案的绝妙机会。倘若真的只能沿着原先的思维,没有别的办法检查,那么记住,即使是尖子生也会被简单的问题难住,你只要尽力而为就好。理科方面,看看等式两边的计量单位是否一致,这在你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时十分有用。同样,答题顺序也非常重要,学生们总习惯由前至后做题。**在你检查时,由后至前的顺序往往更能给大脑一个新鲜的视角,让你更容易揪出错误。**凡事都充满变数,努力学习了,“考神”却没如愿降临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如果你充分准备了,勤奋练习,储备知识,考试时再注意技巧,你就会发现好运气会逐渐地出现在你面前。我是芭芭拉·奥克利,谢谢选修“如何学习”

#2.5 Summing-up-week-4总结

本周,我们广泛涉猎了跟学习相关的一些最深层面的内容。
比喻和类比并不仅仅存在于艺术和文学领域。为了让你不但能记住,而且能更容易地理解概念,其中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比喻和类比,通常越形象越好。
 我们已经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Ramon y Cajal)那里了解到,如果你
转变你的思维方式,你就确实可以改变命运
。这样看来,人们似乎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多使用那些神经元,来促进神经回路的发育。你可以像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一样,在那些别人说你办不到的事情上追求成功,并以此为傲。
 当你迅速的做完作业,或者试题,却不回头检查的时候,就要小心了。这样做就差不多是主动闲置了大脑的部分功能,你没有停一停,让大脑歇口气,然后重新在脑内审视刚刚做出的庞大计划,来判断它是否合理。
对工作成果的过度自信可能是由于使用单一的思维模式。所以说,通过和朋友一起学习,你能更容易发现自己思路的偏离之处。
 考试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就像在起飞或者手术前需要检查清单一样,重新检查试卷可以大大提高你的考试成功率。
违背常理的答案,类似于先难后易,可以让你的大脑有机会去反思困难的题目,虽然你已经专注在更显性的问题上。

这里就是最后的重点测试:
 当面对压力的时候,身体会释放出一些化学作用,关键在于你如何理解身体对这些化学物质作出的反应,如果你能将想法从“这次的考试让我感到害怕”,这次的考试让我很兴奋,我一定会尽力考好。
如果考试中感到紧张,放松,把手放在腹部,缓慢地深呼吸,你会感觉到手被向外推,胸腔也扩张起来。
 即使你写的答案是错的,大脑也会让你认为那是正确的。这就意味着,你应该时刻擦亮眼睛,从全局角度再次核对你的答案,问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合乎逻辑吗?
 最后,考试前夕如果没有足够的睡眠,将会让您前功尽废

#2.6 Wrap-Up-to-the-Course
欢迎来到“如何学习”的最后一课,如果你听到这一课的话,证明你已经快完成这门课了。可能你还会记得我们开始时说的,大脑并不会自带操作手册,所以我们必需要自己写一个,而这也正是课程的目标之一。在这个收官视频中,我们想说,我们非常享受这次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也希望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掌舵的往往是你自己,现在相信你对自己的神经系统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知识技巧)会让你今后的学习生活受益无穷。
—,我们希望随着时间流逝,你依然能记得在这门课上学到的一些关键理念。诸如专注思考模式到发散思考模式的转换,能帮你减少挫折感,从而让你解决问题时更具创造力强化组块则能帮你更牢固地掌握材料。即便是日常工作方法上一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比如用番茄工作法,也能对你的学习,以至最终的成功产生长远的影响。
—,学习对未来至关重要,所以我们生命中的前12到16年,都在学校中度过,直到高中或者大学。但正规教育所关注的往往是学习效果,而并非学习过程。但在这门课中,我们**试着让你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虽然课程临近尾声,但希望它对你的影响能够持续。能够把所学传授他人才算真正掌握它的要领。把所学的理念教给别人的同时,这些知识也会在你脑海中产生共鸣并持续深化。

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理念,能在你拓宽兴趣、热情与专业时助你一臂之力。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最初擅长之事,将会成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但我本人就是一个反例,热爱之事可以被拓展、改变和发展。世界在进步,有一套应用面广泛的高效学习方法,是你能拥有的最好的财富之一,—,愿你人生的学习之路顺利,—,同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