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數學之集合論【中】

離散數學之集合論【中】

一、有序組

  • 有序組

〉 元素的無序性是集合的特徵之一,那麼元素的有序組合又該如何從集合定義?
〉 二元有序組,又稱二元組(2-tuple),或者序偶(ordered pairs)
〉 設 a,b 爲任意對象,稱集合族 {{a},{a,b}} 爲二元有序組,簡記爲 <a,b>
〉 稱a爲<a,b>的第一分量,b爲第二分量
 

“有序”的含義 ?
定理:對於任意序偶 <a,b>, <c,d>,<a,b>=<c,d> 當且僅當a=c且b=d

------------------------------------------------------------------------------------------------------

證明:

〉 充分性是顯然的
〉 證明必要性:設<a,b>=<c,d>,也就是
〉 {{a},{a,b}}={{c},{c,d}}
\Rightarrow∪{{a},{a,b}}=∪{{c},{c,d}} \Rightarrow {a,b}={c,d}
〉 以及,{{a},{a,b}}={{c},{c,d}}
\Rightarrow ∩{{a},{a,b}}= ∩{{c},{c,d}} \Rightarrow {a}={c}
〉 綜合兩式,有a=c且b=d

------------------------------------------------------------------------------------------------------

〉 當a≠b時:<a,b>≠<b,a>
〉 但{a,b}={b,a}
〉 有序組 {{a},{a,b}} 的巧妙定義,利用元素和集合的兩個不同層次實現兩個對象 a,b 的有序排列

n元有序組(n-tuple) <a1,…,an>
遞歸定義
〉 n=2時,<a1,a2> = {{a1},{a1,a2}} ; (遞歸出口
〉 n>2時,<a1,…,an>= <<a1,…,an-1>, an>;  (遞歸條件
〉 ai 稱爲n元組的第i分量
〉 定理:對於任意n元組 <a1,…,an>=<b1,…,bn> 當且僅當 a1=b1,…,an=bn

  • 笛卡兒積:集合的一種運算

〉 對任意集合 A1,A2,…,An,A1×A2 稱作集合 A1,A2 的笛卡兒積,定義如下(遞歸定義)
〉 A1×A2 = {<u,v> | u∈A1,v∈A2}
〉 A1×A2×… ×An =(A1×A2×… ×An-1) ×An

 例子:A={1,2},B={a,b},則:
A×B 等於{<1,a>, <1,b>, <2,a>, <2,b>}; B×A 等於{<a,1>, <a,2>, <b,1>, <b,2>} ; \varnothing\varnothing×A=\varnothing
R2={<x,y>|x,y是實數},R2爲笛卡兒平面; 
R3爲三維笛卡兒空間
     笛卡爾是解析幾何創始人,首次用三元組表示空間中的點,統一了代數與幾何
一般來說
〉 A×B≠B×A(不滿足交換律)
〉 A×(B×C) ≠(A×B)×C(不滿足結合律)

笛卡兒積對集合運算的分配律
〉 定理:設A,B,C爲任意集合,$表示∪,∩或-運算,那麼:A×(B$C)=(A×B)$(A×C), (B$C)×A=(B×A)$(C×A)
笛卡兒積的基數定義爲如下:
〉 定理:對於任意有限集合 A1,… ,An ,有|A1×…×An|=|A1|*…*|An|

 

二、關係

  • 關係的基本概念

〉 關係是各個對象之間的聯繫對應
〉 最常見到是兩組對象之間的聯繫和對應。職員-部門的隸屬關係
〉 也有三組或者更多對象之間的聯繫和對應。供應商-工程-零件的供應關係
〉 採用二元組或者多元組集合來表示關係

ED={<張三,人事部>,<李四,銷售部>,<王五,技術部>}
SPJ={<公司甲,大樓,水泥>,<公司甲,公路,水泥>,<公司乙,大樓,鋼筋>,<公司丙,公路,瀝青>}

