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ex-M3學習筆記--1--基礎知識

轉載:點擊打開鏈接http://blog.mcuol.com/User/share_119/Article/39534_1.htm

首先,在學習Cortex-M3時,我們必須要知道必要的縮略語。整理如下:AMBA:先進單片機總線架構   ADK:AMBA設計套件

AHB:先進高性能總線    AHB-AP:AHB訪問端口

APB:先進外設總線    ARM ARM:ARM架構參考手冊

ASIC:行業領域專用集成電路    ATB :先進跟蹤總線

BE8:字節不變式大端模式    CPI:每條指令的週期數

DAP:調試訪問端口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

DWT:數據觀察點及跟蹤    ETM:嵌入式跟蹤宏單元

FPB:閃存地址重載及斷點  FSR:fault狀態寄存器

HTM:Core Sight AHB跟蹤宏單元

ICE:在線仿真器    IDE:集成開發環境

IRQ:中斷請求(通常是外中斷請求)

ISA:指令系統架構   ISR:中斷服務例程

ITM:儀器化跟蹤宏單元       

 JTAG:連接點測試行動組(一個關於測試和調試接口的標準)

LR:連接寄存器

LSB:最低有效位

MSB:最高有效位

LSU:加載存儲單元

MCU:微控制器單元

MPU:存儲器保護單元

MMU:存儲器管理單元

MSP:主堆棧指針

NMI:不可屏蔽中斷

NVIC:嵌套向量中斷控制器

PC:程序計數器

PPB:私有外設總線

 

同時,還要如下規定:

?  數值:
1. 4''hC , 0x123  都表示16進制數
2. #3表示數字3 (e.g., IRQ #3  就是指3號中斷)
3. #immed_12表示一個12位的立即數
4.  寄存器位。通常是表示一個位段的數值,例如
bit[15:12]  表示位序號從15往下數到12,這一段的數值。
 
?  寄存器訪問類型
1.  R  表示只讀
2.  W表示只寫
3.  RW  表示可讀可寫(前3條好像地球人都知道)
4.  R/Wc  表示可讀,但是寫訪問將使之清 0

二、Cortex-M3芯片簡介

1、芯片的基本結構如下圖:

2、關於ARMv7的知識--瞭解

在這個版本中,內核架構首次從單一款式變成3種款式:

?  款式A:設計用於高性能的“開放應用平臺”——越來越接近電腦了
?  款式R:用於高端的嵌入式系統,尤其是那些帶有實時要求的——又要快又要實時。
?  款式M:用於深度嵌入的,單片機風格的系統中

介紹A:用於高性能的“開放應用平臺”,應用在那些需要運行復雜應用程序的處理器。支持大型嵌入式操作系統

R:用於高端的嵌入式系統,要求實時性的

M:用於深度嵌入的、單片機風格的系統中

3、Cortex-M3處理器的舞臺

高性能+高代碼密度+小硅片面積,使得CM3大面積地成爲理想的處理平臺,主要應用在以下領域:

(1)低成本單片機(2)汽車電子(3)數據通信(4)工業控制

(5)消費類電子產品

4、Cortex-M3概覽

(1)簡介

       Cortex-M3是一個 32位處理器內核。內部的數據路徑是 32位的,寄存器是 32位的,存儲器接口也是 32 位的。CM3 採用了哈佛結構,擁有獨立的指令總線和數據總線,可以讓取指與數據訪問並行不悖。這樣一來數據訪問不再佔用指令總線,從而提升了性能。爲實現這個特性, CM3內部含有好幾條總線接口,每條都爲自己的應用場合優化過,並且它們可以並行工作。但是另一方面,指令總線和數據總線共享同一個存儲器空間(一個統一的存儲器系統)。

       比較複雜的應用可能需要更多的存儲系統功能,爲此CM3提供一個可選的MPU,而且在需要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外部的 cache。另外在CM3中,Both小端模式和大端模式都是支持的。

