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与”不知道“

敏捷与”不知道“
最近读了第一遍《人类简史》。这本书里有不少独特的视角。沉思了很久。 什么是西方式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源动力?要知道不只是东方,印度,波斯,阿拉伯半岛,对于生产力,他们也有需求,也发明了很多东西,对自然也有深刻的认识。 但是,没有人认为他们发展的是科技。如果说,这些文明还都比较温和,没有很强的求知欲,或者偏人文。 那么古希腊呢?他们的思辩,数学,朴素的自然观,都很有名。 一般,也都只是认为这是科技的源头,埋下了科技发展的种子。 那到底是什么铸就了科技,为啥,我又联想到了敏捷? 我们得从更底层的东西说起。书中有一个比喻,西方科技的基础,犹如钢筋水泥,其他的这些文明的基础,用的是木材,虽然建两三层的时候, 看不出来区别,但是再往上累的时候,钢筋水泥巍然屹立,木材却无能为力了。 这个钢筋水泥,是什么呢? 中世纪,虽然还没有发现新大陆,但是, 那个时候的地图丰富和详细,密密麻麻都是字。这反应了当时的认识水平:所有的一切,都很完备了,你所需要的各种知识,都已经有了。 换句中国话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奇技淫巧”都是细枝末节,不重要。 在那种背景下,多一点少一点,都无所谓,没有质变的发生。没有变化的动力。 更深层的咱们不讨论。简单点说,就是“对于这个世界,没有咱不知道的事”。 现在看来,还真有”咱不知道的事“,比如”美洲新大陆“,比如”澳大利亚“。 从这点来反思,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瀑布模型,潜意识里蕴含的是什么?我只要做好了需求分析,我就什么都知道了。对于需求变更的解释,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是没理解对,从用户的角度看,是没表达清楚(或者说,没把深层的信息表层化)。 从敏捷的角度来看呢,有些是我知道的,但是更多的事情,我是不知道的,我今天做的,是基于目前我能知道的,对于不知道的,怎么办呢,承认自己不知道,等知道了后,再修订。 现在的观点更倾向于后者,认可一些敏捷的套路,开放了心态,更多的承认了”不可知因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