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自己》來自於點滴

花了斷斷續續兩週的時間,在帶娃間隙讀了古爾浪窪老師最近出的職場指南《了不起的你》。

​古老師寫的書,特點是案例鮮活。看到他一次次從工作生活中提煉做事法則,更加明白他如何從工廠的一線工人一步步升級到企業的負責人:總結驗證再修改不斷學習升級;也明白一本書是怎樣在繁忙的工作中積累出素材:時時處處留心生活,總結案例提煉主題,即使是工作繁忙的企業負責人,也有辦法把書踏踏實實地寫好。

看他的書,就是和一個出色的職場人士聊天,聽他不厭其煩地把觸動自己的慢條斯理地分享給你,我邊讀邊帶入自己有限的經歷,常有點頭贊同的衝動。我想寫書的夢想也又一次被觸動,哪怕用零碎時間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獲,任何行業和領域都能產出果實。

這本書適合職場新人,也能爲進入職場一段時間遇到迷茫到朋友提供解惑,看看他的故事與心得,總有讓人豁然開朗的地方。

列幾個特別有觸動我的點吧:

1 謀生--不放棄,不幹崩,在自己的賽道上堅持做下去

古老師本人在一個領域做了二十幾年,從工人到管理者,從問問題的人,到能夠給人提供答案的人。我覺得這是對謀生領域的正確態度,要一直堅持做下去,就會超出大部分人。不在於天賦,跑得快和跑得久在職場上還是後者更具有穿透力。

我的一位同事,是非常有天賦的廚師,最近突然告訴我她想離開這個行業了。她還很年輕,在行業裏有很好的前景,我很看好她的能力。可是她說已經厭倦了在高級餐廳後廚每天工作14個小時,給有錢人做飯的日子。我聽了爲她惋惜,我知道她有多拼命,再往上一步很有可能成爲有影響力的業界新星。可是每天過於高強度的工作讓她幹得崩潰了,興趣已經不在。如果可以真希望她能讓熱情均勻地分配,不要一下燃盡。這樣或許能走得更遠,有不一樣對行業的體會。

《選擇卓越》裏講的故事:阿蒙森和斯科特兩人1911年10月分別帶隊前往南極,前者沒有節奏狂突猛進,結果全軍覆沒,後者日行三十二千米,無論晴雨最終成果達到。重要的不是一時兇猛,而是節奏穩定的持續行動。

不要一次性把自己幹崩潰了,留得青山在,我自慢慢燒。

2.做事--不追求完美,享受做的過程

不糾結意義是我和聞韶的一大不同,聞韶做事情是結果導向,不參雜太多情緒,只要分析利弊決定要做了,那就會堅決執行,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直到完成。我就會

對必須做的事情非要問個意義,導致我很多重要的項目糾結意義,而疏於行動,因此常被聞韶吐槽。比如,我做視頻太看重數據和反饋了,覺得沒反饋沒意義。其實我只是想記錄自己學會更多菜的過程,同時也分享教別人,加深自己印象的過程,這個過程享受就好,不必要求所有事情都達成纔有意義。做的過程本身就是意義。

古老師書裏也提到了這一點,只有做了纔有意義,很多事情不做不會真的瞭解意義,靠着想永遠不會知道。

邊做邊修正,不追求完美。享受過程,過後檢討。注重過程和經歷。我想我應該做的就是關閉我的敏感感受,先沉浸在做這件事裏本身,比如,趕緊把昨天做的recipe總結分享一下。

3.習慣--寫日記重要,總結日記更重要

古爾浪窪一開始是寫日記的,但後來發現寫完了也不會看沒有什麼用。後來他開始寫“中央筆記”是把流水賬日記用週記總結一下,重要的數字以及靈感想法提煉出來。有了提煉,每天的反省纔有了穿透時間的總結,更有價值,反覆咀嚼仍然有用的被留下編輯在一起,方便翻閱。這樣堅持一年數據和感悟許多都被用在他的論文裏面,再也不是沒用的日記了。

我自己的日記最近一年斷斷續續地寫,帶娃的日子過得比較荒蕪,以娃爲中心經常生活不規律,要隨叫隨到,日記也經常忘記,自己很多反省和自查也流失掉了。應該每天寫寫簡單的感受或知識收穫筆記,每週再總結一下。把週記從計劃和總結得失,擴展到複習知識和信息。筆記必須複習和提煉,否則就是收集而不歸檔,必然不會好用。

4.修養--遇見兩位同事,先問候職位低的同事

古爾浪窪分享自己做事的原則中有一條是,路上遇到職位高的同事與職位低的同事同行,應該先想職位低的同事打招呼,然後在想職位高的同事打招呼。

自認爲是個善於體會他人情緒的人,可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點。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直覺會先和上司打招呼,仔細想實際上你打招呼的如果是同級同事或者更低職位同事,這更能體現對人本身的尊重,其實比按照等級打招呼更讓在場每一個人舒服。

讀完書覺得工作忙併不是不總結的理由,只要留心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我們總能夠打破環境的束縛成爲一個了不起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