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不健康,但不應該被欺騙

​開始寫科普之後,我發現,這玩意真是喫力不討好。

想想也難怪,人家抽菸喝酒喫燒烤,或者喫着點心喝甜飲料,開心着呢,結果一看你的文章裏說,這些統統不健康。摔!還讓不讓人過幾天快活日子了?!

或者周圍許多和我一般社畜的朋友,忙到沒有時間鍛鍊身體注意飲食,只能在飯後的間隙裏吞下一把又一把的保健品,聊以自慰,結果你說這些都沒用?!給人留點心理安慰行不行?還能不能做朋友了?

所以科普作家菠蘿曾在一篇文章裏說,他有個珍藏的表情包叫“管住自己的賤手別科普”。我後來發現這個很實用,於是也做了一套兩個,包括“管住自己的賤手別科普”和“管住自己的賤嘴別科普”。

其實在我開始寫科普以前,就收到過同專業朋友的告誡。

那會兒我們各自家族羣裏都常常出現各種僞科學文章。對我們來講,這些謠言比段子還扯,可偏偏就能慫恿那麼多人——包括我們所尊敬的家中長輩——相信並轉發,導致我們多年科研訓練出的三觀都碎成了渣渣。

“哎,真的是……所以我現在都不太看我家親戚羣了,眼不見心不煩。”好友ZZ哀嘆。

“我家羣裏也有。我一看到忍不住上去闢謠,講這篇文章哪兒哪兒說得不對,哪個是僞科學……然後羣裏氣氛就很尬……你是怎麼處理這種尷尬情形的?”我生無可戀地陷在沙發裏,眼巴巴地看着ZZ。

“你闢啥謠呀,我從來不闢謠。闢謠了未必有人聽,得罪人倒是一定的。”ZZ用看三歲小孩的眼神看着我,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可是我控制不住呀,就是覺得,看見了不說,特別對不起自己學這麼多年的生物。”我糾結地撓撓腦袋,“你不覺得嗎?雖然我其實不那麼喜歡科研搬磚,但總覺得自己受了那麼多這方面的教育和訓練,要是看見明顯不對的都不指出來,就太違心了。”

“我不覺得呀,”ZZ聳聳肩,“轉發這些的人其實未必關心對錯,圖的就是個心理安慰,那何必戳穿呢。他們開心就好。”

我必須承認,ZZ說得不無道理。但我依然沒法像他說的那樣去做。因爲我相信:每個人在爲自己做出決定之前,都有清楚知情的權力。

這,纔是我心中健康類科普的目的:並不是爲了按某些“健康原則”來限制生活,而是讓我們清楚地瞭解每個選擇背後真實的可能後果,從而更爲清醒地爲自己做出選擇

就像我在自己公衆號標語裏寫的:“保持清醒。”

因此,我反對僞科學,反對那些不符合科學事實的健康謠言,最爲根本的原因是:它們損害了我們所有人的知情權。

那些無視科學依據的說法,比如抽菸喝酒其實沒事,偏方保健品可以救命,如果我們信了,或許確實能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覺得自己可以就這樣健康地長命百歲,可是然後呢?如果許多年後,我們因此而最終失去了健康,那些纏綿病榻的痛苦,又能有誰來買單?

而同時,對當初錯信謠言的後悔,可能將人拖入更爲痛苦的深淵。

但謠言與僞科學不會告訴你這些。

它們也許會給你講,那些保健品功效多麼神奇,更重要的是,沒有副作用,但卻瞞下不提,保健品和中草藥,已然是中國藥物性肝損傷的第一大原因。

它們沒準會說,某位高壽老人每天一杯小酒,身體倍兒棒,喫飯倍兒香,但卻決口不說,那些因爲喝酒而中年就患上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人們,是如何在日復一日的病痛下徹夜難眠,悔不當初。

它們說不定還會信誓旦旦,說隔壁老煙槍王大爺健健康康地活到了九十多,但不會告訴你,有多少五六十歲,甚至四五十歲便不幸患上肺癌的菸民,憋喘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恨自己沒有及早戒菸。

…………

可是世上從沒有後悔藥。

而我希望科普,能夠做一顆“預防後悔藥”。

我們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與生命,我們可以選擇喫保健品,選擇吸菸,選擇喝酒,但我們的選擇應該是自主的、清醒的,而不是被虛假的信息裹挾着做出的

我們不應該被欺騙。

我們有權得知一切的真相,然後根據自己的意願去選擇。

前幾天,我和學醫的龍哥一塊兒喫飯,龍哥要了瓶啤酒。

我笑:“又喝一類致癌物。”

龍哥也笑:“是啊。那些所謂適量喝酒養生的文章,基本都是扯淡。酒精這玩意,對健康真沒啥好處。”

他拿起酒瓶小啜一口:“所以其實我平時儘量少喝。”他舉起酒瓶,“不過今兒開心,我願意付出一點‘生命的代價’。”

我們碰杯,瞭然一笑。



本文首發於公衆號“科普不燒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