  • 關係的定義

〉 R 稱爲集合A1,A2,…,An-1到 An 的n元關係,如果 R 是 A1×A2×…×An 的一個子集。當A1=A2=…=An-1=An時,也稱R爲A上       的n元關係。
〉 如果R是A×B的一個子集,稱R是A到B的二元關係,若R是A×A的一個子集,則稱R是A上的二元關係。所有關係共 2^{|A \times B|}
〉 我們主要研究二元關係

  • 關係的例子

〉 自然數的相等關係 E_N= {<0,0>,<1,1>,<2,2>,…}(列舉法
整除關係 D={<x,y>|x整除y}(描述法

小於關係 L:歸納法
〉 基礎條款:<0,1>∈L
〉 歸納條款:若<x,y>∈L,則<x,y+1>∈L,<x+1,y+1>∈L
〉 終極條款(略)

  • 幾個特殊的二元關係

空關係  \varnothing\varnothing\subseteq A×B,稱 \varnothing 爲A到B的空關係
全關係 A×B,笛卡兒積A×B是A到B的全關係
相等關係 E_A={<x,x>|x∈A},稱作A上的相等關係

  • 關係的幾個概念

定義:設R爲A到B的二元關係( R \subseteq A×B)
xRy 表示 <x,y>∈R, ¬xRy表示<x,y> \notin R
〉 R的定義域 domain
〉 Dom(R)={x|x∈A∧\existsy(<x,y>∈R)}
〉 R的值域 range
〉 Ran(R)={y|y∈B∧\existsx(<x,y>∈R)}
〉 稱A爲R的前域,B爲R的陪域

  • 關係的表示法

集合表示法:   R={<x,y>|P(x,y)},適合於表示集合的幾種方法均可,如前面的關係例子
關係圖法: 適用於前域和陪域都是有限集合,一般的關係圖,有向箭頭表示元素之間存在關係
〉 也可以表示前域和陪域相同的關係圖

  • 前域和陪域不同的關係圖

                             

  • 前域和陪域相同的關係圖

                                             

  • 關係矩陣法表示

〉 前域和陪域都是有限集合
〉 設關係R \subseteq A×B,A={a1,…,am},B={b1,…,bn}
關係R的關係矩陣M_R的定義:
m_{ij}=1當且僅當a_iRb_j
m_{ij}=0當且僅當 ¬ a_iRb_j

                                         

  • 關係基本運算

運算基本定義
關係相等: 如果關係R和S具有相同的前域和陪域,並且 ∀x∀y(xRy↔xSy)
〉 關係運算中的前域和陪域:  R \subseteq A×B,A爲前域,B爲陪域
〉 參與關係運算的兩個關係應該具有相同的前域和陪域
這個條件不是本質的,因爲總可以對關係的前域和陪域做適當的擴充,使之滿足條件

作爲集合的關係運算
〉 R和S爲A到B的二元關係,R,S\subseteqA×B
〉 並:R∪S={<x,y>|xRy∨xSy}
〉 交:R∩S={<x,y>|xRy∧xSy}
〉 差:R-S={<x,y>|xRy∧¬xSy}
〉 補:R-=A×B-R={<x,y>| ¬xRy}
並不是全集U-R,而是全關係與R的差

對應的關係矩陣運算
M_RM_S爲R、S的關係矩陣
〉 並:M_{R{\cup}S}=M_RM_S(矩陣對應分量做析取)
〉 交:M_{R{\cap}S}=M_RM_S(矩陣對應分量做合取)
〉 補:M_S-=(M_S)-(矩陣對應分量做否定)
〉 差:M_{R{-}S}=M_R∩S-=M_RM_S

關係逆運算(converse)
〉 R~={<y,x>| xRy },R \subseteq A×B
〉 顯 然 , R 的 逆 關 系 是 B 到 A 的 關 系 :R~ \subseteq B×A
〉 逆關係關係矩陣的運算:M_R~=M_{R^T},矩陣轉置
〉 逆運算例子
E_A~=E_A\varnothing~=\varnothing;(A×B)~=B×A
自然數“小於<”關係的逆關係是“大於>”
自然數“小於<”關係的補關係是“大於或等於≥”

