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金珍——一位小說家筆下的數學家

記得麥家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那時他還在當兵,好不容易被准許回家探親,結果回家後才發現自己將部隊嚴禁外帶、涉密的筆記本帶回了家,於是他將它藏起,再忙再累都不忘看它一眼,剩餘的假期如何度過不得而知,那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一直伴隨。

也許那個筆記本就是這本書的靈感來源也說不定。

《解密》這本書的腰封上,有一句麥家的經典語錄,“《解密》寫了十一年,被退稿十七次,諸多苦難和折磨施於我身。但我堅信這是一部非凡的小說,事實證明了。”這句話在未見到此書時,就已特別熟悉,因爲這句話,我願意相信這是一本意義非凡的偉大小說.....

就像愛情並不總是那麼轟轟烈烈,平平淡淡度過一生也同樣偉大的道理一樣,這本書在初讀時並沒傳說中的那麼神乎其神,甚至一些情節、人物方面的疏漏讓人覺得有些不適,例如開頭對容幼英細緻到誇張的刻畫,讓我一度以爲小說的主角就是這位容家的女天才,但接着卻誕生了一位強搶民女、偷雞摸狗、無惡不作的“大頭鬼”。母親是高級知識分子家族顯赫,雖難產而亡,孩子畢竟繼承着家族血脈,即使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也不至於如此惡劣,當他被殺死後,他兒子“大頭蟲”卻又在無父無母的情況下未步入父親的後塵,成爲了一位不僅人畜無害,還擁有了逆轉時代力量的棟樑之才。

此外,容金珍的數學天才,也有“過度”的嫌疑,多少數學、密碼上的難題,在他的眼中竟然就像一個簡單的遊戲,例如自己創造出乘除法、等差數列、數學公式,將困擾整個701的紫密,在看書下棋散步的狀態下輕鬆解答,甚至他的夢裏都在進行着嚴密的思考。

才疏學陋,這樣的曠世之才真是聞所未聞,多少偉大的天才也需要付出比常人成倍的努力,一個容家卻誕生了兩位這樣的天才。

因此 ,麥家令個別讀者失望、無奈、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打着數學的名號,在關鍵點上還存在漏洞,想要一些讀者心平氣和也確實有些難度。

但這本書爲麥家帶來的榮譽有目共睹,它取得了國內2002年中國小說學會、中國長篇小說排行榜第一名,還並先後入圍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還是第一部被收入“英國企鵝經典文庫”的中國當代小說(《尤利西斯》、《百年孤獨》也被收入此庫)。這些足以證明這本書的分量。

就像科幻作家不一定就是科學家、宇航員一樣,小說家也沒有義務將故事中涉及到的專業性知識寫的那麼豐滿,畢竟讀者閱讀的是一本小說,而非一本高數、一篇專業的研究生、博士論文。正如《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中宣揚的,專業性的知識只要能夠服務於小說即可,小說家不是紅酒鑑賞師,不是傢俱設計師,小說家只想認真的講好一個故事,將讀者帶入那個虛構的世界,引起共鳴。

十一年的寫作經歷、十七次的退稿經歷,一方面是對作者努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此書成書之艱難。麥家1991年開始創作,在那時他還只是個涉世未深的青年,十一年的磨難或許還與整個環境有關也說不準,所謂的“X國”、“N大學”到底是有意爲之還是迫不得已,這些都無從考證。

那種帶着印有“祕密”字樣的筆記本留下的深刻印象常畢竟難以磨滅……

來說說這本書“美麗”的地方:在“起承轉合”中加入“再轉”,讓本來安穩的故事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在第一人稱的敘述中加入容先生、鄭局長、嚴實的訪談錄,把容金珍的形象描寫的更加真實也更加撲朔迷離;在故事正不緊不慢的進行中加入各種各樣的信件,將每一個人物的心理、感情像解剖一樣直面讀者;突然出現的短句、加粗加黑如雨出現的神的概念,彷彿能聽得到一個人內心音量逐漸加大的呼喊和絕望;故事中簡單的數學邏輯,讓沒有文化的人不傷心,天才容金珍也變得平易近人。

最後,外一篇的容金珍筆記本,果然不出所料的沒有涉及任何“祕密”,祕密之所以爲祕密,是因爲它本身就是密不示人的,但天才之所以被一本筆記本逼瘋也註定要有個說法,天才並非無懈可擊,並非是毫無感情的解密機器。天才在專業上栽了跟頭,而非整個人生。假如讀者也朝着這個方向去看,是否會看到那個不一樣的、更加有血有肉的容金珍呢?是否會感受到那聲振聾發聵的呼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