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工作時序

DDR SDRAM 全稱爲 Double Data Rate SDRAM,中文名爲“雙倍數據流 SDRAM”。DDR SDRAM 在原有的 SDRAM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下圖是DDR和SDRAM的數據傳輸對比圖

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到,DDR SDRAM可在一個時鐘週期內傳送兩次數據,上升沿傳一次,下降沿傳一次。

1.DDR的基本原理
先來看一張DDR讀操作時序圖


從中可以發現它多了兩個信號:CLK#與DQS,CLK#與正常 CLK 時鐘相位相反,形成差分時鐘信號。而數據的傳輸在 CLK 與 CLK#的交叉點進行,可見在 CLK 的上升與下降沿(此時正好是 CLK#的上升沿)都有數據被觸發,從而實現雙倍數據傳輸,也就是DDR。下面來看DDR的內部結構圖的SDRAM有什麼不同。


這也是一顆 128Mbit 的內存芯片,標稱規格爲 32×4bit,右邊紅框區域就是DDR不同的地方:首先就是內部的L-Bank 規格。SDRAM 中L-Bank 存儲單元的容量與芯片位寬相同,但在DDR SDRAM 中並不是這樣,存儲單元的容量是芯片位寬的一倍,所以在此不能再套用講解 SDRAM時“芯片位寬=存儲單元容量”的公式了。也因此,真正的行、列地址數量也與同規格 SDRAM 不一樣了。 
以本芯片爲例,在讀取時,L-Bank 在內部時鐘信號的觸發下一次傳送 8bit 的數據給讀取鎖存器,再分成兩路 4bit 數據傳給複用器,由後者將它們合併爲一路 4bit 數據流,然後由發送器在 DQS 的控制下在外部時鐘上升與下降沿分兩次傳輸 4bit 的數據給北橋的內存控制器(在ARM和現在的CPU中,內存控制器是集成在CPU中的,現在的PC機中北橋已無內存控制器)。這樣,如果時鐘頻率爲 100MHz,那麼在 I/O 端口處,由於是上下沿觸發,那麼就是傳輸頻率就是 200MHz。
現在大家基本明白 DDR SDRAM 的工作原理了吧,這種內部存儲單元容量(也可以稱爲芯片內部總線位寬)=2×芯片位寬(也可稱爲芯片 I/O 總線位寬)的設計,就是所謂的兩位預取(2-bit Prefetch)。  
 

2.DDR與SDRAM的異同
DDR SDRAM 與 SDRAM 一樣,在開機時也要進行 MRS(ModeRegister Set,模式寄存器的設置),不過由於操作功能的增多,DDR SDRAM 在 MRS 之前還多了一 EMRS 階段(Extended Mode Register Set,擴展模式寄存器設置),這個擴展模式寄存器控制着 DLL 的有效/禁止、輸出驅動強度、QFC 有效/無效等。
 

3.差分時鐘
CK#的作用,並不能理解爲第二個觸發時鐘,而是起到觸發時鐘校準的作用。

由於數據是在 CK 的上下沿觸發,造成傳輸週期縮短了一半,因此必須要保證傳輸週期的穩定以確保數據的正確傳輸,這就要求 CK 的上下沿間距要有精確的控制。但因爲溫度、電阻性能的改變等原因,CK 上下沿間距可能發生變化,此時與其反相的 CK#就起到糾正的作用(CK 上升快下降慢,CK#則是上升慢下降快)。而由於上下沿觸發的原因,也使 CL=1.5 和 2.5 成爲可能,並容易實現。


4.數據選取脈衝(DQS)

DQS 是 DDR SDRAM 中的重要功能,它的功能主要用來在一個時鐘週期內準確的區分出每個傳輸週期,並便於接收方準確接收數據。每一顆芯片都有一個 DQS 信號線,它是雙向的,在寫入時它用來傳送由內存控制器發來的 DQS 信號,讀取時,則由DDR芯片生成 DQS 向內存控制器發送。完全可以說,它就是數據的同步信號。 

 

在讀取時,DQS 與數據信號同時生成(也是在 CK 與 CK#的交叉點)。而 DDR 內存中的 CL 也就是從 CAS 發出到 DQS 生成的間隔,數據真正出現在數據 I/O 總線上相對於 DQS 觸發的時間間隔被稱爲tAC。實際上,DQS 生成時,芯片內部的預取已經完畢了,tAC 是指上文結構圖中灰色部分的數據輸出時間,由於預取的原因,實際的數據傳出可能會提前於 DQS 發生(數據提前於 DQS 傳出)。

DQS 在讀取時與數據同步傳輸,那麼接收時也是以 DQS 的上下沿爲準嗎?不,如果以 DQS 的上下沿區分數據週期的危險很大。由於芯片有預取的操作,所以輸出時的同步很難控制,只能限制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數據在各 I/O 端口的出現時間可能有快有慢,會與 DQS 有一定的間隔,這也就是爲什麼要有一個 tAC 規定的原因(DDR中的tAC是在DQS觸發和數據真正出現在I/O總線上的間隔時間)。而在接收方,一切必須保證同步接收,不能有 tAC 之類的偏差。這樣在寫入時,芯片不再自己生成 DQS,而以發送方傳來的 DQS 爲基準,並相應延後一定的時間,在 DQS 的中部爲數據週期的選取分割點(在讀取時分割點就是上下沿),從這裏分隔開兩個傳輸週期。這樣做的好處是,由於各數據信號都會有一個邏輯電平保持週期,即使發送時不同步,在 DQS 上下沿時都處於保持週期中,此時數據接收觸發的準確性無疑是最高的。  

