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牛人堂||什么是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文/沐恩佳音

文学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但它可以保护人性,以拯救自己的方式来拯救世界。如果我们能获得世俗的成功,又拯救了自己,就是双赢了。

为了让我们写出的文字达到双赢,就要经常向内看,修炼内功,在文学上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既使做为生活中的一个副产品,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8月2日,谈写作牛人堂请来断鹂老师为我们分享《寻寻觅觅说意象》,我第一次听到文章的“意象”一词,看来我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需要更加努力了。

听了老师的几遍讲解,我大致认为:意象,就是作者想通过自己的文字,传达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想象画面,怎样的思想内涵;读者通过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感知到作者要传达的画面。

这两个画面如果能够高度重合,引起读者共鸣,或者耐人寻味,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一遍遍地去品读,就说明这部作品拥有一个高规格的意象。

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平时写文章时,我们经常遇到两个问题。

1. 为什么没有时间写作?

很多喜欢写作的朋友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写作”,我也不例外,曾经抱怨过很多次,现在也在一边抱怨,一边坚持!

老师说“人活着,肯定就有时间”,这个是不用质疑的,如果把写作和吃饭睡觉一样,当成每天必须完成的,肯定就有时间去做了。

当然,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人们面临的诱惑也非常多,所以写作者的很多时间被手机吸引走,加上工作、家庭和日常的琐碎,只有很少的心思分给了写作。

我们如果把写作排在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后面,属于写作的时间轻而易举地就被其他事情占据了。但是如果利用好零碎时间,我们每天写出几百字,应该不成问题的。

很多老师不建议日更,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坚持着,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性格,一旦停下来,就会非常懈怠。如果缺少写作的压力,就不会有动力,写作的时间也会渐渐被其他的日常取代。

日更100天的时候,我就下定了决心:不再日更!因为太累,忙碌了一天,还要一直想着写点东西完成日更,写得不好,又觉得会被别人笑话,弄得自己心理压力非常大。

后来我发现很多经常互动的简友,断掉日更之后,渐渐消失在简书,我开始担心自己也会奔赴他们的后尘,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写作还没有真正融入到我的生活,没有养成像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一旦停下也许就是停止,所以咬咬牙又坚持了下来。

2.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有很多网友经常抱怨:写作没有灵感,而且经常卡文,坐在电脑面前经常发呆,甚至半个小时写不出来几行字。有时候,我也是这样,特别是累了一天,时间又很晚,又没有日更,人越急越写不出东西。

坚持日更,让我养成了观察身边的人、事和景,多数时候别人说话,我就静静地听,有时间再变成自己的文字。

我记下的虽然都是生活的小事,回头去读时才发现这些小事儿,也有它的美好,所以就自己鼓励自己,在几个坚持日更的简友相互陪伴和鼓励下,在日更的路上慢慢前行。

没有时间写作,缺少写作灵感,怎么办?

断鹂老师建议我们做好精力管理,也就是精神力量或者心理力量。精力,可以决定我们专注一件事情的时间长度。

写作,是非常典型的精神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精神力量。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负能量的消耗:日常关系、家庭琐事、刷手机、追剧等。

解决办法:

1)多运动。当人保持一定量的体能消耗时,会增加精力的储备,会让脑子更活跃。

2)单独给写作留下时间。把键盘调好,手机不带,不想杂事坐在电脑前半个小时,很快就会有表达的欲望。

3)学会抓住灵感。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有逻辑,没有规律。

我个人感觉:灵感有时候只是一个想法,甚至是一两句话。我们只要在生活中多用心,及时抓住灵感,进行拓展,发挥想象,还是能写出一些东西的。

什么是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意象,主要是指我们创作时候的意图、意志、意愿等,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内心情感或者人生体验等,包括审美理念、艺术追求等。

意,是一种比较虚的事物;象,是用来表达意义,通过想象,借助于常见的物象,然后表达出来。

表达,不是胡思乱想啊,不是天马行空,是我们能直接感知,或者体验的,这是一种非现实的艺术的表象。

文学作品,也是一种艺术品,有其艺术存在的核心。写文相当于打造一件艺术品,让读者去感受、想象、体悟,通过意象的塑造,达到和作者的灵魂互通。

我们如果评价一篇文章中意象,相当于在评价一个艺术平台的层次高低,是文学创作者在创造自己想象中的一个全新的世界。

读者通过阅读作者创造的作品,试着去还原这个新创造的世界,这个过程也基于读者自己的体验、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悟力和对新事物的认知。

作品,决定了这件艺术品的档次;读者的欣赏能力,确定了作者可以鉴赏的档次,所以一个作品有多大的轰动效应,取决于作者和读者的共鸣。

意象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意象的格局是有大小的,这完全取决于作者的眼界、人文关怀和情感的投射。

一部高格局的作品,读起来更值得回味,可以反复阅读,让人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舍不得一下子读完,说明它的意象的塑造是成功的。

这些作品,让人获得一种相对高级别的享受,所以如果我们碰到这种特别投缘的作品,一定要反复品读,肯定也会有较大的收获。


我们判断一个好的作品的要素有哪些?

1) 用艺术品的层次来判断。一个合格的文学作品一定有自己的一种非现实的意象世界层,是一种纯精神领域的,超越物理时空,可以体现这部作品的审美特质和艺术价值,甚至可以呈现一种人生哲理。

2)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构建出非现实、能展现人类审美经验,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口水文的失败就在于,它的意象构建是不完整的,读者构建不出作品中创造的世界。

3)我们读一部作品,第一遍要走进这部作品的意象世界,完整地去感受、体验、欣赏,进入到作者塑造的世界,千万不要肢解这部作品,因为聚焦局部,就会影响这部作品的整体意象世界的塑造。

几遍读完以后,我们再去关注文章中的遣词造句,可以去写书评或者读后感。这时候我们就是参考作品中的意象构建,以及核心关注点。所以,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读两遍是比较合理的。

4)每一个读者构建出来的意象,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独特的部分,因为文字蕴含的内容,和不同读者的审美过程和精神状态是不同的。


最后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几个小感悟。

1)关于写作中的对话。没有营养的对话,是为了对话而对话,这样会比较乏味,纯粹用对话完成一篇小说的,篇幅都会特别长,但是不好推动情节的发展。

高质量的对话,不是简简单单是对话,我们可以设置伏笔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快速发展,传递关键信息,所以写好对话对短篇小说特别重要。

对话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一定要贴近具体的人物形象,不同的人物的对话和语气,都不会有相同的对话,一般可以运用不同的人物视角。

对话,都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会观察,从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例如,小公园、菜市场、饭店等,多听多写多练,多观察说话者的表情和动作,成就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风格。

2)关于景物描写。景物描写不是考虑的遣词造句,最重要的一个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当成摄影师,必须有镜头感,写远景不能面面俱到,更多的是注重整体;近景最好要有特写;写景应该有一定的顺序。

3)关于写悲剧。写好悲剧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有句话叫“悲不言悲,悲自悲”,悲剧比较高的境界,是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最高的悲剧境界,是让人哭着哭着就笑了。

例如,萧红的《生死场》中有一篇文章《手》,让读者大笑着开始,笑着笑着心里就会泛起一种悲凉,一种无力感,这是一种力透纸背的功力。

后记

毎个人对于写作的定位是不同的,有的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一种爱好,不同的写仵者表达出来的意象肯定不同,当然意象的层次也有高有低。

写作,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喜欢,喜欢把心中的所思所想抒发出来的快感,又要承受生活被挤压的煎熬。所以,我写出的文字多数是自己的思想,意象很有局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