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五年後,學生幹部還有優勢嗎?

9月6日,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分院2012年 “追尋成長的足跡”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向學校提交了2個月暑期社會實踐的成果,一本四萬多字的調查報告和心得體會。該實踐隊從7月1日開始,聯繫了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名工作五年後的學長學姐,其中100名曾經爲學生幹部,另100名沒有學生幹部經歷,對他們的職業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幹部與非學生幹部在工作5年後,其職業發展質量存在着顯著差別。

學生幹部更能適應新工作,轉崗能力更強

在問卷反饋上與訪談調查中發現,學生幹部比非學生幹部在工作第一年更能夠適應新的工作。87%的學生幹部在工作第一年能夠基本適應或完全適應新工作,而非學生幹部的比例是74%,有23%的非學生幹部不太適應新工作。

另一方面,學生幹部工作五年後,轉崗適應能力也要比非學生幹部強,有32%的學生幹部工作五年後所從事的職業與所學專業不怎麼相關或完全不相關,而非學生幹部的比例只有16%。當然,據訪談了解,這些與所學專業不怎麼相關和完全不相關的工作無論是在待遇福利還是工作性質,都要優於與專業相關的工作。比如,他們有的考進了政府部門,有的在自我創業,有的成爲中職學校的老師,有的在銀行或證券公司等高新單位工作。

學生幹部收入和職位高於非學生幹部

調查顯示,有33%的學生幹部在工作五年後都能達到10萬以上的年薪,而非學生幹部只有17%。在低收入羣體上,11%的非學生幹部年收入還在3萬以下,而學生幹部的低收入比例只有4%。當然,在社會保障上,學生幹部也優於非學生幹部。

在工作表現中,63%的學生幹部工作至今已經得到晉升或表彰,而非學生幹部的比例是60%。從崗位職位來看,57%的學生幹部已經成長爲公司的高層領導、中層領導或項目負責人,非學生幹部只有41%。而非學生幹部在工作五年後仍然是普通員工的比例要遠高於學生幹部。

綜合素質是決定職業發展的關鍵

據訪談和調查顯示,真正決定職業發展質量的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學生幹部經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充實忙碌的大學生活使學生幹部始終保持積極健康的精神氣質和自信的心態,對人對事的反應也較爲靈敏,三年的磨練足以使一個稚嫩的學生成長爲具有職業氣質的幹練、自信而富有激情的人。這些氣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幹部就業和晉升。其次,學生幹部經歷影響高職學生團結協作和人際交往等綜合素質。在現代社會,團結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確實是職場生存的至關重要的能力,它們將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職業適應力和發展潛力。當然,學生幹部經歷也在一定程度上鍛鍊學生的工作意志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執行力等,這些能力構成了學生就業的綜合素質。再次,學生幹部的在校工作主要包括學生管理,活動組織和策劃,通知和協調,檢查、巡邏和站崗,寫作、攝影或做海報等等。這些工作的承擔能直接影響學生處理實際事物的能力,從而使其在工作中能夠獨擋一面,出色而高效地完成任務。在這些工作中,學生幹部鍛鍊的是綜合實踐能力,即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積累起來的經驗和能力,是課堂教學所不能傳授的。最後,學生幹部經歷影響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爲職業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很多人認爲,過多的學生工作會導致學生沒有時間學習,把心思全部花在工作上,荒廢了學業,但據調查顯示,學生幹部的學業成績反而優於非學生幹部。另一方面,學校、老師和學生往往對學生幹部寄於更高的期望,使得學生幹部也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相對要高,在學習方面也不容易放鬆。

轉自:中國大學生在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