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如何快速地進行閱讀?如何在閱讀的時候快速理解其中的內容?

  • 本篇博客會參考很多不同的人的觀點,來做一篇關於如何高效有效閱讀的方法類博客綜述。

如何快速閱讀並理解一本書呢?

  • 作者寫的很棒,我忍不住把所有部分都搬過來了。。。

  • 從小到大我們每個人都進行了無數的閱讀,但是大部分人卻仍然不會閱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閱讀速度慢,逐字逐句讀,生怕漏掉的詞或者句子裏面有重要信息,不斷回讀,讀書時注意力不集中,讀完之後沒有任何收穫,看了後面忘了前面,看了前面又忘了後面,讀完之後什麼也想不起來了。從而覺得讀書沒什麼作用,久而久之就放棄了閱讀。

  • 其實閱讀也是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首先,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讀書也不例外。讀一本書的時候,

  1. 首先我們要確定我們爲什麼要讀這本書,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樣的知識?帶着目的去閱讀會讓我們事半功倍,大大的提高閱讀效率。

  2. 確定目標之後,我們需要對全書整體進行一個掃描,確定這本書是否能達到我們所確定的目標。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通讀序,目錄,每一章的標題,然後還有後記之類的。覺得不能滿足我們的目標就果斷捨棄,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

  3. 掃讀全書。翻書查看每一章的標題,關鍵詞,黑體字或者不一樣的字體,圖片,每一段落第一句或者最後一句。這一階段要找出重點章節,然後進行重點閱讀。

  4. 找到重點章節之後,我們就可以針對性的進行閱讀。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提高閱讀速度了。首先要保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改變逐字逐句閱讀,根據眼睛運動的原理,可以進行兩個字或者三個字,甚至更多的字一起讀,進行跳讀。最高的境界就是《倍速閱讀法》那種影像掃讀了,當然這些都是可以經過大量的刻意練習逐漸訓練出來的。

  • 讀完之後容易忘記,我們可能通過繪製思維導圖的方法進行記憶,以保證我們讀書之後能夠將相應的知識存儲在我們大腦中,方便以後隨時調取。製作思維導圖的步驟大概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1. 明確讀書主題和要解決的問題。找出書中關鍵詞。

  2. 找一張紙準備繪製。

  3. 畫中心圖,代表目標和問題。準備至少三種顏色。

  4. 畫一些從圖像中央向外發散的,最好是彎曲一些的粗線條。也就是主分支。

  5. 每個分支上寫下關鍵詞。

  6. 添加空白分支。繪製二級和三級分支。並寫上相關關鍵詞。

  • 這樣我們就繪製完對應書籍的思維導圖,複習的時候不要看書和繪製的思維導圖,可以根據回憶的關鍵詞再次畫出對應的思維導圖,然後和之前做的思維導圖進行對比,找到不足之處,如此重複幾次就可以將這本書的內容長久的存儲在大腦裏,以後用到的時候就可以隨時調取。

  • 到這裏,閱讀和理解就結束了。但是我們閱讀一本書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應用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把學到的東西應用起來,這樣纔算是徹底的吸收了這本書,否則讀再多書也還是沒有用!

知乎:如何提高快速閱讀的理解程度?如何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 這是一篇知乎的問答,我採用了前幾個高讚的回答,截取了其中有營養的部分。

  • 理解效率和閱讀速度經常是平行的。 也就是說,理解能力上去了,閱讀速度就跟着上去了,反之,閱讀速度非常慢,理解也好不到哪兒去。
  • 掌握快速閱讀能力包括兩個方面:
  1. 多閱讀,培養文字敏感度,增強閱讀思維;
  2. 實際的快速閱讀練習,掌握一些技巧。

  • 第一步,看清文字,知道是什麼字,這是最基本的。在速讀的練習中就體現在視幅上:如果你一眼看十個字,連看清都做不到,眼腦直映(快速理解)是不可能出現的。

  • 第二步,在視幅基礎上:“眼、腦”結合式的高效理解。在速讀訓練中,高效理解的第一步是看清快速閃現的字符,同時在快速的焦點移動中,要能清晰的從上一眼定位到下一眼,並看清區域內的字符。你看清以及移動焦點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越短,就越有利於大腦對文字進行處理、做到理解和記憶。

  • 第三步,大量的速讀練習提高鞏固的過程。在速讀練習中體現在“速讀實戰”上,通過用快速閱讀的方式閱讀文章,來不斷完善你的速讀能力,使你“眼腦”結合的思維反應速度不斷加快。

