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父母不焦慮,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針”

文/學乃身之寶

《通往未來之路》一書中強調,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積累越發快速、社會變遷滄海桑田,人們談到未來,往往會陷入焦慮,而當人們認定“父母纔是孩子的起跑線”時,教育的焦慮和發展的焦慮,就在父母身上徹底實現了“合體”

也就是說,父母會因未來的不確定性,擔心孩子無法適應社會,甚至害怕被社會淘汰而產生教育焦慮,同時,家庭教育又是一個複雜且艱難的系統工程,父母會更加焦慮不安。

比如,孩子成績不好,他們擔心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獨立性差,害怕離了自己什麼都做不了;孩子不善表達,又着急交不到朋友等等,這些現實問題都會觸發父母焦慮的神經。

《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做不焦慮的父母》(簡稱《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就是一本幫助家長們真正遠離育兒煩惱、改善親子關係,以平和的心態幫助、培養孩子成長,同時實現自我成長的書籍。

《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這本書的作者是全美知名專欄《這纔是真相》的作家、《波士頓球報》暢銷書作者,GATAEHOUSE的長期專利作家麗莎•舒格曼,書中內容是她以十幾年從事兒童教育的實踐經驗,總結出針對5~8歲孩子學習、交往,以及自我成長等18個教養誤區,並追根溯源,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教養建議和解決方法。

麗莎•舒格曼以十幾年小學教師和兩個孩子母親的身份提醒家長們:家庭教育的最終目標不是“養育”出完美的孩子,而是培養具備自我調適能力,能夠勇敢、從容、樂觀地應對生活帶來的所有挑戰的孩子,同時,父母能夠傳授給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後可以重新站起來,繼續前進。

而做到這樣的教養成果,前提是父母做到不焦慮。

1.做不焦慮的父母,需解讀自己的焦慮

焦慮作爲一種情緒,本身並不是壞事,因爲它可以是促進我們做事的一種動力,只是我們要把它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不影響到日常工作生活和交流,沒有導致障礙性行爲纔行。

對於焦慮中的父母,很可能有持續性焦慮,對孩子的問題敏感易怒、沒有耐心,以及容易激動等,而這時的焦慮就超出可控範圍,需要調整了,因爲這樣的生活狀態不僅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還會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染給孩子。

而父母要擺脫焦慮,需先解讀自己的焦慮。

焦慮的背後一定是恐懼;焦慮是我們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負面想象。

應對焦慮,需要翻譯出其背後的“負面想法”。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產生焦慮,其背後的恐懼大致有以下幾種:

其一,如果孩子成績不好,擔心孩子沒有好的未來。

其二,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害怕別人說自己是不合格的父母。

其三,如果自己懲罰孩子,覺得孩子會恨自己,有自責或愧疚心理。

麗莎•舒格曼告訴父母,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成績不是第一位的,因爲幼兒園是孩子學習基本生存技能的場所,而這些技能是他們融入真實世界所必須具備的。

對於擔心自己做不好而產生的焦慮,麗莎•舒格曼認爲,那是父母完美的想法導致的。沒有完美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需要設定行爲界限,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那是父母的責任。

當父母把“成績不好,就沒有好的未來;孩子不好,就否定自己”等負面想法翻譯爲合理客觀的信息“成績不是第一位、沒有完美的父母,且父母需要給孩子適當的懲罰,設立界限”,就會理解自己的焦慮,且爲擺脫焦慮打下良好基礎。

心理學中有個“合理情緒療法”,也就是ABC療法。A代表正在經歷和發生的事情,B代表一個人的觀念和想法,C代表一個人的感受和行爲。A和B加起來,才導致了C。我們無法選擇A,要想讓C有改變,唯一可能去改變的就是B,也就是觀念和想法。

可見,父母合理解讀焦慮的過程,就是轉變“負面想法”走出教育誤區的過程,而這也是通過反思自己的觀念和想法,調節情緒的過程。

2.做不焦慮的父母,需清楚家庭教育的本質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養,是讓孩子獨立自主。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指向分離。

做好分離,不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分離焦慮,最早發生在學齡前的孩子身上,比如孩子入園時,會哭鬧,就是害怕離開父母出現的焦慮反應,而這樣的心理狀態大多是暫時的。這種分離焦慮的時間長短取決於父母,關鍵在於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自我。

也就是說,孩子能否應對好分離焦慮,和父母能否處理好自己的分離焦慮有直接關係。

因爲有些家長不願和孩子分離。

他們害怕孩子離開自己,過不好,也擔心孩子不需要自己,自己在孩子心中地位的下降。

針對這樣的父母,麗莎•舒格曼給出的建議是,學會放手

比如,用哭喊式育兒法(具體做法是父母先等孩子哭五分鐘再去安慰;下一次,等十分鐘再過去;之後,等二十分鐘……以此類推,直到孩子可以獨立做自己該做的事)破解孩子(那些對父母依戀比較強的孩子)認爲“自己一哭鬧父母就會來抱”的認知,並強迫自己變得“狠心”;父母可以製作類似”我很想你”之類的甜蜜便籤放在孩子身邊,以幫助彼此減少分離焦慮;盡力心平氣和應對孩子的社交表現(在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吵架,不守規矩等),因爲那是階段性的,等等。

