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的價值在哪裏?軟件根本就沒有價值!!

今天聽朋友談起他準備去買個wii,因爲想玩某遊戲。他爲了玩某個遊戲願意花幾千塊錢買wii,但是我知道,他很難爲了某遊戲,去花100多買個正版遊戲。
(這裏我省略了一個前提:有盜版的情況下)
這讓我想起,我以前的公司賣打印機給客戶,20多萬一臺的賣。但是一套軟件只要幾千塊,用戶也不願意買,只能作爲打印機的附贈品。其實那家公司是做軟件的,只不過軟件有個打印功能。

我開始思考,爲何人們普遍不願意承認軟件的價值,只承認硬件的價值呢?硬件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都要每天8小時幹活,一樣該加班的加班。

最後我思考的結果是:不是人們不承認,而是軟件根本就沒有價值!

可是軟件有用啊,軟件有用那是它有使用價值,馬克思說過,商品具有價值,是因爲凝結着人類勞動。

可是軟件也是人用勞動做出來的呀,不錯,最開始做一款軟件的時候,是需要人的智慧在裏面的。可是軟件一旦做成後,再次製作該軟件的成本就趨向於0,也就是說,這時候,該軟件的生產率已經提高了。如果拿去賣,很快社會平均生產力也將提高,那時候,該軟件就不具備任何價值了。

那你會問,軟件工程師的勞動到哪裏去了,回答是,他們的勞動其實是用於技術革新。回想一下傳統行業中,如果有人率先進行了技術革新,使得某商品的生產率大大提高,那麼在社會平均生產力提高之前,技術革新是能夠獲得好處的。但是這種壟斷很快會被打破,隨後社會平均生產力也提高了,這時候,原先進行技術革新的人,他就得不到好處了。試問他的勞動又到哪裏去了?

軟件也是一樣,軟件賣錢就靠着盜版還沒有普及的那個時間差或者空間差,相當於軟件廠商的生產率已經提高,而社會平均生產力還沒來得及提高的時候。

也有一種說法是,軟件作者的勞動沒有凝結到單份的軟件拷貝中,而是凝結在抽象的軟件整體裏,可以這麼認爲吧,那麼憑什麼單份拷貝要賣這麼貴呢?購買者並沒有買你的整個抽象軟件。

我自己也是軟件工程師,我也希望我生產的軟件是有價值的,但是,軟件有沒有價值,不是用說的,也不是用信仰的。
人們用腰包在證明軟件的價值究竟有沒有,任何的謊言在實際行動面前都將被擊得粉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