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ian--完美桌面應用

修改/etc/apt/souces.list的內容如下:
deb http://mirror.geekbone.org/debian sarge main contrib non-free
運行apt-get update後,運行apt-get upgrade升級。
這個升級只升級你機器上已經安裝的軟件包,所以還很有些事情要做。
首先當然是升級核心到2.6.7-1-686。運行命令:apt-get install kernel-image-2.6.7-1-686
這樣,你的/boot/目錄下面就有了vmlinuz-2.6.7-1-686initrd-2.6.7-1-686兩個文件,編輯/etc/lilo.conf文件,增加這個起動選項,運行lilo做配置變更。重啓機器進入新的核心繫統環境。

然後就是配置你的機器了。顯卡、聲卡、網卡、usb什麼的。在2.4的核心下,都依靠/etc/modules文件進行配置,可以下載modconf(apt-get install modconf)來修改這個文件,但是對於新手而言這無疑是非常頭疼的,所以我建議大家使用discover1(老版本是discover,對硬件支持能力差些。)這個軟件包來管理自己的硬件,如果discover1無法識別你的某個硬件,那麼再使用modconf手動加載。
安裝discoverapt-get install discover1
然後運行lsmod命令,你會發現有很多硬件模塊自動加載了。當然,你可能還需要USB設備或者PCMCIA插入時自動加載相應的模塊,那麼,你需要安裝hotplug軟件包和udev軟件包(升級到2.6的好處之一)apt-get install hotplug udev,其實udev時依賴於hotplug的,如果安裝udevhotplug便依據依賴性自動安裝了(這是Debian Linux最大的好處,Redhat在這方面常常會讓人在尋找包的依賴關係時發瘋的)
顯然,你的機器到這裏已經完全配置好了。現在,就是添加圖形界面了。這個也非常簡單,apt-get install x-window-system便可以裝上xfree86系統,過程中會提醒你配置xfree86,在選顯卡時你可以選擇vesa,這時通用顯卡驅動,其他的一切都敲回車,選擇分辨率時依照喜好就可以了。(如果配置完了,startx命令出錯,多半是鼠標配置有問題,用lsmod確認psmousemousedevusbhid(usb鼠標)模塊在了,如果不在就modprobe psmouse mousedev usbhid)
再接着gnome圖形界面(覺得gnomekde簡潔漂亮些)apt-get install gnome
gnome,我的原則是,碰到問題就回車。
順利的話,接下來就是gdm,因爲沒有gdm,你每次都要手動起動圖形界面,或者進入xdm系統,命令是:apt-get install gdm
配置的gdm的時候,選擇gdm爲默認界面。
好了,基本上什麼都有了,就是缺乏中文支持了,安裝吧:apt-get install locales
安裝locales的過程中,要求你配置那些地區環境支持,我的原則是,凡是en開頭的和zh開頭的,都選上。然後系統自動給你生成本地話locales文件。
完了,就是中文字庫了,非常簡單:apt-get install xfonts-intl-chinese即可。
當然,這些個字形不好看,如果要truetype字體呢,去論壇上找吧。
有了字體,那麼就可以重啓機器進入x-window系統了。在登錄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在登錄窗口左上的language一欄裏選上中文簡體utf-8
然後就是安fcitx中文輸入法(這個輸入法與拼音加加很相似,非常好用,當然也有五筆字型。)apt-get install fcitx。然後在終端裏運行一次fcitx就可以用中文輸入了。


一切都搞定了。但是這個系統離應用還比較遠,下面是可以安裝的軟件和及其命令:
openoffice(
Moffice相似的辦公軟件套件,)
apt-get install openoffice.org openoffice.org-debian-files openoffice.org-l10n-zh-cn openoffice.org-help-zh-cn
圖形處理軟件:(photoshop功能幾乎相同)
apt-get install gimp
MSN
Yahoo即時信息發送軟件(由於騰迅無聊,取消了支持)
apt-get install gaim
gthumb
看圖軟件(不差於acdsee)
apt-get install gthumb
gtkam
數碼相機軟件(支持很多相機,無須另加驅動。我的老佳能A60是支持的)
apt-get install gtkam
DVD
播放器xine(可以看很多格式東西,界面類似windvd)
apt-get install xine-ui

RealoneGold
軟件要去Real.com下載。
mp3的軟件bmpxmms
apt-get install beep-media-player xmms
很不錯的超級Mario遊戲supertux
apt-get install supertux
quake2
的試玩版:
apt-get install guake2
很好玩的打tank遊戲:
apt-get install atanks

