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雙十一”支付背後的金融科技

探索“雙十一”支付背後的金融科技

探索“雙十一”支付背後的金融科技

探索“雙十一”背後的金融科技


昨天雙十一阿里巴巴交易6分58秒突破100億,100億背後支撐着的是千萬筆交易,最高峯值每秒17.5萬筆訂單和12萬筆支付,2015年爲每秒8.59萬筆支付。2016年雙十一支付寶支付總量10.5億筆,金額1207億,涉及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18種貨幣,參與金融機構達200多家,境內支付成功率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不過其他數據顯示境內支付成功在99%以上(2016年螞蟻花唄支付成功率100%,2015年螞蟻花唄支付成功率99.99%),境外支付成功率84%。


我們對比一下支付寶每秒12萬筆支付峯值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國際結算清算平臺Visa實驗室實驗支付峯值爲每秒5.6萬筆,MasterCard的實驗室數據爲每秒4萬筆,而現實中Visa的支付峯值爲每秒1.5萬筆,頗受詬病的12306網站2015年最高PV每天297億,峯值爲每秒出票1032張。雖然支付寶和清算機構Visa、MasterCard以及12306這些機構的處理流程存在些許差異,但是支付寶每秒12萬筆支付的峯值以及99%以上的支付成功率足以顯示支付寶的數據處理能力居於全球頂尖水平。


支撐如此量級的阿里巴巴交易和支付寶支付背後的金融科技又有哪些呢!


1、雲計算


阿里是全球第一家將涉及天貓、淘寶、支付寶等核心業務系統全部部署在雲上的國際大型互聯網公司,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混合雲架構。阿里雲通過在全國多個城市建立大型分佈式關係型數據庫系統OceanBase,能夠在出現突發情況時,讓用戶毫無感知的情況下實現跨越千里的“異地切換”,阿里逐步實現了同城備份到“異地雙活”再到“異地多活”的升級。經歷雙十一考驗的阿里雲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隨着阿里雲計算技術的成熟,軟硬件成本大幅降低,阿里雲市場價格也大幅下降。依靠強大的系統處理能力,此次雙十一支付寶支付保障技術人員只用30個人就保障了10.5億比支付交易。

探索“雙十一”支付背後的金融科技


2、大數據


除了雲服務,在數據處理上,阿里自主研發的分佈式關係型數據庫OceanBase是支撐如此龐大交易的基礎。OceanBase自2010年開始,阿里人花了五年時間才完成此項目,該項項目將阿里數據庫維護成本降低了50%以上,OceanBase通過“異地多活”設置,在多個城市部署備份,系統升級也採取逐步升級切換的方式,不僅降低了數據庫維護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系統升級風險。藉助OceanBase,阿里的大數據產品“數加平臺”提供DataV服務、Quick BI服務等,讓用戶也能構建出自己的雙十一大屏。而阿里100PB級的數據存儲量也將是阿里大數據研究的重要基石。

探索“雙十一”支付背後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領域,中國在消費金融方面居於全球之首,而在金融科技技術研發和技術產品的輸出方面與其他國家存在巨大差距,縱容有阿里的雲計算產品和大數據產品,但是我們得清晰的認識到無論是成熟的金融科技雲計算和大數據,還是新興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領域的研究,中國都遠落後於其他國家。我們不僅要在國家“互聯網+”戰略性發展金融服務場景的創新,更要融入世界金融科技體系,學習“華爲研發”精神,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向全世界輸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