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 2、项目管理

--作者:张骞

--原创,转载必究

 

除了维护,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都是围绕项目来展开的,从立项到产品发布与实施,在这个过程当中,项目管理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三个P上:人员(people)、问题(problem)、过程(process)。

 

以下是项目管理者,通常是项目经理,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要做的事:

一、项目立项

1、项目建议

根据招标书或合同、市场调研、项目组建议等提出《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分析

项目建议被采纳后,则可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考虑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花费的时间、费用、人力物力等资源又是多少;

 

3、项目评审

项目可行性分析通过的话,则可提出立项申请,生成《立项申请表》,以进行立项评审;

 

4、立项公告

评审通过的话,则可发布《项目立项公告》,此时项目正式立项。

 

二、需求开发与管理

进入这个软件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者就与项目组的其他成员进入并行工作的阶段,项目组其他成员的工作内容,将在下一节《软件工程 – 3、项目开发》中介绍。

 

1、集成项目管理

收集项目特征信息,对本项目的软件生命周期进行裁剪,生成《项目定义过程说明》。项目通常可分为三类:开发类、维护类、实施类,不同类型的项目,所包含的软件生命周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实施类的项目就可以没有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生命周期;

 

2、项目策划

2.1、明确项目范围

根据《项目立项公告》、《项目定义过程说明》,确定项目最终交付物、及项目组织结构;

 

2.2、工作结构分解

将项目分解为可管理的任务,作为项目计划与跟踪的基础;

 

2.3、项目估算

对项目工期、工作量、资源、成本等进行估算(项目估算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及规程作为指导,如果想深入了解项目估算,可查询相关的专业书籍);

 

2.4、编制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估算,编制各子计划。如:《项目进度计划》(可使用表格如EXCEL或甘特图如PROJECT来描述)、项目评审计划、资源安排计划、沟通计划、风险识别计划、《测试总体计划》、《测量分析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等,最终生成《项目总体计划》,以上子计划由相关职能负责人编制;

 

2.5、项目计划评审

验证《项目总体计划》的各个方面是否合理,《项目总体计划》必须在需求开发完成前生成,因为在需求确认之后,就需要按此计划展开系统设计了;

 

2.6、计划执行和变更

如果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实际情况与项目计划产生偏差,应及时修改项目总体计划及其他相关计划(计划的变更应参照公司的计划变更流程),此时已经进入需求开发的后期,接下来进入系统设计生命周期,并一直持续到产品发布与实施。

 

三、从系统设计到产品发布与实施

1、项目监督与控制

1.1、项目跟踪

在项目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对照项目计划,周期性地跟踪项目计划的各种参数,如:工作量、进度、成本、资源、风险等,了解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可同时存在:

1)、周跟踪

项目组成员提交《个人周报》;

项目经理汇总个人周报形成《项目周报》,汇报给项目管理部门;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总体计划》举行例会,总结工作,同时让项目组成员了解工作进度及工作任务分解;

 

2)、里程牌跟踪

所谓里程牌,也就是项目的一些任务分解的点,通常是一些阶段性的点。

项目经理根据收集的各方面的信息,形成《项目阶段报告》,以评估项目阶段工作成果、风险、以及资源、等问题的偏差情况,同时细化或调整下一阶段工作,最终提请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里程牌评审;

 

3)、不定期跟踪

项目经理召开不定期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

 

1.2、问题管理

如果在以上跟踪过程中发现延期问题,项目经理应立即提交《计划变更申请表》,如果是其他可在项目周期内整改的问题,应立即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形成《问题跟踪表》。

 

2、风险管理

通常是螺旋模型中使用风险管理比较多,由于本人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接触风险管理较少,在此跳过。

 

3、项目结项

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总结,生成《项目结项报告》,并提出结项申请,申请通过的话,这时将维护工作移交出去,项目就算结项了。

 

项目管理这块的内容比较复杂,尤其是大型项目,涉及的点非常多,通常还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经验比较重要。

个人理解,项目管理就好比从经度上织一张网,而项目开发是纬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