內核編譯手記



debian的內核編譯是比較輕鬆的,版本控制也很方便。
首先,需要下載fakerootkernal-package包,當然,開發包不可少。
然後進入源代碼目錄,make conifg。當然,我喜歡用make xconfig,這需要安裝libqt3-dev包:apt-get install libqt3-dev即可。
make xconfig
裏邊非常多的 選項,搞不好就會導致機器啓動不了。由於我是筆記本,顯卡、網卡、聲卡什麼的,總不會換,所以我只選擇適合我的東西,只得注意的是,爲了支持休眠,要把ata支持編譯進核心而不能是模塊;而且,儘管本本不可能有scsi控制器,但是USB硬盤、USB CDU盤都是模擬scsi的,所以需要scsi支持;network呢,我選上自己的網卡e100就好了,另外去掉IPV6和許多什麼IPXAppletalk一輩子用不到的東西的支持可能會讓系統工作高效一些;characher device一項中,選自己的agp芯片組和顯卡類型就可以了 ;對新手比較困惑的是graphic選項,這個幾乎沒有用,因爲你也許永遠不會想去在控制檯用中文,一般而言,我把vesafb編譯進核心,如果把自己的顯卡編譯進核心,無非就是可以讓控制檯在高於1024
×768
的分辨率下工作,看的東西多一點;聲卡呢,選上alsa就行了,oss已經廢棄了,但是好多程序都還是使用oss/dev/dsp設備,如果不選oss,你需要在/etc/modules裏邊手動添加snd_pcm_oss,這樣就和oss兼容了,但是quake2ALSA支持不好;USB是個好東西,你幾乎不要動它的編譯選項,不過我把uchi-hcd編進了核心,因爲我是intel芯片組,要指出的是,USB鼠標只需加入usbhid模塊即可;文件系統呢,爲了不用initrd(4M大的空間),我把ext2文件系統編譯進核心,去掉了compressed ROM fs support,然後是光盤文件(DVD使用UDF)系統,DOS文件系統(vfatntfs之類)pseudo文件系統不要去動它,其他出了smbfs,我一概不要;其他什麼MTDARFtapeold-cdrom等等一堆東西,就不要選了。
上面提到休眠支持,這個需要給核心打swsusp2補丁的,下載地址在http://softwaresuspend.berlios.de/ 儘管核心自己帶有休眠支持(stock-suspend),但是工作情況不好,沒有swsusp2好用,所以還是需要打這個補丁。在編譯的時候要注意,自帶的休眠選項不能選,apm不要,swsusp2選前面三個就好了,LZF是壓縮內核鏡像用的,可以減少休眠寫盤內容,加快寫盤速度。
好了,可以編譯核心了:
fakeroot make-kpkg --append_to_version -1-686 kernel-image
一個命令把make mrprper bzImage modules modules-install全部搞定,如果想使用initrd,並且在內核裏邊選上了Compressed ROM file system support,那麼可以這麼做:
fakeroot make-kpkg --append_to_version -1-686 --initrd kernel-image
會有警告性提示,選no即可。--append_to_version -1-686是把附加版本定位-1-686
編譯完成之後,回到/usr/src下面,就可以dpkg -i kernel-image××××.deb 了。
要注意的是,這種安裝方法,如果在你有這個文件 /etc/kernel-img.conf
# Do not create symbolic links in /
do_symlinks = yes
relative_links = yes
do_bootloader = no
do_bootfloppy = no
do_initrd = yes
link_in_boot = no
postinst_hook = /sbin/update-grub
postrm_hook = /sbin/update-grub
那麼你dpkg -i kernel-image××××.deb之後,grub會自動生成啓動選項。非常方便。我把lilo改成grub,這也是一個原因。

 

ALSA的設置


論壇裏邊ALSA的設置一大堆,但是Debian的ALSA設置非常簡單。
首先,要確認你的核心支持alsa,用lsmod看,必須要有snd_intel8x0,snd_ac97_codec,snd_mpu401_uart,snd_rawmidi,snd_seq_device,snd_pcm_oss,snd_pcm,snd_timer,snd_mixer_oss這一堆模塊,(注意,我筆記本是的是AC97
聲卡,所以是snd_intel8x0,snd_ac97_codec硬件模塊,而snd_pcm_oss是我爲了兼容OSS手動而不是靠hotplug方式自動加載的),如果沒有,那麼你要按我上邊寫的那樣去編譯ALSA支持和ALSA模塊。

