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心理營]《破繭原生家庭》12期D6 依戀風險20200824

一、引導:分離與喪失

1、依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關係系統,它幫助我們面對人生的孤獨和艱難。但也帶來了矛盾,讓我們害怕失去對方,也害怕失去自我。

孩子在6個月以後,若是把他交給另外一個人照顧,孩子就會有非常大的情感上的反應,他會抗議,因爲它的依戀已經形成,而此刻面臨着依賴依戀的被切斷,這就造成了一個強烈的焦慮和強烈的情感。

2、我們需要他人的一個可靠、熟悉、支持和穩定的感覺,它會成爲我們成人依戀的一個安全感,然後被信任、被愛,這樣的感覺是我們探索和自我發展所必需的感覺。

當我們在依戀方面感到安全的時候,我們就有可能去向外探索、冒險;當我們害怕、生病或者疲憊的時候,我們會更依賴依戀的對象。

3、抱持與依戀的區別和聯繫

抱持需要的是支持,像被一個足夠強壯的人託着,讓人感覺有力量感(無論是身體的抱持還是象徵性的抱持);而依戀需要的是喚起迴應,不管這種迴應是以什麼形態出現,這就是依戀的基礎,一旦有了依戀,得不到迴應是比迴應粗暴更難以忍受的。

抱持的體驗是被動獲得的,依戀是主動形成的。

依戀會有遭受喪失之痛和悲傷的風險,所以分離焦慮是依戀系統遭遇危險的信號。

依戀是需要喚起迴應,迴應的內容和方式並沒有那麼重要,即使是一個壞的迴應也比沒有迴應要好得多。

4、依戀會有遭受喪失之痛和悲傷的風險,所以分離焦慮是依戀系統遭遇危險的信號

依戀是非常美好的體驗,可以說是我們生命中最深刻的情感的連接。而依戀也會伴隨着分離的喪失和痛苦,哪裏有依戀,哪裏就有喪失。有時要在這個關係受到破壞或者失去的時候,才突然意識到,原來它是那麼的珍貴。

我們不會依戀所有的人,我們會遇見一個對我們來講很特別的人。這種特殊的紐帶是非常重要的,超越了一切生物的基礎。

5、在成年期,我們的依戀對象的選擇主要在於可獲得性,而不在於對方的能力大小,這個人也許並不那麼強大完美,但總是能給予迴應。

但依戀並非是愛情,它可以導向愛情,也可以不導向愛情。成年人的依戀,可以維持很多年的情感聯繫,而不必時時刻刻有身體上的接觸和互動。

抱持和依戀,共同構成了我們人生最初的安全基地。抱持,讓我們可以活下去;而依戀,讓我們想要活下去,並且愛上這個世界。

鮑比所稱的“依戀行爲系統”是由進化“設計”的,用來提高成功存活和繁衍的機率。如此而言,依戀系統作爲人類遺傳程序的一個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並不比進食及交配小多少。

下列三種行爲類型,可以證明這種對威脅和不安全的反應是天生的,依靠本能指引的:

1、 尋求、監測,並試圖和提供保護的依戀對象,或者是一個微小的依戀對象層級系統中的一員—保持親近。不管嬰兒和父母的捲入程度如何,向依戀對象哭泣、粘纏、呼喚,還是爬向他們,這些都是年幼兒童爲了建立安全的親近性,而表現出的根深蒂固的和與生俱來的技能。

2、 將依戀對象作爲“安全基地”使用,從這個地方開始,去探索其他陌生的環境和體驗。

3、 將依戀對象作爲“安全港”,在面對危險情境和受到驚嚇的時候逃向此處。

人類和其他生活在地面上的靈長類動物相似,但不同於其他很多物種,當人類受到威脅時,他們不是要尋找一個地方來確保安全,而是尋求一個覺得比自己“更強壯、更智慧”的人來陪伴,從而獲得安全感。

二、延展:

1.依戀模式的影響

依戀模式全面影響了成年人的工作、愛情。不安全的依戀讓人:

難以與家人、同事和領導好好相處和合作;

在婚姻和養育子女中出現問題;

影響在社區、工作和學業上的表現、貢獻和成功。

2.依戀模式與兩性關係

3.依戀模式與和諧婚姻

John Gottman和他的同事研究已婚伴侶的依戀行爲,發現不能維持6年以上婚姻的伴侶顯示出更多恐懼/焦慮和疏離/迴避的依戀行爲。能要求和接受親密關係、分享情感體驗的伴侶能更容易維持伴侶關係並從中獲得更高的滿意度。衝突型婚姻中的孩子更多機率出現焦慮、壓抑和酒精/毒品成癮、學業表現不佳,等等。不幸的婚姻影響的不僅僅是兩個人。

4.依戀模式與工作表現

安全依戀的員工能夠更有效地跟他人溝通,工作動力更強,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不安全依戀的員工更有可能忘掉細節和重要信息、注意力分散、情緒波動大、跟他人產生不和諧,導致工作表現不佳。

5.依戀模式與學業表現

不安全依戀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業表現,比如矛盾型依戀的孩子會因爲擔心父母和老師的不滿意而過於焦慮,疏離型依戀的孩子覺得什麼都不重要、缺乏意義感和動力,恐懼型依戀的孩子能逃就逃、臨時抱佛腳,等等。

2017年Majimbo的一項研究表明,精英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機率有焦慮、抑鬱、物質濫用等問題行爲和不好的學業表現,爲什麼呢?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家庭的父母太忙以致於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避免的方法有:

避免給孩子報太多課外活動;

專門安排時間陪伴孩子、分享體驗;

儘可能將工作不要帶回家;

儘可能容受放棄一些社會活動,將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另一個問題是,很多父母不瞭解孩子的想法、能力和興趣,對孩子有不現實的期待,這樣造成孩子討好父母而缺乏自主、當不能達到父母預期時造成很大的痛苦。要解決這樣的問題,父母一方面可以從其他人那裏獲得分享和幫助,認識和調整自己的期望,一方面跟孩子溝通,多瞭解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興趣,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對孩子有過高的預期但又不能給予足夠的聯結和支持,過多的批評和羞辱讓孩子淹沒在負性情緒當中,攪擾了大腦的學習狀態,也造成不安全的依戀關係,從而影響到學業的表現。解決方案是:

“糾正前先聯結”,在解決問題前從孩子的視角理解他們的情緒;

鼓勵孩子使用自己的反思功能去找到解決方法;

帶着好奇心跟孩子一起探索學業問題所在;

用更多的支持代替情緒迴應

6. 成年後如何改變依戀模式

2015年對一些專業照料者的研究表明,針對他們中有不安全依戀的人,幫助他們修復,提高了工作表現,這些途徑包括:

體驗新的安全關係:

——與可靠的、共情性強、值得信任的人建立安全性的關係和體驗:朋友、同伴、合作伙伴、導師等等;

尋求專業治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