(2)Cortex-M3的簡化圖

(3)寄存器組

       處理器擁有R0-R15的寄存器組,其中R13最爲堆棧指針SP,SP有兩個,但是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可以看到,這就是所謂的“banked”寄存器。

       a、R0-R12都是 32位通用寄存器,用於數據操作。但是注意:絕大多數 16位Thumb指令只能訪問R0-R7,而 32位 Thumb-2指令可以訪問所有寄存器。

         b、Cortex-M3擁有兩個堆棧指針,然而它們是 banked,因此任一時刻只能使用其中的一個。
?  主堆棧指針(MSP):復位後缺省使用的堆棧指針,用於操作系統內核以及異常處理例程(包括中斷服務例程)
?  進程堆棧指針(PSP):由用戶的應用程序代碼使用。

---堆棧指針的最低兩位永遠是0,這意味着堆棧總是4字節對齊的。---

        c、R14:連接寄存器--當呼叫一個子程序時,由R14存儲返回地址

          d、R15:程序計數寄存器--指向當前的程序地址,如果修改它的值,就能改變程序的執行流(這裏有很多高級技巧)

          e、Cortex-M3還在內核水平上搭載了若干特殊功能寄存器,包括

 程序狀態字寄存器組(PSRs)

中斷屏蔽寄存器組(PRIMASK, FAULTMASK, BASEPRI)
控制寄存器(CONTROL)

Cortex-M3處理器支持兩種處理器的操作模式,還支持兩級特權操作。
       兩種操作模式分別爲:處理者模式和線程模式(thread mode)。引入兩個模式的本意,是用於區別普通應用程序的代碼和異常服務例程的代碼——包括中斷服務例程的代碼。
        Cortex-M3 的另一個側面則是特權的分級——特權級和用戶級。這可以提供一種存儲器訪問的保護機制,使得普通的用戶程序代碼不能意外地,甚至是惡意地執行涉及到要害的操作。處理器支持兩種特權級,這也是一個基本的安全模型。

 
       在 CM3 運行主應用程序時(線程模式),既可以使用特權級,也可以使用用戶級;但是異常服務例程必須在特權級下執行。復位後,處理器默認進入線程模式,特權極訪問。在特權級下,程序可以訪問所有範圍的存儲器(如果有 MPU,還要 在MPU規定的禁地之外),並且可以執行所有指令。
       在特權級下的程序可以爲所欲爲,但也可能會把自己給玩進去——切換到用戶級。一旦進入用戶級,再想回來就得走“法律程序”了——用戶級的程序不能簡簡單單地試圖改寫 CONTROL寄存器就回到特權級,它必須先“申訴”:執行一條系統調用指令(SVC)。這會觸發SVC異常,然後由異常服務例程(通常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接管,如果批准了進入,則異常服務例程修改 CONTROL寄存器,才能在用戶級的線程模式下重新進入特權級。
        事實上,從用戶級到特權級的唯一途徑就是異常:如果在程序執行過程中觸發了一個異常,處理器總是先切換入特權級,並且在異常服務例程執行完畢退出時,返回先前的狀態

       通過引入特權級和用戶級,就能夠在硬件水平上限制某些不受信任的或者還沒有調試好的程序,不讓它們隨便地配置涉及要害的寄存器,因而系統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進一步地,如果配了 MPU,它還可以作爲特權機制的補充——保護關鍵的存儲區域不被破壞,這些區域通常是操作系統的區域。 

(4)內建的嵌套向量中斷控制器

  Cortex-M3 在內核水平上搭載了一顆中斷控制器——嵌套向量中斷控制器 NVIC(Nested Vectored Interrupt Controller)。它與內核有很深的“親密接觸”——與內核是緊耦合的。
NVIC提供如下的功能:
?  可嵌套中斷支持
?  向量中斷支持
?  動態優先級調整支持
?  中斷延遲大大縮短
?  中斷可屏蔽

       可嵌套中斷支持:  可嵌套中斷支持的作用範圍很廣,覆蓋了所有的外部中斷和絕大多數系統異常。外在表現是,這些異常都可以被賦予不同的優先級。當前優先級被存儲在 xPSR 的專用字段中。當一個異常發生時,硬件會自動比較該異常的優先級是否比當前的異常優先級更高。如果發現來了更高優先級的異常,處理器就會中斷當前的中斷服務例程(或者是普通程序),而服務新來的異常——即立即搶佔。

         向量中斷支持:  當開始響應一箇中斷後,CM3會自動定位一張向量表,並且根據中斷號從表中找出 ISR的入口地址,然後跳轉過去執行。不需要像以前的 ARM那樣,由軟件來分辨到底是哪個中斷髮生了,也無需半導體廠商提供私有的中斷控制器來完成這種工作。這麼一來,中斷延遲時間大爲縮短。