在寫入時,以 DQS 的高/低電平期中部爲數據週期分割點,而不是上/下沿,但數據的接收觸發仍爲 DQS 的上/下沿。


5.寫入延遲 

在上面的 DQS 寫入時序圖中,可以發現寫入延遲已經不是0了,在發出寫入命令後,DQS與寫入數據要等一段時間纔會送達。這個週期被稱爲 DQS 相對於寫入命令的延遲時間tDQSS, WRITE Command to the first corresponding rising edge of DQS)。 

    爲什麼要有這樣的延遲設計呢?原因也在於同步,畢竟一個時鐘週期兩次傳送,需要很高的控制精度,它必須要等接收方做好充分的準備纔行。tDQSS 是 DDR 內存寫入操作的一個重要參數,太短的話恐怕接受有誤,太長則會造成總線空閒。tDQSS 最短不能小於 0.75 個時鐘週期,最長不能超過 1.25 個時鐘週期。

    正常情況下,tDQSS 是一個時鐘週期,但寫入時接受方的時鐘只用來控制命令信號的同步,而數據的接受則完全依靠 DQS 進行同步,所以 DQS 與時鐘不同步也無所謂。不過,tDQSS產生了一個不利影響— — 讀後寫操作延遲的增加,如果 CL=2.5,還要在 tDQSS 基礎上加入半個時鐘週期,因爲命令都要在 CK 的上升沿發出。下圖中,當 CL=2.5 時,讀後寫的延遲將爲 tDQSS+0.5 個時鐘週期(圖中 BL=2)。 


另外,DDR 內存的數據真正寫入由於要經過更多步驟的處理,所以寫回時間(tWR)也明顯延長,一般在3個時鐘週期左右,而在 DDR-Ⅱ規範中更是將 tWR 列爲模式寄存器的一項,可見它的重要性。 

6.突發長度
在 DDR SDRAM 中,突發長度只有 2、4、8 三種選擇,沒有了隨機存取的操作(突發長度爲 1)和全頁式突發。這是爲什麼呢?因爲 L-Bank一次就存取兩倍於芯片位寬的數據,所以芯片至少也要進行兩次傳輸纔可以,否則內部多出來的數據怎麼處理?但是,突發長度的定義也與 SDRAM 的不一樣了,它不再指所連續尋址的存儲單元數量,而是指連續的傳輸週期數,每次是一個芯片位寬的數據。 

 

 

 

7.延遲鎖定迴路(DLL) 
DDR SDRAM 對時鐘的精確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而 DDR SDRAM 有兩個時鐘,一個是外部的總線時鐘,一個是內部的工作時鐘,在理論上 DDR SDRAM 這兩個時鐘應該是同步的,但由於種種原因,如溫度、電壓波動而產生延遲使兩者很難同步,更何況時鐘頻率本身也有不穩定的情況(SDRAM 也有內部時鐘,不過因爲它的工作/傳輸頻率較低,所以內外同步問題並不突出)。
 

DDR SDRAM 的 tAC 就是因爲內部時鐘與外部時鐘有偏差而引起的,它很可能造成因數據不同步而產生錯誤的惡果。實際上,不同步就是一種正/負延遲,如果延遲不可避免,那麼若是設定一個延遲值,如一個時鐘週期,那麼內外時鐘的上升與下降沿還是同步的。鑑於外部時鐘週期也不會絕對統一,所以需要根據外部時鐘動態修正內部時鐘的延遲來實現與外部時鐘的同步,這就是 DLL 的任務。 
 

DLL 不同於主板上的 PLL,它不涉及頻率與電壓轉換,而是生成一個延遲量給內部時鐘。目前 DLL 有兩種實現方法,一個是時鐘頻率測量法(CFM,Clock Frequency Measurement),一個是時鐘比較法(CC,Clock Comparator)。 
 

CFM 是測量外部時鐘的頻率週期,然後以此週期爲延遲值控制內部時鐘,這樣內外時鐘正好就相差了一個時鐘週期,從而實現同步。DLL 就這樣反覆測量反覆控制延遲值,使內部時鐘與外部時鐘保持同步。
CC的方法則是比較內外部時鐘的長短,如果內部時鐘週期短了,就將所少的延遲加到下一個內部時鐘週期裏,然後再與外部時鐘做比較,若是內部時鐘週期長了,就將多出的延遲從下一個內部時鐘中刨除,如此往復,最終使內外時鐘同步。
CFM 式 DLL 工作示意圖 

CC 式 DLL 工作示意圖  

CFM 與 CC 各有優缺點,CFM 的校正速度快,僅用兩個時鐘週期,但容易受到噪音干擾,並且如果測量失誤,則內部的延遲就永遠錯下去了。CC 的優點則是更穩定可靠,如果比較失敗,延遲受影響的只是一個數據(而且不會太嚴重),不會涉及到後面的延遲修正,但它的修正時間要比 CFM 長。DLL 功能在 DDR SDRAM 中可以被禁止,但僅限於除錯與評估操作,正常工作狀態是自動有效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