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學的現代化解釋 什麼是冥想

最近自己有一個特別深的啓發:工作做到一定程度,其實就是情緒的管理。人就是一個情緒驅動的動物,情緒管理好,不被情緒所控制,那這個人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好。那怎麼才能夠把情緒管理好呢?人爲什麼有會有情緒呢?這就要從一本書說起了——《爲什麼佛學是真的》。

我相信你一定會感到詫異,一本關於佛學的書,怎麼可能會和情緒有關呢?這是因爲在當前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的情況,現代科學已經對佛學中的一些觀點和思想有了更爲深刻的科學解釋,而且這些解釋可以讓現代人更好的理解佛學,而這些解釋綜合起來一看得出了一個最根本的結論:人本質上是情緒化的動物,不被情緒所控制,你也就能夠達到了一個非常無我的境界。

《爲什麼佛學是真的》這本書可以總結爲一句話:

現代科學對佛學思想的現代解釋。

那現代科學是怎麼解釋佛學的呢?主要分爲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人本質上是一種動物,所以人是進化的產物。

這就決定了,人的本質衝動是:尋找基因中標記的快樂:繁殖、交配、喫好喫的,看好看的,等等。這都是動物的本能,人也具有。但是這些衝動最大的確定就是:你得到了,也只是會給非常短暫的滿足,然後你爲了再次尋找這種快樂,就需要追求更大級別的衝動,如此循環。這其實就是動物的本性,只是追求基因中標記的原始衝動。

第二部分:進入文明社會,人性出現了,而且有慢慢取代動物本性的趨勢。

現在很多人都相信,延遲滿足是更高級的快樂,這個世界上肯定有更有意義的生活和選擇。發揚文明社會的人性,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

第三部分:人類之所以能夠進入文明社會,是因爲人類大腦非常發達。

而發到的人類大腦,其實本質上是一個多元政體,是由很多模塊組成的,這些模塊包括:求偶模塊、安全模塊、社會模塊等,正是這些模塊在你面對選擇時在互相比對從而最後做出決定。所以說,人的大腦各個模塊看誰能夠說服誰,沒有一個完全的一家獨大的終極大腦。這說明了兩個事實:一是,多元政體的理論說明人類確實是“無我”的,根本就沒有一個唯一的你;二是:你以爲自己是理性決策,其實本質上還是某個模塊戰勝了某個模塊,最後還是情緒的比對。

第四部分:因爲是情緒的決策,所以人看任何事情,都是主觀的,都是帶着有色眼鏡的。

這就是佛學中的“色即是空”。你認爲你足夠客觀了,但只要你的大腦做出了選擇,其實就是主觀的,就是帶有情緒化的。每個人都想追求好的東西,這就是佛學中的貪,都想避免壞的東西,這就是佛學中的嗔,一旦你過於追求貪和嗔,那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煩惱。

第五部分:因爲人是情緒化的動物,所以人才會有各種煩惱。

所以如果一個人如果能夠擺脫情緒的控制,那就能夠從煩惱和痛苦中解脫出來,那怎麼才能夠擺脫呢?佛學給了一個方法——正念冥想。

什麼是冥想

不被情緒所劫持,不做情緒的奴隸,這是一個人非常強大的能力,而想擁有這種能力,需要一個說簡單很簡單,說難的話那是非常難的方法——冥想,爲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冥想本質上就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找一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來,閉着眼睛或者是睜着眼睛都可以,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就行;第二個步驟是專注於自己的呼吸。

二是:難就難在了專注於自己的呼吸上。因爲上一講已經說了大腦是一個“多元政體”,這個“自己”想專注於呼吸,不知道什麼時候,另一個“自己”就讓你去想一想其他的事情了。

要想克服多元政體這個根本問題,具備的辦法是:當某一個新的想法出現的時候,不要去排斥它,而是觀察到它就僅僅是看到它,之後立馬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就像是看到水面上出現了一個波紋,出現就出現了,跟我沒有什麼關係,我該幹什麼還幹什麼。這個辦法說起來好像輕描淡寫,但是真的很難,我自己試過,你要是不信,也可以自己試試。

既然冥想可以讓人擺脫情緒的控制,那這麼纔算是擺脫情緒的控制呢?我覺得主要是分爲四個部分吧:

一是:持續進行冥想訓練可以提高自己抗壓的能力和專注力;

二是:一旦你的冥想達到一定的境界後,你可以達到心流狀態,要知道心流狀態可以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幸福狀態;

三是:冥想可以讓自己和各種感情進行剝離,我就是我,感情是感情,我不受感情的影響,我可以自由選擇我處於什麼感情狀態;

四是:也是冥想的最高境界,我可以把自己和想法剝離,我就是我,想法就是想法,我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想法作爲當下的自己,這樣我就可以自由控制自己,不受任何人的影響。

所以說,不要被看似強烈的感情劫持。

區分現實和幻想的前提,是我們先要撇開情緒,能夠冷靜對待和分析自己面臨的事情。而我們說的佛學中的冥想,正是在解決這個問題。

我是徐建航,這是我寫的第154篇文章,歡迎你加入007社羣,七天寫一篇,一起寫七年,七年之後一起去南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