下載alsa-utils,它會順帶下載alsa-base:
apt-get install alsa-utils
然後用alsaconf命令來自動配置,如果你的聲卡模塊對頭,它會自動檢測到的。並且會在/etc/init.d/下面添加一個啓動腳本alsa。
這樣你絕對可以mpg123來聽mp3了,當然,還需要gnome下的gstreamer支持alsa,下載這個插件軟件包gstreamer0.8-alsa:
apt-get install gstreamer0.8-alsa
然後,你就可以在gstreamer-properties程序裏邊選擇ALSA進行發聲測試了。
多音頻流支持


如果是gnome,後臺運行esd,然後在Gaim,xine、beep-media-play裏邊音頻輸出選esd插件即可。大多數軟件都支持esd的。但是許多遊戲不行。如果是kde,就是arts。
conexant HSF軟貓配置


http://www.linuxant.com 下載hsf源代碼,解壓候進入目錄,make install 進行編譯,然後執行hsfconf文件,他將加載模塊並自動生成/dev/modem ->/dev/ttyHSF0的鏈接。
注意必須要有 /lib/modules/2.6.8-2-686/build鏈接指向內核源代碼。否則編譯將出錯。(2.6.8-2-686爲自定義內核版本)。但是這些模塊對休眠有影響,我一般是在休眠之前卸載這些模塊。
openGL(DRI)的配置


核心2.6是默認有ati、voodoo3、g400的DRI支持的,所以,如果你的芯片不是很新,那麼你可以不需要去下載顯卡內核的補丁,nvidia的新顯卡是有這樣的補丁的,官方主頁上有下載。這是linux的無奈,你總要等一段時間,流行的顯卡纔會出linux驅動,這些廠商顯然是優先考慮windows系統用戶的。

在/etc/apt/sources.list添加這個源:

deb http://dri.freedesktop.org/~daenzer/debian/dri-trunk-sid/ ./
update之後,安裝這兩個debian包:
xserver-xfree86-dri-trunk 和 xlibmesa-gl1-dri-trunk或者xlibmesa3-dri-trunk

即可。
我的ati radeon M6支持DRI非常順暢。基本不許要做任何內核改動,就可以很好地玩quake2。

但是配置xfree86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加載glx和dri模塊,而且,色彩的位數不能超出顯卡的能力,例如我的M6就只能支持1024×768 16位顏色。

你可以到/var/log/XF86config.0.log裏邊去看模塊加載情況,如果看到這個行:(II) RADEON(0): Direct rendering enabled,那麼恭喜你,openGL工作正常。
用glxinfo來看,必定可以看到你的顯卡內存版本之類的東西。

還有一定注意的是,如果你用了hotplug這樣的模塊自動加載工具(非常有用,有時侯你插入一個東西,但是你不知道它的模塊名,無法手動加載hotplug會自動幫你搞定,這個很強滴,如果和dbus-1及gnome-volume-manager配合使用,甚至可以象win2000那樣幫你自動mount文件系統。),那麼你的agp是會被自動加載,而顯卡不會,所以你可能會手動加載之,問題就是,/etc/modules規定的模塊加載在前,hotplug自動加載的模塊在後,那麼顯卡加載在AGP模塊之前,必然導致DRI模塊不能被X11正確加載。所以你還是需要在/etc/modules裏邊確定他們的加載順序。
lilo到grub


lilo太慢,不支持加密,不支持手動修改啓動參數。。。故而決定把grub裝上:
apt-get install grub
grub-install /dev/hda (先修改MBR爲grub)
然後進入運行grub進入grub命令行,這個樣子:
grub>
grub> install (hd0,2)/boot/grub/stage1 d (hd0) (hd0,2)/boot/grub/stage2 p (hd0,2)/boot/grub/menu.lst

即可。
注:我的根目錄在hda3,故而是(hd0,2)其含義非常明顯,0表示第一個硬盤,2表示第三個分區。
menu.lst有樣本的,用dpkg -L grub 可以看到。
ssh客戶端的配置


