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學習——《PMBOK指南》1. 引論

1. 引論

  1. 全球項目管理業界定義的最重要的價值觀是:責任尊重公正誠實

  2. 項目:項目是爲了創造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而進行的臨時性工作。

    • 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開展項目是爲了通過可交付成果達成目標。可交付成果指的是某一過程、階段或項目完成時,必須產出的任何獨特並可覈實的產品、成果獲服務能力。可交付成果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
    • 臨時性工作:項目的“臨時性”是指項目有明確的起點和終點。“臨時性”並不一定意味着項目的持續時間短。
  3. 項目創造商業價值:項目的商業價值是指特定項目的成果能夠爲相關方帶來的效益。項目帶來的效益可以是有形的無形的或兩者兼有之。

    • 有形效益的例子包括:
      • 貨幣資產
      • 股東權益
      • 公共事業
      • 固定設施
      • 工具
      • 市場份額
    • 無形效益的例子包括:
      • 商譽
      • 品牌認知度
      • 公共利益
      • 商標
      • 戰略一致性
      • 聲譽
  4. 項目啓動背景大致分爲四類:

    • 符合法規、法律或社會要求
    • 滿足相關方的要求或需求
    • 執行、變更業務或技術戰略
    • 創造、改進或修復產品、過程或服務
  5. 項目管理:將知識、技能、工具與技術應用於項目活動,以滿足項目的要求。

  6. 一個項目可以採用三種不同的模式進行管理:作爲一個獨立項目(不包括在項目組合或項目集中)、在項目集內或在項目組合內。

    • 項目集是一組相互關聯且被協調管理的項目、子項目集和項目集活動,以獲得分別管理所無法獲得的利益。項目集不是大項目。規模特別大的項目成爲“大型項目”。
    • 項目組合是指爲實現戰略目標而組合在一起管理的項目、項目集、子項目組合和運營工作。
  7. 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項目組合管理和運營管理:

    • 項目管理注重項目內部的相互依賴關係,已確定管理項目的最佳方法
    • 項目集管理注重項目與項目以及項目與項目集之間的依賴關係,以確定管理這些項目的最佳方法
    • 項目組合管理是指爲了實現戰略目標而對一個或多個項目組合進行集中管理。項目組合中的項目集或項目不一定彼此依賴或直接相關
    • 運營管理關注產品的持續生產和(或)服務的持續運作。
    • 項目與運營會在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時點交叉,在每個交叉點,可交付成果及知識在項目與運營之間轉移,以完成工作交接。在這一過程中,將轉移項目資源或知識到運營中,或轉移運營資源到項目中。
  8. 項目生命週期指項目從啓動到完成開始到結束經歷的一系列階段。它爲項目管理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

  9. 項目生命週期可以是預測型或適應型。項目生命週期內通常有一個或多個階段與產品、服務或成果的開發相關,這些階段稱爲開發生命週期。開發生命週期可以是預測型、迭代型、增量型、適應型或混合型的模型:

    • 預測型生命週期:在生命週期的早期階段確定項目範圍、時間和成本。對任何範圍的變更都要進行仔細管理。預測型生命週期也稱爲瀑布型生命週期。
    • 迭代型生命週期:項目的範圍通常於項目生命週期的早期確定,但時間及成本估算將隨着項目團隊對產品理解的不斷深入和定期修改。迭代方法是通過一系列重複的循環活動來開發產品,而增量方法是漸進地增加產品功能。
    • 增量型生命週期是通過在預定的時間區間內漸進增加產品功能的一系列迭代來產出可交付成果。只有在最後一次迭代之後,可交付成果具有了必要和足夠的能力,才能被視爲完整的。
    • 適應型生命週期屬於敏捷型、迭代型或增量型。
    • 混合型生命週期是預測型生命週期和適應型生命週期的組合。
  10. 項目生命週期與產品生命週期相互獨立,後者可能由項目產生。產品生命週期指一個產品從概念、交付、成長、成熟到衰退的整個演變過程的一系列階段。

  11. 項目階段是一組具有邏輯關係的項目活動的集合,通常以一個或多個可交付成果的完成未結束。

  12. 項目關口是爲做出進入下個階段、進行整改或結束項目集或項目的決定,而開展的階段末審查。

  13. 項目管理過程:項目生命週期是通過一系列項目管理活動進行的,即項目管理過程。每個項目管理過程通過合適的項目管理工具和技術將一個或多個輸入轉化成一個或多個輸出。項目管理過程通常分爲三類:

    • 僅開展一次或僅在項目預定義點開展的過程。例如制定項目章程及結束項目或階段。
    • 根據需要定期開展的過程。例如在需要資源時開展獲取資源過程,在需要使用採購品之前開展實時採購過程。
    • 在整個項目期間持續開展的過程。例如,從項目開始到項目結束需要持續開展許多監控過程。
  14. 項目管理過程組指對項目管理過程進行邏輯分組,以達成項目的特定目標。項目管理過程可分爲以下五個項目管理過程組:

    • 啓動過程組定義一個新項目或現有項目的一個新階段,授權開始該項目或階段的一組過程。
    • 規劃過程組明確項目範圍,優化目標,爲實現目標制定行動方案的一組過程。
    • 執行過程組完成項目管理計劃中確定的工作,以滿足項目要求的一組過程。
    • 監控過程組跟蹤、審查和調整項目進展與績效,識別必要的計劃變更並啓動相應變更的一組過程。
    • 收尾過程組正式完成或結束項目、階段或合同所執行的過程。
  15. 項目管理知識領域:按照所需知識內容來定義的項目管理領域,並用其所含過程、實踐、輸入、輸出、工具和技術進行描述。

    • 項目整合管理包括爲識別、定義、組合、統一和協調各項目管理過程組的各個過程和活動而開展的過程與活動。
    • 項目範圍管理包括確保項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項目的各個過程。
    • 項目進度管理包括爲管理項目按時完成所需的各個過程。
    • 項目成本管理包括爲使項目在批准的預算內完成而對成本進行規劃、估算、預算、融資、籌資、管理和控制的各個過程。
    • 項目質量管理包括把組織的質量政策應用於規劃、管理、控制項目和產品質量要求,以滿足相關方的期望的各個過程。
    • 項目資源管理包括識別、獲取和管理所需資源以成功完成項目的各個過程。
    • 項目溝通管理包括爲確保項目信息及時且恰當地規劃、收集、生成、發佈、存儲、檢索、管理、控制、監督和最終處置所需的各個過程。
    • 項目風險管理包括規劃風險管理、識別風險、開展風險分析、規劃風險應對、實施風險應對和監督風險的各個過程。
    • 項目採購管理包括從項目團隊外部採購或獲取所需產品、服務或成果的各個過程。
    • 項目相關方管理包括用於開展下列工作的各個過程:識別影響或受項目影響的人員、團隊或組織,分析相關方對項目的期望和影響,制定合適的管理策略來有效調動相關方參與項目決策和執行。

    下表列出了項目管理過程組和知識領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工作績效數據:在執行項目工作過程中,從每個正在執行的活動中收集到的原始觀察結果和測量值。例如包括工作完成百分比、質量和技術績效測量結果、進度計劃活動的開始和結束日期、變更請求的數量、缺陷的數量、實際成本和實際持續時間等。

    工作績效信息:從各控制過程收集,並結合相關背景和跨領域關係進行整合分析而得到的績效數據。

    工作績效報告:爲制定決策、提出問題、採取行動或引起關注,而彙編工作績效信息所形成的實物或電子項目文件。例如包括狀態報告、備忘錄、論證報告、信息札記、電子儀表盤、推薦意見和情況更新。

  2. 項目商業論證:指文檔化的經濟可行性研究報告,用來對尚缺乏充分定義的所選方案的收益進行有效性論證,是啓動後續項目管理活動的依據。商業論證列出了項目啓動的目標和理由。它有助於在項目結束時根據項目目標衡量項目是否成功。商業論證是一種項目商業文件,可在整個項目生命週期中使用。在項目啓動之前通過商業論證,可能會做出繼續/終止項目的決策。

    項目發起人通常負責項目商業論證文件的制定和維護。項目經理負責提供建議和見解,使項目商業論證、項目管理計劃、項目章程和項目效益管理計劃中成功標準相一致。

  3. 項目效益管理計劃描述了項目實現效益的方向和時間,以及制定的效益衡量機制。項目效益指爲發起組織和項目預期收益方創造價值的行動、行爲、產品、服務或成果的結果。項目生命週期早起應確定目標效益,並據此制定效益管理計劃。

    項目效益管理計劃的制定和維護是一項迭代活動。

  4. 項目章程是由項目發起人發佈的,正式批准項目成立,並授權項目經理動用組織資源開展項目活動的文件。

  5. 時間成本範圍、和質量等項目管理測量指標歷來被視爲確定項目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