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向外的處世法則,凡事對得住良心

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其實也是一個平衡體,物質能夠保持現狀並在一定時期內存續,靠的就是這種平衡關係。

而像人際關係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也是靠這種平衡維繫着。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那些人際關係方面的行家裏手實則是與誰也不遠不近,以自己爲圓心,把所有的人都放在同一個圓上面,保持着同樣的距離,維繫着某種平衡。離得遠了來看,這也是一條處世的法則。

​一、不要對誰特好,也不要對誰不好

不要對誰特好,也不要對誰不好,這是一條向外的處世法則,也可以說,是一條外在的法則。

對誰特好或者對誰特不好,都打破了某種平衡,使人際關係難以長期維繫。人人都逃脫不了被打鉤畫圈的命運,對其特不好者說不定會在關鍵時刻給你致命的一擊;對其特好者也說不定爲了個人的前途和利益會在關鍵時刻舍你而去。

當陸虞侯追殺林沖之時,林沖是否對自己當年救助陸虞侯的行爲悔恨交加?白眼狼、薄情女、絕情漢,一個個形象現身於世間,粉墨登場。

你送給別人一塊糖,別人喫掉便很快忘記了;可你對別人的傷害,別人可能終生還記着。你便有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人走茶涼、情如紙薄之感,因爲你的付出並未得到應有的回報。你對別人的傷害可能早已忘記了,可別人之所以還記着是因爲傷害還沒有得到償還。

所以,不要輕易付出,付出好和壞;即使付出了好,也不要念念不忘。至於壞,更不要做出,勿以惡小而爲之。倘若無意爲之,也要及時補救,避免引出更大的禍端。

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隨風舞、逐水流本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人爲地加上了個人的感情。正如趨炎附勢一樣,還有衍生出來的感嘆——“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只是人的一種過度的感嘆罷了。

之所以有感嘆,是因爲曾對其好,而其並沒有想象或者預期的那樣有所回報,甚至迴避、冷漠,落井下石。

痛苦的是自己曾經的付出未有理想的結果,而又爲此念念不忘,纔有了這種結局。如果拋卻耿耿於懷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緣故?是待人太好了?不要對誰特好,也不要對誰不好,做到此便真的沒有憂傷了。

二、不求完美,但求對得住良心

不求完美,但求對得住良心,這是一條向內的法則,是對自己的內心而言。自己對別人的幫助,對別人的善,不求別人的回報,只求心安。儘管做的可能不是那麼完美,但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足夠了。

有時,我們做了一件事情,並不是爲了某一個人而是爲了一件事,甚至可以說爲了自己。

單位裏曾有一個青年人,幼小喪父,母親身患絕症,單位里人人爲之捐款捐物,可在其母親去世後,這位年輕人便離開了,連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我們心靜如水,不求回報,不求完美,只求良心上的安慰。

不要對誰特好,也不要對誰不好;不求完美,但求對得住良心。實質上,這兩者可以歸爲一句話,那就是隻求對得住良心。向內,只求良心上的安慰;向外,就是一視同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