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改何時才能見天日?

中國醫改何時才能見天日?

最近,一摯友得了點皮膚病,我陪他去醫院就診。這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具體是什麼皮膚病這裏就不多說了。這是一家所謂正規的醫院,因爲在中國所謂正規都是國家規定的,也就是得到國家衛生部的批准,到底怎樣批准的,我也說不出什麼門道。去的時候我在網上問了她們的客服人員,做了初步的瞭解,他們說治療這種皮膚病,最多隻要兩個療程的藥,我就問兩個療程是多長時間,他們說是半個多月,還說她們的藥價是按國家規定的……剛開始去治療的時候看到醫院人還挺多,我們找到了他們的主治醫師,那裏的主治醫師說,這是xxx,理論上是能治療的……也就一兩個療程就能解決……聽他這樣一說,我還挺放心……

可是等醫生開完要單的時候,我想看一下他用的什麼藥,可還沒等我做任何反應,他把要單直接交給了護士,然後護士帶我們去一樓去拿藥。當時我就想,國家沒有規定不讓患者看藥單吧。接下來就是交醫療費啊,還傢伙,第一個星期就花掉了將進1500塊錢,一個星期後,我們找醫生去複診,醫生說,皮膚病治癒的慢,還要喫兩三個月的藥……接下來醫生還是要吃藥,每個星期差不多600塊……這和當初他們說的只要半個月時間,還有什麼是國家規定的平價藥……有多大的差別啊……

還有一次,去醫院,以爲漂亮的美女在醫院的走廊裏抱怨說,我做的祛皺手術,說是一次性就好了,可是都來好幾次了,皺紋老是反彈。都說這是國家的正規醫院纔來的,可是……還不如早聽我同事的 在網上買去皺產品雅蘭麗爾好了,雅蘭麗爾真的不錯,人家只用了一個療程,皺紋早就沒了,只用了一個半月時間,真後悔不該來醫院的,可是在這醫院花了那麼多錢了,總是有點不甘心,這次又來了,真想討個說法……

是啊,生活中,這樣的事時有發生,到底,是我們的看病人的錢多,還是醫生的技術不到位,還是其他,也許什麼都不是……想到這裏,我就想起中國的醫改問題,鄙人不是學着,沒有那雙慧眼能看穿世間百態,鄙人短見。我們都知道,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過了美國的醫療保險案,這不僅僅讓美國人很激動,而且全世都很激動,我也很激動。可是激動過後,我就開始想到其實我們自己的醫療改革到現在還處在半空中。

根據醫療衛生領域急需解決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首先是有64.3%的人認爲看病貴,大病重病看不起,這是老百姓最不滿意的地方。其次是有42%的人說醫院看病的流程很不合理,不是以人爲本的,到醫院看個小病都得樓上樓下跑,來回折騰好幾趟。有人調侃說,我們不該怪我們的醫院,醫院之所以讓我們這樣跑來跑去的,是因爲愛護我們。你想啊,我們去醫院看病的人很多都是因爲感冒這種病,就是因爲醫院的不以人爲本,我們就必須樓?樓下跑,比如說掛號到五樓,看病到二樓,小便到七樓,我們這樣來回跑一下,弄不好病就好了。所以說,我們中國人去醫院看病,很多不是醫生治好的,而是拖好的,因此我們還得感謝我們這麼糟糕的醫院,正是因爲他們從不以人爲本,陰差陽錯地治好了不少感冒病,省了不少藥。除了這兩個不滿意外,還有一個大多數老百姓都不滿意的,那就是藥價太貴。其實我們的噩夢還不僅僅是藥價貴這麼簡單的問題,讀者們知不知道我們到藥店買藥有多困難?就算買個頭孢拉定還得先讓醫生開處方,我們才能買。其實我們也沒有得什麼了不起的病,買這種藥喫的話,無非是感冒了,拿來消消炎症什麼的。要知道,對於老百姓來說,如果有一點小病都要找醫生開藥的話,那我們要多花多少錢啊?我記得郎鹹平在我的日子爲什麼這麼難那本書中說過這樣的話:“我在內地跑的時間很多,但是我每次都回香港買藥,爲什麼?就是因爲在香港什麼藥都買得到。對於這些不能隨便喫的藥,香港不管嗎?我告訴你,香港不是不管,而是讓你自己做判斷。以購買消炎片爲例,在香港銷售的消炎片,它的包裝上一般都會打上“毒藥”兩個字,如果你自己買的話,自己小心喫就是了,這對我來講非常方便。比如說我以前生了病,醫生給我開了一些藥,我吃了之後就好了,現在呢,我又生了同六的病,那我完全就可以去藥店買同樣的藥就行了,我不需要每次都找醫生開處方的。哪像在我們內地,爲了開個頭孢拉定,我還得跑醫院去,不但多花病人的錢,還平白增加了醫院的‘負擔’。”我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想說我們的醫改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爲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醫改的本質是什麼,也不知道我們的醫改到底該改哪些地方。