關係逆運算的性質
〉 逆運算和並交差補等運算都滿足分配律
〉 R,S \subseteq A×B,$ 代表並交差運算之一
〉 R~~=R(兩次逆復原
〉 R~-=R-~(逆的補等於補的逆
〉 (R$S)~=R~$S~(對並交叉運算分配律)
〉 R\subseteqS當且僅當R~\subseteqS~
〉 從矩陣轉置角度來看,表現爲轉置運算不會改變矩陣分量的值

關係合成運算 (composition)
〉 R爲A到B的二元關係,R \subseteq A×B
〉 S爲B到C的二元關係,S \subseteq B×C
〉 R和S的合成關係R\circ S定義爲:
R\circ S={<x,z>|x∈A ∧ z∈C∧∃y(y∈B∧xRy∧ySz)}
簡化形式R\circ S={<x,z>|∃y(xRy∧ySz)}
R\circ S\subseteq A×C,是A到C的二元關係
〉 由於參與合成的第一個關係的陪域要等於第二個關係的前域,所以合成關係不滿足交換律

關係合成運算的例子
〉 設E_A是A上的相等關係,E_B是B上的相等關係,R \subseteq A×B
E_A \circ R=R \circ E_B=R
\varnothing \circ R=R \circ \varnothing= \varnothing
〉 R\circR~ = E_AA×B,B×A) {<x,x>|∃y(xRy∧yRx)}
〉 R~ \circ R=E_BB×A,A×B) {<y,y>|∃x(yRx∧xRy)}
〉 兄弟關係和父子關係的合成是“叔侄”關係
 

用關係圖表示合成運算

               

用關係矩陣表示合成運算
關係合成運算對應關係矩陣乘法
〉 將數乘換成合取,將數加換成析取
〉 設|A|=m,|B|=n,|C|=p,
〉 R \subseteq A×B,S \subseteq B×C,
〉 則M_R=[r_{ij}]_{m*n}M_S=[s_{ij}]_{n*p}
〉 T=R \circ S,有T \subseteq A×C,
M_T=M_R*M_S=[t_{ij}]_{m*p}
〉 其中t_{ij}=\vee_{k=1..n}(r_{i,k}\wedge s_{k,j}) (i=1,..,m;j=1,..,p)

合成運算的性質
〉 R \circ (S∪T)=(R \circ S)∪(R \circ T)(左分配律
〉 (S∪T) \circ R=(S\circR)∪(T\circR)(右分配律
〉 ∃x(A(x)∨B(x))╞╡∃xA(x) ∨ ∃xB(x)
〉 R \circ (S∩T) \subseteq (R\circS)∩(R\circT)
〉 (S∩T) \circ R \subseteq (S\circR)∩(T\circR)
〉 ∃x(A(x)∧B(x))╞∃xA(x)∧∃xB(x)
〉 (R\circS)~=S~\circR~
〉 R\circ(S\circT)=(R\circS)\circT(結合律)

關係的冪運算R^n
〉 定義爲自身的n次合成
R^n=R\circ\circR(n個R合成)
R^0=E_A
冪運算的性質
R^m \circR^n=R^{n+m}
(R^m)^n=R^{nm}
可以把m看作參數,對n進行歸納法證明

冪關係有限定理
〉 設集合A的基數爲n,R是A上的二元關係,則存在自然數 i,j 使得0≤i<j≤2^{n^2},有Ri=Rj
證明
〉 R的任意次冪運算仍是 A 上的二元關係
〉 有限集A上不同的二元關係數量是有限
〉 因爲R\subseteqA×A,而A×A子集的個數有限
〉 如果|A|=n,A上的二元關係的數量是2^{n^2}
〉 根據“鴿籠原理”,在0~2^{n^2} 共計2^{n^2}+1個R的冪關係中,一定有兩個是相同的