原理,ssh採用一對密鑰,一爲公鑰,一爲私鑰。公鑰可以傳播給任何主機,但是私鑰卻是你的機密,不能泄漏。具體算法複雜,基本上就是利用大對數求模函數沒有反函數的機制。這裏略。
如果你想用ssh訪問某一臺主機,那麼你需要把自己主機的公鑰傳給它,新手往往搞反,這裏一定要注意,用shh-keygen -t rsa 生成rsa密鑰對之後,在你的主目錄下有了一個.ssh目錄,其中有一對文件:id_rsa id_rsa.pub,你可以看一看,因爲unix系統的文件都是字節流,這是沒有任何含義的密鑰。
然後,把id_rsa.pub用ftp傳到你想訪問的機器上,具體地方是對應用戶主目錄下.ssh/目錄之下,文件名要改,否則會覆蓋對方的公鑰的(你很可能在對方也生成了密鑰對以便互相無密碼訪問),改的名字叫做authorized_keys,意思是受權的密鑰。
這樣可以實現無密碼訪問了。反過來做一遍,對方的機器也可以無密碼訪問你了(ssh 192.168.9.11 直接進入控制檯!記住,用戶名要相同)。
還有scp加密直接拷貝可用,再也不用ftp了。
windows下面的配置,知道了原理,也就是一回事了。
恕不介紹。
APE文件的播放


1、下載bplay、cplay,apt-get install cplay bplay即可。
2、到這裏下載MAC插件:(http://www.personal.uni-jena.de/~pfk/mpp/bin/APE_3.96b8_Binary_Linux.zip)
3、解壓之,並把mac移到/usr/bin目錄下。
4、編輯一個文件:/usr/bin/ape123 ,內容如下:
#!/bin/sh
mac "$1" - -d | bplay
5、用下列命令修改這些文件的屬性:
chmod 755 /usr/bin/ape123 /usr/bin/cplay /usr/bin/bplay /usr/bin/mac
6、最後修改cplay:vi /usr/bin/cplay
在類似 NoOffsetPlayer("speexdec %s", "/.spx$")的項目上增加一行:
NoOffsetPlayer("ape123 %s", "/.ape$"),
即可。
7、如果還想用他來播放mp3文件,下載mpg123即可。

如此你便有了一個字符界面的播放器了。操作都是字符界面,功能一點也不必圖形界面的差,點鼠標畢竟太累手指了。到ape或mp3文件目錄下運行cplay *開始吧。

注:如果採用alsa音頻系統,情把bplay換成aplay即可。
配置撥號上網


某些時候,也許需要撥號上網。
下載wvdial
apt-get install wvdial
修改配置:
/etc/ppp/peer/wvdial:
noauth
name wvdial
#usepeerdns 註釋掉這一行,否則dns會使用對對端地址覆蓋resolv.conf
defaultroute #此行爲添加內容,起動缺省路由
replacedefaultroute #此行爲添加內容,覆蓋以太網的缺省路由

/etc/wvdial.conf:

[Dialer Defaults]
stupid Mode = yes #添加此行,否則在輸入用戶名和passwd的時候會掛起
Phone = 0,16300
Username = 16300
Password = 16300
New PPPD = yes
Modem = /dev/modem
Baud = 460800
Init1 = ATZ
Init2 = ATQ0 V1 E1 S0=0 &C1 &D2 +FCLASS=0
ISDN = 0
Modem Type = Analog Modem

然後,可以用wvdial撥號上網了。如果沒有/dev/ppp文件導致出錯,記得先modprobe ppp_async一把
fcitx的配置


fcitx類似於windows下面的拼音加加,非常好用個人非常喜歡,但是在gnome下面,fcitx可能會莫名其妙地出問題,只有下面這個方法是最爲簡單妥當的設置:
vi ~/.gnomerc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fcitx
gnome將自動起動fcitx

如果這個還不行,那麼你把fcitx降級到2.0應該沒有問題了。
如何從源代碼生成deb包?


如果下載的源代碼中有debian目錄,其中包含了版本控制和編譯規則rules,那麼你可以把它編譯生成一個deb進行安裝,這樣比較方便。便於將來卸載和重新安裝。
首先下載debhelper,debmake和fakeroot:
apt-get install debhelper debmake fakeroot
然後,在源代碼頂層目錄下,做:
./configure
fakeroot debian/rules binary