  • 第四步,閱讀技巧的結合,輔助提升閱讀理解程度。在快速閱讀訓練中必須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

    • 首先,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 其次,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
    • 其三,對於文章、書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蹟、觀點、中心思想等一些重點,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促成更好的理解。

關於各種閱讀現象的解決方法

  1. 針對逐字逐句的閱讀習慣:要學會在閱讀時以”成羣的字塊”來閱讀,比如一眼看一個詞語、成
    語,一眼看一個短句,或者一眼看一個意羣。 意羣就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結構劃分出的各個成分,
    每一個成分即稱爲一個 意羣
  2. 針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解決辦法就是訓練提高注意力。
  3. 針對閱讀中的回讀習慣和焦點移動能力差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使用引導物來引導眼睛閱
    讀”。最常見的閱讀引導物就是我們手指頭或者筆。閱讀的時候,將引導物放在你正在閱讀的文字
    下面,一邊移動一邊閱讀。在你能理解的基礎上,移動的速度可以逐漸加快。需要注意的是,在移動
    的時候,不要經常停頓,一定要順暢。
  4. 針對視幅狹窄和感知能力差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視野擴 展練習和感知能力訓練來提高,具
    體的訓練方法可以藉助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中的方法。
  5. 針對識文基礎差的情況: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平時的閱讀、學習和工作中,不斷積累。對一個概念
    看的多了、理解和思考的次數多了,以後再看到或聽到的時候就能馬上懂。
    除了積累這個辦法以外,還有一個小建議給到你,那就是在閱讀一些專業書籍的時候,一開始一定
    要挑基礎的或者適合自己的書。所謂適合,就是看的懂,但稍微難一點那種。 這既不會過分影響你
    的閱讀理解率,同時可以讓你保持在“學習區"裏閱讀,得到最佳的閱讀收穫。
  6. 對於默讀的習慣:我的建議是不要過分在意,因爲想要完全的克服默讀現象是非常困難的,我們
    能做的就是淡化默讀的習慣。當我們的視幅和感知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之後,默讀的習慣就會自然而然的淡化一些,即便還有一點默讀的習慣, 其影響也是很小的。
  • 測試自己每分鐘閱讀速度。在閱讀前準備10個小問題,在閱讀完後,測試效果,50%爲能理解核心觀點和一小部分細節,60%爲核心觀點和大部分細節,80%,理解核心觀點,串聯細節,複述文章內容。

快速閱讀術

  • 《快速閱讀術》剖析了“讀得慢”的原因,提出“流水式閱讀”理念,闡述了通過辯別可以跳讀的三個標識和快速閱讀四個步驟的閱讀技巧,以及“呼吸式閱讀”的四個步驟,把快速高效閱讀的祕密一一呈現在你面前。

一、爲什麼讀得慢?“我的閱讀速度很慢。即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把視線停留在一行文字上反覆閱讀,腦袋裏卻是一片空白,什麼也沒有看進去。”一句話道出了很多人的讀書狀態,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仔細想來無非是自己對於一次閱讀的期望太高,想要通過一次閱讀記住書中全部或者大部,生怕漏掉一個知識點。那麼到底讀一本書應該仔細到什麼程度呢?這就涉及到讀書的意義,印南敦史在《快速閱讀術》的觀點基礎就是強調“讀書的意義並不在於‘複製100%’的原文,而是在於‘邂逅1%’的收穫。”能夠快速閱讀的人和不能快速閱讀的人之間並不存在天然的鴻溝,所謂能夠快速閱讀無非就是擺脫了仔細閱讀的束縛,他們相信像聽音樂一樣,讓書籍內容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便有意義,這就是流水式閱讀。與之相對的注重將書籍內容存儲在腦子裏的傳統閱讀模式就叫做存儲式閱讀,擺脫對於“存儲”的執着,邁出大量閱讀的第一步,閱讀速度自然提升。


二、“流水式閱讀”
具體技巧在擺脫仔細閱讀的束縛,建立起“流水式閱讀”的理念後,掌握其中的具體技巧就可以實現快速閱讀。《快速閱讀術》歸納了可以 跳讀的3個標誌 和提高閱讀速度的四個步驟。

  • 標誌一:爲了區別其他同類書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在我們希望縮短閱讀時間的時候,這部分要毫不猶豫地捨棄。- 捨棄作者自述
  • 標誌二:印證理論或主張的特殊事例、經歷。因爲 捨棄事例直接跳讀到總結不會影響對全書的理解,但如果要積累素材則另當別論。
  • 標誌三:渲染期待和危機情緒的誇張表達。