  • 關係基本特性
A上一些特殊性質的二元關係
自反關係(reflexive)
∀x(x∈A→xRx)
〉 關係圖:每個節點都有環
〉 關係矩陣:對角線全爲1
反自反關係(irreflexive)
∀x(x∈A→ ¬xRx)
〉 關係圖:每個節點都沒有環
〉 關係矩陣:對角線全爲0
 
對稱關係(symmetric)
∀x∀y(x,y∈A∧xRy→yRx)
〉 關係圖:兩個節點之間有邊的就有反向邊
〉 關係矩陣:對稱矩陣
反對稱關係(antisymmetric)
∀x∀y(x,y∈A∧xRy∧yRx→x=y)
〉 關係圖:兩個節點之間只能有一條單向邊
〉 關係矩陣:c_{i,j}=1(i≠j)時c_{j,i}=0
 
傳遞關係(transitive)
∀x∀y∀z(x,y,z∈A∧xRy∧yRz→xRz)
〉 關係圖:如果有邊v_1v_2,...,v_{n-1}v_n,則有邊v_1v_n
例子
〉 設A={1,2,3},R是A上的二元關係
〉 R={<1,1>,<1,3>,<2,2>,<3,3>}是自反的
〉 R={<1,3>,<3,1>}是反自反的,不是自反的
〉 R={<1,1>}不是自反,也不是反自反
 

特殊性質二元關係的例子
〉 A上的空關係\varnothing反自反的,不是自反的
〉 如果A=\varnothing,那麼A上的空關係就是自反的,同時也是反自反的,因爲注意定義謂詞的前件 x∈A 始終爲假
〉 R={<1,3>,<3,1>,<1,2>,<1,1>} 不是對稱的,也不是反對稱的。
〉 R={<1,2>,<2,1>}是對稱的
〉 R={<1,2>,<3,1>}是反對稱的
〉 A上的相等關係EA既是對稱的,又是反對稱的
〉 R={<1,2>,<2,3>,<1,3>,<3,3>}是傳遞的,但R-{<1,3>}不是傳遞的
〉 空關係\varnothing是傳遞的,R={<1,2>,<1,3>}也是傳遞的,因爲它們使得傳遞定義的前件爲假

〉 所有非空集合上的:
空關係都是反自反、對稱、反對稱、傳遞的;
全關係是自反,對稱,傳遞的;
相等關係是自反,對稱,反對稱,傳遞的;

〉 整數集合上的整除關係是自反、反對稱、傳遞的;
〉 三角形的相似關係全等關係都是自反、對稱、傳遞的

  • 關係特性定理

關係特性的一些定理
〉 R自反當且僅當E_A \subseteq R
〉 R反自反當且僅當E_A ∩ R\subseteq\varnothing
〉 R對稱當且僅當\subseteq R~
〉 設R對稱,則:<x,y>∈R\Rightarrow<y,x>∈R\Leftrightarrow<x,y>∈R~
〉 設R\subseteqR~,則:
〉 xRy\RightarrowxR~y\LeftrightarrowyRx,所以R對稱
〉 R反對稱當且僅當R∩R~\subseteqE_A

