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探索需求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曾經說過,“當代種種事件不同於歷史之處,在於我們不知道它們會產生什麼後果。……當歷史正在進行時,它對我們來說就不是歷史,它帶領我們進入未知的境域,而我們又難能瞥見前途是什麼樣子。<?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
  我們在思考人類歷史的時候有上述擔心,同樣,我們在思考未來產品的時候,一樣有上述擔心。這一擔心,恰恰正是我們對於“產品應該是什麼樣的?”以及“產品將會是怎麼樣的?”這兩個問題的擔憂。
  經驗證明,如果我們能夠確定“產品應該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的答案,我們“將會”獲得的產品與其“應該的”形態幾乎差別不大。實際上,正是因爲人類活動當中絕大部分產品開發活動都不是技術革新活動,也就是說受限於技術瓶頸的制約非常之小,而產品如果不能夠理想的前程,其原因恰恰在於非技術革新方面的原因:需求。

  我們的產品不同於舊產品之處,也在於我們不知道它們會產生什麼後果。而我們探索需求,正是要去了解這一未來“將會”產生的後果符合我們的“預期”,這一“去了解”的願望,促成了我們探索需求的研究。

對於捉摸不定的人類的軟性,如何固化成爲難以駕馭的產品需求說明書,並隨時準備爲之進行合乎情理的變更,對初涉需求領域的人們而言,簡直是難之又難。Gause和Weinberg兩位曾經合作過《你的燈亮着嗎?》的大師,再次攜手來進一步探討“如何找出問題的真正所在”。他們立足於需求領域中最爲基礎的話題,結合了60多年的行業經驗,提出了一些能夠幫助人們如何爲其所需的東西而探索的技巧。這一成果,集中在一起就是即將出版的《探索需求》。

開門見山,作者在該書中高屋建瓴地從方法論着手,討論了需求過程中含混性的來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接着,作者就需求過程中最難起步的切入點、最難設計的面談問題、最爲夾雜不清的相關人員、最爲冗長難纏的會議,進行了深入探討。而後的章節,無論是探索想法的頭腦風暴,或是面臨衝突時的左右容與,還是需求探索的目標:功能、屬性、約束條件、偏好和真實的期望,都是非常實用的工具。及至最終,面對探索所得的錯綜複雜的第一手資料,爲了更大程度地提高成功的可能,並給予需求分析員結束一切的勇氣,作者又給出了量化需求結果的六大主題。

 

至於詳細的內容,還是看看這本清華大學出版社剛剛推出的溫伯格系列作品之——《探索需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