(5)存儲器映射

Cortex-M3支持4G存儲空間,具體分配如下圖:

(6)總線接口

Cortex-M3內部有若干個總線接口,以使 CM3能同時取址和訪內(訪問內存),它們是:
?  指令存儲區總線(兩條)
?  系統總線
?  私有外設總線
      有兩條代碼存儲區總線負責對代碼存儲區的訪問,分別是 I-Code 總線和 D-Code 總線。前者用於取指,後者用於查表等操作,它們按最佳執行速度進行優化。
       系統總線用於訪問內存和外設,覆蓋的區域包括 SRAM,片上外設,片外 RAM,片外擴展設備,以及系統級存儲區的部分空間。
      私有外設總線負責一部分私有外設的訪問,主要就是訪問調試組件。它們也在系統級存儲區。 

(7)存儲器保護單元(MPU)

        Cortex-M3有一個可選的存儲器保護單元。配上它之後,就可以對特權級訪問和用戶級訪問分別施加不同的訪問限制。當檢測到犯規(violated)時,MPU 就會產生一個 fault 異常,可以由fault異常的服務例程來分析該錯誤,並且在可能時改正它。
       MPU 有很多玩法。最常見的就是由操作系統使用 MPU,以使特權級代碼的數據,包括操作系統本身的數據不被其它用戶程序弄壞。MPU在保護內存時是按區管理的。它可以把某些內存 region設置成只讀,從而避免了那裏的內容意外被更改;還可以在多任務系統中把不同任務之間的數據區隔離。一句話,它會使嵌入式系統變得更加健壯,更加可靠(很多行業標準,尤其是航空的,就規定了必須使用 MPU來行使保護職能——譯
注) 。

(8)Cortex-M3的簡評

1、高性能

?  許多指令都是單週期的——包括乘法相關指令。並且從整體性能上,Cortex-M3比得過絕大多數其它的架構。
?  指令總線和數據總線被分開,取值和訪內可以並行不悖
?  Thumb-2的到來告別了狀態切換的舊世代,再也不需要花時間來切換於 32位 ARM狀態和16位Thumb狀態之間了。這簡化了軟件開發和代碼維護,使產品面市更快。
?  Thumb-2指令集爲編程帶來了更多的靈活性。許多數據操作現在能用更短的代碼搞定,這意味着 Cortex-M3的代碼密度更高,也就對存儲器的需求更少。
?  取指都按 32位處理。同一週期最多可以取出兩條指令,留下了更多的帶寬給數據傳輸。
?  Cortex-M3的設計允許單片機高頻運行(現代半導體制造技術能保證 100MHz以上的速度)即使在相同的速度下運行,CM3的每指令週期數(CPI)也更低,於是同樣的 MHz下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同一個應用在 CM3上需要更低的主頻。

2、先進的中斷處理功能

       內建的嵌套向量中斷控制器支持240條外部中斷輸入。向量化的中斷功能大大減少了中斷延遲,因爲不在需要軟件去判斷中斷源。中斷的嵌套也是在硬件水平上實現的,不需要軟件代碼來實現。

       Cortex-M3在進入異常服務例程時,自動壓棧了 R0-R3, R12, LR, PSR 和PC,並且在返回時自動彈出它們,這多清爽!既加速了中斷的響應,也再不需要彙編語言代碼了

        NVIC支持對每一路中斷設置不同的優先級,使得中斷管理極富彈性。最粗線條的實現也至少要支持 8級優先級,而且還能動態地被修改。 
       優化中斷響應還有兩招,它們分別是“咬尾中斷機制”和“晚到中斷機制”。 
        有些需要較多週期才能執行完的指令,是可以被中斷-繼續的——就好比它們是一串指令一樣。這些指令包括加載多個寄存器(LDM),存儲多個寄存器(STM),多個寄存器參與的PUSH,以及多個寄存器參與的 POP。 
        除非系統被徹底地鎖定,NMI(不可屏蔽中斷)會在收到請求的第一時間予以響應。對很多安全-關鍵(safety-critical)的應用,NMI都是必不可少的(如化學反應即將失控時的緊急停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