提升閱讀的四個步驟:
步驟一: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 通過仔細讀序言可以判斷這本書對自己的價值,讀目錄掌握全書的整體框架結構和邏輯層次,是可以獲得大量信息的最高效的方式。

步驟二:僅讀開頭和結尾的5行。 我們的大腦擁有不可思議的補全遺漏的能力,所以沒有必要按照書籍固有的順序“線性閱讀”,完全可以開頭、結尾各讀5行後,發現這裏很重要,再返回單元開頭認真閱讀,否則,直接跳過,節省出時間去仔細閱讀對自己更有價值的部分。

步驟三:確定了關鍵詞之後再閱讀。 利用搜索關鍵詞閱讀法,一旦確定關鍵詞,重點與非重點內容就區別開來,仔細閱讀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可以快速瀏覽。步驟四: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在大量閱讀中找到自己感覺最舒適的閱讀節奏,通過變換節奏,取分輕重緩急,避免一味閱讀可能帶來的單調。


三、輸入與輸出———“呼吸式閱讀”四個步驟也許有人會問:“像聽音樂那樣讀書”,最後什麼內容都記不住,自己什麼收穫也沒有啊……你主張以“不求存儲”的態度去讀書,可是,如果沒有收穫,讀書就沒有意義了。“不求存儲”不代表不存儲,“像聽音樂式讀書”不意味沒收穫。解決的辦法在《快速閱讀術》中給出了明確答案——呼吸式閱讀

  • 步驟一:“一行採集”。摘取書中最具魅力,令人心動的那一段,並且最好用盡可能短的一行或幾行摘錄到本上,轉變追求“刻苦在心中”的理念爲“記錄在身外”。呼吸式閱讀

  • 步驟二:“一行精華”。在步驟一的基礎上,從你採集的衆多“一行”中,標記出令你最鍾愛,最有共鳴的一行。

  • 步驟三:“一行評論”。在前兩步基礎上,從“爲什麼會對這一行文字產生共鳴呢?”這個角度簡單記錄下來當時的感受與原因,以防隨着時間流逝,忘記當初的所思所想。在記錄“一行採集”的筆記本之外,再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一行精華”和“一行評論”,在此之後,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寫下“一行評論”。最終達到通過這一行所思所想喚醒對一本書記憶的效果。

  • 步驟四:自我評定讀書足跡。以12本書爲單位,定期回顧自己的摘錄和感想,從中甄選出最精彩的一本,也通過這個過程瞭解自己的讀書偏好,堅定讀書方向。身處如今信息爆炸,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的時代,正確取捨知識並迅速轉化爲自身能力決定一個人成長進步的空間,樹立“流水式閱讀”理念,掌握其技巧,反覆“讀-寫-讀-寫”的輸入輸出,在不斷總結和反思中,找準興趣,堅定努力方向,是值得每一個渴望通過閱讀汲取營養,提高能力,完善自我的人學習掌握的。


快速閱讀技巧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

一、快速閱讀的基本技巧

1、避免發聲。 出聲閱讀是影響閱讀速度的重要因素。實驗統計表明,朗讀的速度最快每分鐘只能達到200字,而默讀每分鐘可達800字左右,是朗讀的4倍。因此,提高閱讀首先要學會默讀。默讀的關鍵在於避免出聲,有的人在讀時雖然聽不到有明顯的出聲現象,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他的脣或舌在動,說明其閱讀仍有不易覺察的潛在發聲現象,這仍會影響到閱讀的速度。在實際閱讀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克服脣動、舌動的現象。

2、減少注視點。 閱讀過程中,眼睛是以快速眼跳運動的方式進行的。其中眼跳運動的時間只佔10%,而眼睛停留在各個注視點上停頓的時間佔到總時間的90%。可見,眼睛主要不是靠眼跳的運動,而是通過眼跳中的注視停頓來獲取信息。這樣,減少一行乃至一頁文字中的注視點,也就相應使得視覺幅度擴大,每次眼停獲得的信息增多,從而可以節省閱讀時間,提高閱讀的效率。

3、縮短眼停時間。 眼停時間是指眼睛在每個注視點上停留的時間。減少停留的時間,也會相應提高整體閱讀的速度。

4、避免回視。 回視是指眼跳經過某一注視點後又重新返回。回視的次數越多,閱讀的速度就會越慢。因此,必須努力克服回視的毛病。一般來說,回視的出現是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閱讀缺乏自信,總擔心沒有完全看清楚。要避免回視,就應從這些方面多加註意。