對於mplayer和lame來講,都可以作成deb包的。
CD 抓軌APE、wav、mp3文件格式的轉換


CD抓軌我一般用grip,但是cdda2wav也不錯。

前面談播放ape文件格式的時候,我們已經下載了mac,這個mac可以用把wav文件轉成ape,也可以相反。
mp3編碼器當然是lame最好,下載源代碼在這裏:
http://voxel.dl.sourceforge.net/sourceforge/lame/lame-3.96.1.tar.gz
解壓後,./configure
make
make insall
就可以了。
轉換的手法如下:
wav to ape :
mac file.wav file.ape
wav to mp3 :
lame file.wav file.mp3
ape to wav :
mac -d file.ape file.wav

ape to mp3 :
mac file.ape - -d | lame - file.mp3
(其中,“-” 表示stdin或stdout,mac所帶的“-”表示wav文件輸出到stdout,lame所帶的“-”表示從stdin輸入,如此這般,省略了轉換成wav文件的這個過程)
mp3 to ape :
應該可以舉一反三。
關於中文亂碼問題


gnome缺省採用的是utf8,即是說,如果你用文件管理器nautilus生成一箇中文文件,或者用openoffice編輯一個文件,那麼用的是utf8編碼,而utf8編碼在應用到samba文件系統試不行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要mount 網絡上的windows共享目錄,如果採用utf8編碼,你將會看到亂碼目錄和文件名。
唯一的兩全辦法,就是gnome採用gbk作爲缺省編碼,並修改這個文件~/.gnomerc增加這個行:
export G_BROKEN_FILENAMES=1
這樣,nautilus將採用GDM_LANG的參數作爲缺省編碼類型。解決瀏覽文件夾時的亂碼問題。
另外/etc/fstab我是這樣寫:
/dev/hda3 / ext2 errors=remount-ro 0 1
/dev/hda6 /home ext2 errors=remount-ro 0 1
/dev/hda1 /mnt/win_c auto noauto,user,iocharset=gb2312,codepage=936,rw 0 0
/dev/hda5 /mnt/win_d auto noauto,user,iocharset=gb2312,codepage=936,rw 0 0
/dev/hda4 none swap sw 0 0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dev/fd0 /floppy auto user,noauto 0 0
/dev/cdrom /cdrom iso9660 ro,user,noauto,utf8 0
0
/dev/sda1 /mnt/usb auto noauto,user,utf8,rw 0 0
/home/debian-30r2-i386-binary-1.iso /mnt/woody auto loop,noauto,rw 0
0
//hp/c$ /mnt/hpc smbfs noauto,user,iocharset=gb2312,codepage=936,username=administrator,password=cisco123919,rw 0 0
//hp/d$ /mnt/hpd smbfs noauto,user,iocharset=gb2312,codepage=936,username=administrator,password=cisco123919,rw 0 0

這樣samba文件系統亂碼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
問題答覆並samba之快速配置


melocy兄:
的確是缺乏文件所致。我用demo版,運行良好。盜版光盤何處有?

配置samba非常簡單。一般我們看重的是window2000類似的用戶級共享,windowsxp據說默認不是用戶級共享,那麼就非常不方便了,特別是與linux系統共享文件的時候。
所以,只做用戶級共享配置便足以應付。
先下載samba:
apt-get install samba
然後修改/etc/samba/smb.conf,要修改的卻只有2項:
即:
1、把 security = user前的分號去掉。
2、把 [home] 欄目下的 writable = no 修改爲 writable = yes

然後,運行 touch /etc/samba/smbpassword 生成smbpassword文件。
再把你授權的用戶(必須是linux系統用戶)加入這個文件,如我的linux登陸用戶名爲guest,口令爲guest,
那麼用根用戶運行:
smbpassword -a guest
按提示輸入口令guest即可。

如果用戶自己要想修改這個口令(與系統口令不見得要相同),登陸linux運行smbpassword即可。

一點高級特徵就是支持中文文件名和目錄,只需在smb.conf裏邊的[global] 欄目下添加一行:
client code page 936

記得參照上邊的/etc/fstab修改samba共享mount項。
用ssh訪問cisco路由器


現在安全性要求太高,不敢用telnet明文登錄訪問路由器了,所以我下載了路由器ipsec的IOS操作系統,並生成了rsa密鑰對。並配置該路由器,具有和linux用戶名一樣的用戶及其密碼。
然後用linux ssh去訪問之(有了ssh服務器,便自然有了ssh客戶端),
由於該路由器IOS只支持DES算法,而linux儘量採用3DES加密算法,所以,登錄時必須指明算法:
ssh 192.168.9.245 -c des
如此輸入口令即可。
由於路由器採用的是16進制編碼,而linux採用的是字節流,轉換麻煩,密鑰拷貝就不太方便,所以我沒有配置成無須密碼的訪問方式。但是這樣足敷己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