〉 R傳遞當且僅當 R^2 \subseteq R

關係基本特性的運算封閉性
〉 具有某特性的關係,在運算後,運算結果是否保持這個特性,稱爲運算封閉性
〉 所有5個特性對交運算封閉,即如果R1、R2都具有某個特性,則R1∩R2仍具有
這個特性
〉 例證:對稱性,xR_1\cap R_2y\Leftrightarrow {\color{Blue} xR_1y \wedge xR_2y\Leftrightarrow yR_1x {\wedge}yR_2x} \Leftrightarrow yR_1 \cap R_2x
〉 自反、反自反、對稱性對並運算封閉
〉 例證:自反性,xR_1x\Rightarrow xR_1x \vee xR_2x\Leftrightarrow xR_1\cup R_2x(並不要求R2具有特性)
〉 反自反、對稱、反對稱對差運算封閉
〉 例證:反對稱:xR_1-R_2y\wedge yR_1-R_2x\Rightarrow xR_1y\wedge yR_1x \Rightarrow x=y
〉 實際上,只要R_1反對稱,任何R_2R_1-R_2 都是反對稱的
〉 對稱性對補運算封閉
〉 xR-y,假設¬yR-x,那麼yRx,即xRy,和已知矛盾,所以有yR-x
〉 所有5個特性對求逆運算均封閉
〉 例證:傳遞,xR~y ∧ yR~z \Leftrightarrow yRx ∧zRy \RightarrowzRx \Leftrightarrow xR~z
〉 自反對合成運算封閉,其它性質對合成運算均不封閉:
〉 xR1x ∧xR2x \Rightarrow xR1 \circ R2x
 

  • 關係的閉包

因爲關係的運算能夠生成新的關係,但也可能會失去一些性質;另一方面,有的關係“先天性” 地就缺少一些特定的性質。那麼此時,如果想要使關係具有某個缺失的性質,就可以使用關係關於某性質閉包來實現。

定義:
R1 稱作 R 的關於某特定性質的閉包,如果

  1.  R1 包含 R ;
  2.  R1 具有所希望的性質 ;且
  3.  R1 是 A 上滿足 1 和2 條件的最小關係。

若 A 上的關係 S 也滿足條件 1 和 2 則必然有R1 \subseteq S 。

一般將關係 R 的:自反閉包記作 r(R)對稱閉包記作 s(R)傳遞閉包記作 t(R)

例如:A = {0, 1}, R = { (1, 0), (1, 1) }   R 的自反閉包是  { (0, 0), (1, 0), (1, 1) }  【注: 包含 R,具有自反性,是“最小的”】
上例子可通過列出集合 A 自身的所有笛卡爾積的關係矩陣表示。共 2^{|A \times A|} = 2^4 = 16 個關係。然後從中篩選出滿足條件的。

但我們不可能所有的求閉包的問題都歸結到列舉法,然後在刪除不滿足條件的關係。我們需要找到其對應的代數運算規律。如下:

自反閉包(Reflexive Closure)
設 R 是集合 A 上的一個關係,則 R 的自反閉包R∪I_A

  1.  R \subseteq R∪I_A
  2. R∪I_A 具有自反性——由於 I_A \subseteq R∪I_A
  3. 若 R \subseteq S且 S 是自反的,則 I_A \subseteq S,於是 R∪I_A \subseteq S 。

從關係圖上來看,就是 R 的自反閉包就是,若沒有自環的話,就補充自環。  

                                                     

對稱閉包(Symmetric Closure)
設 R 是集合 A 上的一個關係,則 R 的對稱閉包是 R∪R^{-1}

  1. R \subseteq R∪R^{-1}
  2. (R\cup R^{-1})^{-1}=(R)^{-1}\cup (R^{-1})^{-1}=R^{-1}∪R = R∪R^{-1}
  3. 若 S 具有對稱性,且 R \subseteq S,則由 S 是對稱的,有 S = S^{-1}
    由 R \subseteq S,得到 R^{-1}\subseteq  S^{-1}
    因此 R∪R^{-1}  \subseteq S∪S^{-1} = S。

從關係圖上來看,就是 R 的對稱閉包就是,將所有相異的頂點單向的邊補充成雙向的。或者直接將有向圖改爲無向圖。

                                                                                