父母只有學會放手,才能學會更好地愛孩子。因爲孩子只有順利與原生家庭分離,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這纔是真正地愛孩子。

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所有的愛都指向親密,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分離。父母越是愛孩子,孩子走向分離的時候就越容易。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必須照顧,隨着孩子能力增長,父母要做的是後退和放手。

3.做不焦慮的父母,需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前面說了,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本質是指向分離後,應該學會放手,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獨立成長。

但這裏的放手,並不是放任,因爲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

而讓孩子獨立成長,父母還要明白“課題分離”這個概念,然後才能儘可能做好孩子的榜樣,爲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達到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目的。

課題分離,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提出來的,意思是誰的課題誰負責。

孩子的焦慮,需要他們自己慢慢化解;學習不好,需要孩子自己承擔責任;父母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那麼,在幫助孩子獨立,以及緩解自己焦慮情緒方面,父母要做好什麼呢?

首先,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更好地與孩子溝通。

麗莎•舒格曼在書中說到“選擇性聆聽”這個現象,意思是孩子在接收父母傳遞的信息時,會有選擇性的,不是每句話都能聽到的。

這裏當然有孩子熟視無睹的情況,但同時也是真實存在的現象,因爲孩子獨立自主能力逐漸發展,他們會本能地認爲自己不需要再聽大人的話了,於是會導致父母教育孩子的難度係數直線上升。

這時候的父母,如果希望孩子遵從自己的意見,試圖吸引他們注意力,就需要注意把握自己表達的方式和分寸。

其一,父母要反思自己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到底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孩子自己需要的,這也是前面說的課題分離的問題。其二,父母要明白,有些孩子就是故意用忽視父母的行爲來吸引父母的關注,所以家長要做到精準把握兒童心理。其三,父母在遭遇溝通危機時必須保持冷靜,即便孩子不予迴應,也要保持心平氣和,這是態度問題。其四,父母和孩子可以玩聽覺遊戲,即通過提供正向的激勵來讓聆聽的過程充滿樂趣,比如允許孩子比平時多看10分鐘電視等,讓孩子聽自己說話。其五,父母和孩子做好溝通這件事,最需要的就是耐心,足夠的耐心。

在建立有效親子溝通方面,麗莎•舒格曼給父母最好的建議是,少說、多聽

其次,父母要明確一些界限,做到堅持原則。

隨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父母焦慮的是孩子沉迷遊戲或手機上癮等問題,而對於這樣的問題,麗莎•舒格曼認爲,關鍵是父母對這些科技產品的使用設定界限。因爲只有明確了界限,孩子們才能準確把握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學習和生活重心。

其一,父母要看到科技驅動的社會能爲精通技術知識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其二,父母要做的是設定界限,以避免孩子的注意力都讓科技產品奪走,浪費時間,耽誤學習;其三,父母設定的界限要讓孩子清楚科技產品的使用範圍及其正確用途;其四,父母制定的規則,全家人都必須遵守,比如喫飯時不允許看手機等。

考慮到遊戲對孩子的巨大吸引力,父母要做好規則或明確界限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監督執行,要堅持原則。

再次,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對於5~8歲的孩子,父母可以試着讓孩子做些家務,因爲這樣的鍛鍊可以讓孩子更快地走向獨立。

麗莎•舒格曼在書中說到,她女兒五歲時就學會了醫院牀單的折角鋪疊法、從車上卸載從超市採購的生活必需品、擺放餐具並幫着做飯等等,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孩子體會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並學會換位思考,知道站在爸爸、媽媽或他人的立場看事情、想問題。

通過鼓勵孩子做些適量的家務勞動,以此鍛鍊孩子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在承擔家務活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自豪感,那是自信的來源。

期間,父母要信任孩子,相信他們可以完成“任務”,這份信任也是一種認可和尊重,這對於孩子今後走進社會,融入羣體都是非常有益的。

麗莎•舒格曼還強調最重要的一點,即父母要順應孩子的天性,且明白“任務”的難度、尺度和界限,這對父母是一種挑戰

總之,無論是和孩子有效溝通,還是設立界限或制定規則,以及讓孩子做些家務,都是幫助孩子學會獨立生活,而這就是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

寫在最後:

麗莎•舒格曼認爲,每個人,尤其是孩子,都是家庭環境的產物。

而最好的家庭氛圍,就是父母快樂、恩愛和不焦慮。快樂的父母養育快樂的孩子。因爲快樂的情緒總是從父母逐漸傳遞給其他家庭成員,這也是父母需要從孩子年幼開始,向他們言傳身教快樂的影響力的重要原因。

其實,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而父母不焦慮,就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針”。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