郎鹹平這樣談美國的醫改:美國醫療成本過高,導致美國產業競爭力下降,必須醫改。通用的醫療保險成本攤到每一輛車是1500美元,豐田是200美元;美國是醫療保險和藥廠勾結,利益掛鉤,把最貴的藥物打入醫療保險目錄,保險公司獲取利益;奧巴馬的醫改,是通過向富人抽取更多的稅來補貼醫療保險,年收入85000美元以下不用通過向富人徵收更多的稅,造成這樣一個結果:富人要想少交稅,只有監管保險公司的目錄,使貴的藥物消失,從而降低醫療支出,最終降低醫療成本。富人的能量很大,這個監管切斷了保險公司和藥廠的利益關係;中美兩國的醫改目的都是要達到全民醫保。但中國目前的醫改模式可能導致中國的醫療成本大幅上升,造成中國產業競爭力的下降,和美國醫改獲得的效果相反;中國的醫改關鍵是要切斷醫生和藥商的利益關係。關鍵問題是,如何像美國切斷保險公司與藥廠的利益關係那樣巧妙而又不傷及兩者的利益,一旦大幅傷害雙方的利益,必然遭到巨大阻力;高州模式是什麼?1.醫院嚴格控制藥物成本,執行力非常強,每天有專家組隨機監管,採購時嚴格陽光采購(各醫院均這麼做,但只有高州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其控制成本能力已和豐田一樣)。2.醫院將利潤大幅分部分成給醫生(達30~40%),這樣醫師如果開貴藥,只會導致利潤下降,分成降低,從而和所有人作對。(在其它醫院,是不開貴藥,和所有人作對)。高州的主治醫師可達10~20萬年收入。3.精神層面,良好的醫德、醫風,任勞任怨。據我聽說,他們5~6個醫生管90多個病人(心胸外科),這樣的工作量是超負荷的。;高州模式有其成功的一面,是政府投入不足的生存之道,依靠大幅壓低成本吸引大量外地病員(因其費用低廉,而技術較好)。必然造成醫生的勞動成本也降低,所以醫師只能超量的工作才能維持目前的收入水平。醫療是否能用薄利多銷的方式,這也是其如果全面推廣的阻力之一。不是全國的醫師都願意這樣超量的工作;目前醫改提倡的藥事服務費估計是得不到老百姓支持的。開藥就體現了醫療價值了嗎?不切斷藥商和醫師的利益聯繫,再推廣藥事服務費只會推高醫療成本。

總結:中國的醫改可能要從如下方面改進:1.有效切斷藥商與醫師的利益關係,向美國學習有創意的政策而不傷及兩者的利益;2.要提高醫師的勞動價值體現;3.保險體系的支付可能必須直接進入醫院並監管醫院。

是啊,如果中國醫改繼續懸在半空,也許某一天我們得了病就不敢就醫院了,國家的威名將一掃而盡。就像上文那位美女說的那樣:什麼正規醫院,做個祛皺手術跑了好幾趟,要是到網上買兩盒雅蘭麗爾,那樣皺紋早沒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