傳遞閉包(Transitive Closure)
定理:設 R 爲集合 A 上的任意二元關係,則 R^ \infty 是 R 的傳遞閉包。
證明
① R \subseteqR^ \infty
R^ \infty 具有傳遞性
若 aR^ \inftyb 且 bR^ \inftyc ,則存在 R 中從 a 到 b 的道路 \pi_1和從 b 到 c 的道路 \pi_2
於是 \pi_1\pi_2的複合即是爲從 a 到 c 的道路,
因此有 aR^ \inftyc , R^ \infty 具有傳遞性。

R^ \infty 是“最小的”
對於A 上任一滿足 R \subseteq S 的傳遞關係S,由其滿足傳遞性知對於所有 n ≥ 1,
S^n\subseteq S, 於是
R^ \infty = R\cup R^2\cup R^3\cup{...} \subseteq S\cup S^2\cup S^3\cup ... \subseteq S

使用關係矩陣計算關係的閉包
 假設 |A| = n
 自反閉包 : M_{r(R)} = M_R\vee I_n
 對稱閉包:  M_{r(R)} = M_R\vee (M_R)^T
 傳遞閉包
M_{R^\infty } = M_R \vee M_{R^2}\vee M_{R^3} \vee... \vee M_{R^n}

關係的閉包運算在關係圖的表現

  1. 自反閉包:每個頂點如果沒有自環則增加自環
  2. 對稱閉包:如果有頂點i到頂點j的有向邊且 i  j , 則添加(如果該圖中不存在)有向邊 ( j, i ) 或者保留該關係的有向圖中的頂點,且將所有有向邊改作無向邊
  3. 傳遞閉包:不斷更新有向圖:如果存在頂點 i 到 j 的道路,則將邊 ( i, j ) 添加到有向圖中(如果該圖中不存在),直至沒有新的有向邊可添加爲止
  • 關係閉包運算的性質 Closure
     

定理1
假設 R 是集合 A 上的關係,則

  •  R 是自反的當且僅當 r(R) = R
  •  R 是對稱的當且僅當 s(R) = R
  •  R 是傳遞的當且僅當 t(R) = R

證明: (c)  R是傳遞的當且僅當 t(R) = R
(1) 假設 R 是傳遞的,則:R 是傳遞的,R \subseteq R,對於任何包含 R 的傳遞關係 S 都有 R \subseteq S
(2) 假設 t(R) = R,則 R 是某個關係的傳遞閉包,其必然是傳遞的

定理2
假設 R, S 是集合 A 上的關係且 R \subseteq S,則
(a) r(R) \subseteq r(S)
(b) s(R) \subseteq s(S)
(c) t(R) \subseteq t(S)
證明: (a)
由於 r(S) 滿足自反性, 而且 R \subseteq S \subseteq r(S) ,因此由自反閉包的最小性有 r(R)  \subseteq  r(S) 。

定理3
假設 R 是集合 A 上的關係,則
(a) 如果 R 是自反的, 那麼 s(R) 和 t(R) 都是自反的
(b) 如果 R 是對稱的, 那麼 r(R) 和 t(R) 都是對稱的
(c) 如果 R 是傳遞的, 那麼 r(R) 是傳遞的。(注意:此處不包含 s(R)
證明: (b)的一部分
R = R^{-1};於是 (r(R))^{-1}=(R\cup I_A)^{-1}=R^{-1}\cup (I_A)^{-1} =R \cup I_A= r(R)
r(R) 是對稱的。

定理4
設 R 是集合 A 上任一二元關係,則
(a) r(s(R)) = s(r(R))
(b) r(t(R)) = t(r(R))
(c) t(s(R)) \supseteq s(t(R))
證明: (c)
由閉包的定義有 R \subseteq s(R),因此可得 t(R) \subseteq t(s(R))
由於 s(R) 具有對稱性, t(s(R)) 也具有對稱性
因爲 s(t(R)) 是 t(R) 的對稱閉包, 由最小性即有  s(t(R)) \subseteq t(s(R))

此外,求關係的傳遞閉包,可以使用沃舍爾算法,warshall 算法。擴展問題是過河問題。關於這兩個算法,單獨陳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