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方法的总结

1 学习的资源

其实,我的学习动力都是来源于我对于知识的好奇心,而不是为了考试,毕竟我目前没打算去考研,所以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当我觉得有必要学习一门知识的时候,我就会去搜索关于它的资料,包括视频资料、书籍资料、论文等等。其中,视频资料对于长期坚持学习而言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一套视频的录制和传递,往往是经过了制作者对于教材的精心筛选,网友们对于优质内容口口相传,以及各个网友在视频下方的积极讨论而形成的。

而一本教材往往会将许多对于我们来说,或有用或没用的内容杂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常人的脑子,即便通读几遍这本书,也并不能和作者一样有着完整的体系。并且,对于枯燥的知识,我可能连读下去的心情也没有。而一部分视频作者做教学视频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知识变得易于传播,如果我们能够遇到这样一个好的的视频作者,为何不接纳他们呢?

但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一些书籍写得详尽,介绍的更加清楚,所以当我有一些实在无法理解的东西的话,才会去寻求书籍的帮助。

2 知识的记录

我认为记录学到的知识,并加以提炼,这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现在,我更推崇使用电脑来记录笔记,比如我现在使用的印象笔记。

关于印象笔记的使用技巧: https://blog.csdn.net/qq_43851684/article/details/90581902

2.1 关于死知识

为什么要用电脑记录?因为许多知识是死的,不是活的。但其实我并不需要记住这些死知识。在以前,我们为什么需要记住这些死知识呢?是因为我们需要在关键的时刻用到他们,就像老师总是举得例子那样:士兵上战场不能忘了带枪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士兵可以使用魔法召唤出枪支,所以他们就没必要上战场带枪了。什么意思?如果我们合理地用一定规则在网络上记录下知识,那么我们也可以用一定的规则快速查找到知识。而查找的过程,便是士兵施展法术的过程。

记录死知识时,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一,内容简介易懂。这个内容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写给已经学过这个知识的我自己看的。在我下一次查找到这篇内容的时候,要求可以方便我一眼找到想要的东西,并且可以很快读懂相关的内容。

二,层次分明。知识的概况和知识的详解,一定要明显地分开,保证我可以轻易看到知识的概括,又或是知识的详细解释。

三,方便搜索。这个是重中之重,我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结合目录,给每篇文章标以特定前缀,比如$0405$001被标以这个标签的文章,其内容代表着与UG相关的知识。在这个标签以下,我们还可以二次检索,检索其他内容。

四,表达知识的方式要适当。文字是表达知识最常用的方式,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对于有逻辑层次或者知识之间有相互关联的知识,我推荐使用思维导图。对于思维导图,我最开始遇到的困难是,画起来太不方便了,画一个太浪费时间了。不过,现在我推荐使用MindMaster这款软件,绘图方便快捷,网上有盗版,当然我提倡使用正版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并列的知识,需要进行对比的知识,比如多组数据,Matlab当中的函数功能等等,我推荐使用表格的方式记录这些知识。比如,我要记录关于Matlab中关于变量的操作的知识,我就使用了这样的表达方式。

2.2 概念

一个知识体系里面的基础,就是它们的概念,我总是反复地琢磨这些概念,一旦你对某些概念理解上有偏差,那很可能造成致命的灾难。

这个我没有什么太多经验可说的,就是反复读一段话,反复看视频,或者去找论文,去知乎找资料,又或是做一做相关的题等等。

目前想到的就这么多,以后想到了再来补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