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夜读】学习中的小思考(Ⅱ)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对他给文化下的定义很是赞同。他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说到文化,东方有东方的文化,西方有西方的文化。东西方文化既有其相通性,又有着不小的差异。

譬如说慈善。近代将其定义为“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

东西方的慈善事业皆是古已有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西方通过教会、协会、基金会等开展慈善事业,特别是“二战”后,个人捐赠免税入法,富豪大亨多热心慈善,如洛克菲勒家族、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在中国,古往今来,儒家讲慈善、讲施舍,佛家讲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样的慈善,涉及面更广,类别更宽泛。

再譬如说需求。我们大多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等五类。我没见过在中国有这样上升到理论的凝练、剖析,但是中国人老早就把这样的需求,通过吃饭、吃酒、吃茶这样的常态化生活方式来表现。吃饭,“民以食为天”,解决的是老百姓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吃酒,或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恬淡,或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豪爽,解决的都是社会交往需求和尊重需求;吃茶,透过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的高潮部分,也称《七碗茶诗》,尤可窥豹一斑,三两知己一道吃茶,不仅解决了“口吻润”,更是带来了“通仙灵”、“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精神愉悦。

东西方文化又有很大的不同。网上查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系列图示,就很说明问题。

举个沟通的例子。西方人相对很直接,用北美崔哥的话说,老外的第一句话就表达了他的观点和意思。而中国人不是这样,相对含蓄、婉转,或者说是绕着弯来说,许是他的观点和意思在最后一句,许是他不明确说出来,你得猜。

个人觉得,唐诗里最能表露情感的就是那些送别诗。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先说事,再说景,借景抒情,那种落寞和怅然若失跃然纸面。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直接写景,借景抒情,把那种一路从长安送到渭城的兄弟情,那种恋恋不舍、依依惜别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绝的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为师长和领导的杨万里,因为青年才俊林子方要去外省履新,他起早到净慈寺为其送行。这是同题二首送别诗之二,据传诗里有极强的隐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大意是借着写西湖的美景,为青年人的职业发展点步。要知道,在都城临安、在皇帝身边,资源最好,机会最多。其实,这和今天也差不多,青年人都爱去北上广深,即使生活成本高居不下,也爱“北漂”,就是因为发展机会多。看来,这首隐喻诗过于高深,年轻的林子方没有听出领导的弦外之音。

这就是文化,我们不能说这种或那种文化的好与不好,它就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