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管闲事,不干涉别人,才是对彼此最大的尊重

办公室同事坐在一起交流家长里短。

让小D伤心不已的是自己的妈妈,她是个孝顺孩子,每到周末总要到独居的妈妈家,帮助妈妈做饭整理房间,可每次去总要和妈妈来一次战争。因为家里太乱了,每次小D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家,不过几天就又恢复了原样。收到柜子里的衣物,又被拉扯出来了;扔到外面的废物,又被捡回来了;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莫名其妙的东西。总之,家又恢复成了废品收购站模式。母女俩因为这个,当然会吵架。妈妈甚至放话,你不要再来了。

小D自然很委屈,我为她好啊,怎么会落得一身埋怨!

小A也正陷入在空前的家庭矛盾中不可自拔,她烦恼的是公婆关系。公公爱打麻将,对家庭不管不问吃了就走;而婆婆是个要强人,退了休也闲不住,卖保险办辅导班一刻不停,把钱挣得风生水起。两个人分明两个世界的人嘛,同住屋檐下,少不了唇枪舌战日夜厮杀。

小A苦恼啊,怎么样说合,才能让他们两人和谐相处相敬如宾呢!


她们把目光投向我——你怎么看,你不是学心理吗?

是的,为了让自己健康地活着,我花了两年时间学习心理。可如今我脑子闪现的只有八个字——“不求不助”和“守好界限”。

“不求不助”是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原则。说起来会有点复杂,但总结起来就是,当对方不需要改变,或者不想改变时候,绝对不勉强,即使他在你眼中已经存在很大的问题。人和人永远是不同的个体,我们所持的只是自己的价值观,拥有着自己主观的感受。而心理咨询,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感受。

演化到生活中,就变成了——守好各自人生的边界,不要过多干涉别人的事情。


两个同事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都是因为弘扬好心而逾越了界限。妈妈也好,婆婆也好,看到这些感觉不是别人的别人正在受苦或者不太幸福,很想去干涉,但是,即使是至亲,你感受到的未必是他们感受到的。

妈妈在你眼中不可理喻的凌乱,也许正是她多年生活养成的规则,那里有你看不到的安全感,更有你无法理解的孤独感。人年龄大了,对旧物的依赖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当你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强行介入,她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怎能不感到慌乱无措?

公婆的婚姻模式或许在你眼中是一地鸡毛,但一辈子个性,磨合了千百遍,又岂是你三言两语就可以改变!反过来,厮杀几十年而不分开的感情,又岂是我辈可以理解?或许谈感情太多缥缈,谈习惯更加可靠。已经固化了的习惯,除非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才能推动起行为的改变!而老人,最害怕的就是改变!


我也曾经有段时间很不幸福。并不是因为我自己不幸福,而是看到了我的至亲那令人无法忍受的生活方式,我很难过,我想要帮助其改变,结果让自己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要知道你长篇大论的说教根本毫无价值,你再多情怀的抒发,在强行施加给别人的情况下,也永远是对牛弹琴。交流,永远是隔着堵无形的墙,你只能眼睁睁看到自己能力的匮乏,无力感的泛滥。

这种挫败感,极大地反弹给自己,让迷茫失去方向,更失去自信。你要明白你唯一能做的事,是从这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下觉醒,你所谓的拯救帮助,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展示你的优越感。

然而,你注定会失败!

是的,我终于明白了——不要自以为是,谁也不是谁的上帝。不多管闲事,不强行地干涉他人生命,这才是对每个生命最大的尊重。


有人喜欢整洁一尘不染,就有人喜欢凌乱囤积的舒适感。有人爱读书,就有人爱打牌。很多人爱财,但不能否认某些清高人士的存在。有人为保持苗条而节食自律,但也没必要嘲笑那些禁不住美食诱惑而心宽体胖的人们。有人爱孩子追生三胎,有人丁克一生无悔无憾。你觉得人家离婚了一个人很可怜,别人有可能觉得你将就的婚姻其实也没什么价值。

对于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要总想着高下之分,不要总想去救赎谁。你的救赎,有可能对别人来说就是歧视和掠夺,是贬低和嘲弄。真正的爱,有节有制,尊重他,相信他,祝福他。除非他自己发自内心渴望改变,那时帮他改变,才是最好的时机。

世界是个万花筒,一个人一种姿态,一个人一个想法,须知参差多态,乃是世界本源。

对于很多事情,我们能做的是——接受!

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开放共存,世界才具有参差多态的美。——罗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