二、快速閱讀的主要方法

1、瀏覽法。 瀏覽法是指對一般不需要細緻瞭解的書籍,只是從總體上粗略掌握書中大概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廣泛地瞭解信息,有助於開闊視野,是博覽羣書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瀏覽閱讀主要是重點注意文中的一些關鍵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題目和書名,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論點、主要論題或是主要內容等。通過研究題目,可以對文章或書籍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二是目錄、序言、提要、索引等,這些將會幫助讀者對文章或書籍大體框架、基本思路有所瞭解。三是正文,這一部分瀏覽的關鍵主要是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將這些關鍵部分瀏覽完畢後,會對文章或書籍形成總的印象,如果經回憶有不夠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處,可再作必要的重點補閱。

2、掃讀法。 掃讀法是指對文章內容一目數行、一目十行地掃瞄,以大容量獲取信息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掃讀法不像傳統閱讀方法那樣逐字逐句地來讀,而是將眼停的視域儘可能擴大,將幾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頁文字作爲每次眼停的注視單位,在快速掃視中獲得對文章或書籍的總體印象、整體理解。這種方法最快可以由數行掃讀達到一頁一頁掃讀,逐頁掃讀的方法又稱爲面式閱讀法 。由於擺脫了個別字句上的語意糾纏,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並不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影響理解程度,很多時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閱讀更能夠把握文章內容的精髓。掃讀法閱讀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必須經常專門訓練,比如經常做一些視力擴展訓練,在平時閱讀時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閱讀的習慣,有意識地擴大每次眼停的視野範圍。利用舒爾特數字表等進行專門的視力擴展訓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跳讀法。 跳讀法是指跳過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而直取讀物的關鍵性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跳讀與掃讀不同,掃讀是逐頁掃視,而跳讀則是有所取捨地跳躍式前進,只停留在那些最有價值的內容上閱讀,其他次要內容則大段大段甚至整頁整頁地略過。所以,善於運用跳讀法閱讀,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很快抓住關鍵,把握文章要旨。跳讀的具體方法有多種:可以抓住標題、小標題、黑體字等關鍵處跳讀,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內容、中心題旨所在;可以根據關鍵詞語的提示閱讀,有關鍵詞語的地方大都是同閱讀者所關心的內容或問題聯繫最密切的;可以重點在篇章的開頭、結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讀,這些常常是議論性文體的主要觀點或論據要點的所在;可以沿着情節發展線索跳讀,如在記敘文體中情節之外的純景物、人物的大段靜態描寫可直接略過;可以根據語法結構的提示跳讀,通過結構詞語的幫助來把握書中的思路, 如"由此看來"、"總之"等就可提示讀者很快找到關鍵性的總結句。

4、尋讀法。 尋讀法是指爲得到急需的有關資料,在衆多相關書籍資料中搜尋查找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尋讀法是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我們在辭典中查閱某個字詞的意義或讀音;在報紙上查看當天的重要新聞;在電視報上了解想看的電視節目;在產品說明書中查訊某個故障的排除方法;在某本書中通過目錄提要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在寫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關資料等時,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到尋讀法。尋讀時,要在快速掃視書頁的過程中,能夠很快地對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問題的細節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術語等,作出識別判斷。這種快速篩選識別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閱讀實踐中不斷鍛鍊提高。

5、猜讀法。 猜讀法是指在讀書讀文章時,以所瞭解的題目或已看的前文作爲前提,對後面的內容預作猜想,然後將其與後文實際內容進行印證比較的一種閱讀方法。 猜讀法使讀者角度轉換爲作者,爲作者設身處地地考慮作品內容的安排,這就使閱讀活動始終處於高度活躍的積極思維狀態,有助於鍛鍊提高讀者的認識判斷能力、創造能力。隨着猜讀準確性的提高,讀者在閱讀中領會把握作品內容的時間就會大爲減少,因而猜讀的能力對提高快速閱讀能力也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猜讀法最常見於情節類的作品閱讀中,如《老人與海》中在讀到桑提亞哥剛遇到鯊魚之時,讀者便可以猜想作者會怎樣寫他與鯊魚的較量?最後結局會是如何?其他類型的作品,也可用猜讀法閱讀。讀議論性文體時,可以先由題目設想作者怎樣提出論點,採用哪些論據,用什麼方法來具體論證。 運用猜讀法時需要注意,猜讀要以原文的某些材料作依據,不能毫無依據地憑空亂想。猜想之後,要在原文的相關處重點閱讀,將猜想與原文的內容進行對照,一致便說明自己較好地準確理解了作品,不一致則說明自己的理解或作者對內容的處理有問題。在不斷的猜想、比較、總結中,猜讀能力會不斷提高,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也會得到很好鍛鍊。

