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啓蒙 自然生長

生態啓蒙 自然生長
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海南師範大學 丁金霞、郭敏
  全球生態危機日益嚴峻,公民生態素養培養愈加緊迫。基於此,2013年始,我們針對幼兒自然情感淡漠問題,以親自然情感培養爲重點,以注重感受與體驗爲原則,開展了以親自然活動爲主途徑的生態啓蒙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引導幼兒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感受發現大自然的美與神奇,激發其感恩、敬畏自然之心,從而產生珍惜保護自然的意識並轉化爲自覺行爲。
  生態啓蒙教育以親自然情感培育爲核心
  生態啓蒙教育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關心身邊的自然環境,初步瞭解生態關係,激發生態情感,培養生態意識,培育生態智慧行動能力的教育。
  生態啓蒙教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公民生態素養的培養是解決生態問題的關鍵。幼兒生態啓蒙教育是公民生態素養培養的基礎。留什麼樣的孩子給地球與留什麼樣的地球給孩子同等重要。
  親自然情感的培育是幼兒生態啓蒙教育的核心與關鍵。只有對大自然有根植於內心的熱愛,才能使他們發自內心地想要保護環境,有自覺行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當下的幼兒,大多生活在鋼筋水泥世界裏,對周圍的自然環境缺乏感知,漠不關心,對大自然情感淡漠。因此,生態啓蒙教育應以幼兒的親自然情感培養爲重點,注重幼兒的感受與體驗。
  我們以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情感爲核心,建構幼兒生態啓蒙教育活動的目標體系。總目標是培養喜歡、熱愛、關心、愛護自然的孩子,小、中、大班各有側重,小班重在親近喜愛自然,中班重在感受發現自然,大班則重在瞭解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從而萌發感恩、敬畏自然的情感,進而產生自覺的環保行動。
  親自然活動是生態啓蒙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
  我們選擇以親自然活動作爲幼兒生態啓蒙教育的切入點,讓幼兒在活動中打開自己的感官,充分感知與體驗,發現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探索大自然的奧祕,瞭解大自然與人類的關係,進而產生熱愛自然、感恩自然的情感。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生態教育的目標要求,我們逐步形成了幼兒生態啓蒙教育實施的基本路徑:親近自然、發現自然、感恩自然、珍惜自然。
  親近自然,主要是爲幼兒創設親近自然的環境與條件,帶領幼兒開展親自然遊戲,讓幼兒在充滿自然氣息的環境中成長,從小與自然親密接觸,在直接的接觸中感知與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培養他們喜愛親近自然的情感。
  發現自然,就是引導幼兒發現大自然的美與神奇,培養幼兒對大自然敏銳的感受力及探索興趣與能力。讓幼兒開放自己的感官,與自然融爲一體,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通過感知、體驗、觀察、探索,發現大自然的奧祕。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秩序與規律讓幼兒心靈受到震撼,從而熱愛大自然。
  感恩自然,就是通過讓幼兒瞭解大自然中動物、植物與環境之間的生態關係,瞭解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懂得自然萬物都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人類離不開大自然,大自然提供人類賴以生存的一切,從而產生感恩地球、敬畏自然的情感。
  珍惜自然,就是初步瞭解當前生態環境污染與破壞的一些現象與問題,以及生態破壞對地球、對人類的影響,探究生態破壞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進一步理解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影響,從而產生珍惜資源、愛護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與責任感,並自覺在生活中付諸行動。
  生態啓蒙教育活動注重幼兒的感受與體驗
  我們圍繞生態啓蒙教育的目標,遵循活動實施的基本路徑,建構了生態啓蒙親自然活動體系,其中包括創設生態教育活動的環境,開發以注重感受與體驗爲特點的系列活動:親自然遊戲活動、生態藝術活動、生態田園活動、生態主題活動等。
  創設生態教育的環境與條件,就是以生態、自然、環保爲基本理念,以體現幼兒的參與性、互動性、探索性爲基本理念,創設適宜開展生態教育的環境。我們把大自然搬進教室,大量收集種子、樹葉、樹枝、花草、果實、石頭等自然物,作爲幼兒的操作材料,美化裝飾環境,既節約了資源,又能讓幼兒在與自然物的接觸中充分感受其質樸天然的美。戶外環境的打造力求將遊戲、教育與大自然有機融合,處處充滿自然生態氣息,又能滿足幼兒遊戲運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爲幼兒提供觀察自然、探索自然、與自然互動的機會。同時,我們還積極挖掘和利用大學校園內的自然資源,使環境成爲生態教育活的資源庫。
  親自然遊戲活動,就是和幼兒一起以遊戲的方式親近自然,用自然激發喜悅、快樂的洞察與體驗,從自然中獲得智慧與力量,共同分享自然樂趣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讓幼兒獲得愉悅、快樂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讓幼兒領略自然、生命的神奇與偉大,建立自我與世界的鏈接。親自然遊戲包括自由玩耍的遊戲、安靜感受的遊戲、領略驚歎的遊戲、領悟洞察的遊戲。
  生態藝術活動,重在帶領幼兒走進自然,感受發現大自然的美,喚醒幼兒對大自然美的感受能力,並用藝術的方法表現大自然的美。通過微觀放大,發現細節中的美;轉換空間角度,發現層次與結構的美;在不同的時間點,發現變化着的美。在此基礎上,通過繪畫、美工、歌唱、韻律、戲劇表演等藝術方式,幼兒表達心中對大自然的感受與體驗,進行藝術創作。
  生態田園活動,就是讓幼兒通過參與種植和餵養,感知大自然中的生態關係,以及大自然與人類的關係,懂得食物來之不易,萌發對大自然敬畏與感恩的情感,以及珍惜糧食、節約資源的意識。我們將生態教育與種植活動融合,主要開發了種植體驗活動、探究學習活動和田園文化活動。
  生態主題活動,就是在一段時間內,以幼兒生活經驗爲基礎,以親自然活動爲基本形式,以幼兒自主探究學習爲主要方式的綜合性活動。它以一定的生態主題爲核心,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的教育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通過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深入觀察、主動探索、自主體驗、有益嘗試等實踐活動,實現綜合性的生態教育目標。我們以幼兒生活經驗爲基礎,根據海南特有的資源條件,開發了“親親椰子樹”“小種子、大世界”“美麗的南渡江”“這裏是溼地”“神祕的海底世界”等系列生態主題活動。
  回顧整個實踐過程,我們注重挖掘親自然活動對於培養幼兒生態素養的重要價值,以親自然情感爲重點,避免了幼兒園生態教育重認知、輕情感、遠離幼兒生活實際的傾向,使生態教育貼近幼兒、貼近大自然,讓教育變得像呼吸一樣自然,充滿靈性。
  活動的開展使幼兒的生態素養有了明顯提升,幼兒更加關注身邊的花草樹木,更喜歡探索自然,也更加關心生態環境,能夠在生活中自覺踐行低碳環保理念。家長在幼兒的影響下,在生態文明素養方面也有了較大提升。特別是教師,他們對於生態教育由陌生到帶着一種責任感、使命感來做,意識上有了飛躍。他們減少了對教材的依賴,有了很強的資源意識,設計和組織生態教育活動、建構課程的能力顯著提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