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不需要重做系統

 

     但從系統構架上來講,總所周知,Linux的穩定性遠大於windows,單純的使用不會引起系統的損壞。當不進行危險操作時,例如執行sudo rm -rf /*之類的命令,或者混用分區工具,是不會引起各種徹底性損壞。同樣,Linux優良的磁盤管理機制,不會想Windows那樣產生大量的磁盤碎片,導致系統每年都得至少要重裝一次。饒是XP,家裏用了兩年,仍是沒有重做過系統,更何況性能優良的linux。

    從一開始接觸Linux開始,好像就進入了一個死循環——裝系統,折騰系統,重裝系統。將近兩年的時間,浪費在裝系統上的時間不計其數。

然而,這一切都值當的嗎?

    但從系統構架上來講,總所周知,Linux的穩定性遠大於windows,單純的使用不會引起系統的損壞。當不進行危險操作時,例如執行sudo rm -rf /*之類的命令,或者混用分區工具,是不會引起各種徹底性損壞。同樣,Linux優良的磁盤管理機制,不會想Windows那樣產生大量的磁盤碎片,導致系統每年都得至少要重裝一次。饒是XP,家裏用了兩年,仍是沒有重做過系統,更何況性能優良的linux。

    Linux的不穩定因素在於軟件升級管理機制,與系統自身的穩定性類似,linux的軟件管理的不容易也是總所周知的。在RH之前,幾乎所有的Linux系統安裝軟件都要靠人工編譯,對於入門級別的水平,其穩定性遠小於Windows。RH之後,發行版開始有打包這一方案解決軟件安裝問題,同時發行版本開始帶軟件管理器,比較有名比如RH系的rpm、Debian系的apt-get、arch的pacman等。這些軟件管理器負責軟件升級的同時也負責着系統的升級,而此時帶來的潛在問題越來越多。

    首先,由於開源軟件自身的性質,其穩定性難以保障,這點在arch的testing庫裏尤爲明顯。去年的N卡驅動與X不兼容的現象導致N卡用戶將近一個月無法加載驅動;而pacman4.0的推出,也帶來了一片不小的譁然。由於linux的軟件很多是直接與系統底層掛鉤,一旦出問題直接導致的系統的崩潰,好在出問題的機率並不是太大。即便是arch的testing庫,其穩定性也是有一定保障的。

    其次,軟件的更新時,尤其是內核和驅動的更新,會導致一些老的硬件不可使用。出現這個問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人們傾向於拿低端機裝linux,認爲linux對硬件的要求相當低。其實不然,linux的發行版本何止幾百個,不同的發行版本對硬件的要求也不一樣。拿ubuntu來說,Lubuntu和Xubuntu相對來說硬件要求要比 ubuntu和Kubuntu要低,但也絕非586的電腦所能帶起來的,即便是輕巧如E17的輕量級桌面也有一定的下限。所以,不要期冀無窮老機能安裝一個帶X的linux,當然tiny core linux之流或許是這些無窮老機的歸屬。

然而,軟件的不穩定性會導致我們頻繁的重做系統麼?對於這個軟肋,各大發行版仍然有對策應對,對於一些不直接影響系統底層的軟件,我們可以採用鎖定版本的辦法不升級該軟件。這個功能無論是deb系還是 arch都可以輕易做到,而且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於一些直接與系統底層掛鉤的軟件,更新後直接導致系統損壞無法開機,我們可以採用Live CD或者Live USB進行軟件的降級,具體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就是chroot方法,降級之後鎖定版本,等待更新。

對於硬件不兼容的問題,這個很大一定程度上屬於硬件廠商的問題,一般處理方法可以採用通用驅動或者在一些老的版本里找所需要的驅動。

總而言之,正常使用linux的情況下,很少能導致系統損壞,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找出問題癥結所在,處理好問題,而不是不厭其煩的重做系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