三、快速閱讀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快速閱讀不只是求速度,還要求達到理解的程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難保證在極短的時間內能夠對內容理解,更談不上對內容的記憶和掌握。因此,閱讀的速度越快,就越需要讀者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這對於保證快速閱讀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提高整體識讀的能力。閱讀速度的提高,與閱讀者的整體識讀能力有着很直接的關係。逐字逐句讀書的習慣使注視點增多,眼跳次數增多,勢必影響閱讀的速度。而如果將許多字詞、一句或數句甚至一段作爲一個整體來識讀,就會大大減少注視點和眼跳次數,使每次眼停的閱讀視野擴大,閱讀速度也會成倍地提高。因此,在閱讀中注意養成整體識讀的習慣,也是提高快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正確處理好閱讀速度與理解、記憶的關係。我們所說的快速閱讀,當然是在理解、記憶基礎上的閱讀。如果拋開了對所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而單純追求速度,那這個速度即使再快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提高閱讀的速度,一定要處理好速度與理解、記憶之間的關係。快速閱讀必須以一定的理解水平、記憶掌握能力爲前提。一般來說,快速閱讀的理解率應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如何用快速閱讀法讀技術性文章

  • 本文介紹了一種主流的速度方法。
  1. 獨立篇幅的技術性文章。
    • 第一個步驟,就是用大視野,比如一目五六行的視幅來閱讀。這樣在十幾秒的時間裏可以把文章預覽一遍,知道文章的中心論點或者中心議題,知道信息的分佈情況。
    • 第二個步驟,就是用小一些的視野,例如一行兩個視點或者直讀的方法進行閱讀。注意的是,閱讀過程中不要完全聽從大腦的指揮,雖然此時大腦無聲思維速度也很快,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在此時耗費太大的精力。也就是說,用我們具備的看到文字就理解字面意義的能力,用小視野從頭至尾的,大腦思維不中斷的看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跳動的視點。這一遍也就是幾十秒的樣子。
    • 第三個步驟:還是用第二個步驟的視野,但是閱讀的時候完全聽從大腦的指揮,閱讀的同時無聲思維運行,該快就快,該慢就慢。此時大腦已經知道了哪裏是重點,哪裏需要格外注意,所以這一遍閱讀是最有成就感的。其感覺就好像大腦用無聲思維想了一個問題,然後感覺: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2. 閱讀技術性的一本書。
    • 由於有一本書的篇幅,所以並不是哪裏都有用,只需要把其中有用的提出來進行理解記憶。
    • 第一個步驟:就是看目錄,然後看每個章節,小節的標題。做到整本書的脈絡瞭然於胸。
    • 第二個步驟:細化一些,根據第一遍的印象看每個小節,注意一個小節當作一個整體,瞬間得出整體意義並查明有沒有要點和要點所在位置就可以了。
    • 第三個步驟:用小一點的視野,例如一目兩行或者一目一行,完全聽從大腦思維的指揮,從頭至尾的讀你挑出來的要點。這同樣是一個很舒服的過程,大腦從頭至尾都是在一個完整的思維中(或者說是一個個完整的思維單元),整本書看下來,你會感覺到無論是脈絡還是細節,你都會感覺清晰無比。
  3. 處處都是要點的書籍。
    • 第一個步驟:書買回來,同樣是看目錄,看每個章節,小節的標題,瞭解整本書的脈絡。
    • 第二個步驟:用你認爲可以精讀的最大視野閱讀。一般來講,不會超過2500字/分鐘,視野不會大於一目一行。從頭至尾的閱讀。第一遍可能因爲思維的任務很大,所以讀起來不是那麼行雲流水。然後看第二遍,第三遍。直到任何一個地方只要眼睛看到,就立刻知道其意義並完全理解。
    • 第三個步驟,回憶。從頭至尾,看到重點所在就立刻開始擡起眼睛回憶。注意用無聲思維回憶,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做到每個你認爲是重點的地方只要看到就能回憶出來。
    • 到達第三個步驟以後,以後就好辦了,每次複習只要做第三個步驟就可以。一本書可以在一小時之內複習一遍。當然,你複習的時間不要間隔太久,否則,只能從第二個步驟從新來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