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CQA做一個漂亮的總結——羣面系列九 1. SCQA是個什麼東東? 2. SCQA應用於羣面總結呈詞舉例 3.總結

從10月份到現在圍繞羣面攻略EQ閣主持續發文,從審題到分析到陳述到討論到傾聽,滿滿的乾貨,全套結構化思維,如果小夥伴們仔細看過且身體力行進行了嘗試,相信大家已經不再害怕羣面,而且還把羣面當成了展現自己風采的舞臺:-)同時,是不是也領略到了結構之美呢?

那麼現在來到了收尾階段,如何打一場漂亮的收官之戰呢?下面教大家一個講故事的框架: SCQA。

1. SCQA是個什麼東東?

SCQA模型最早由麥肯錫諮詢顧問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是一個經典的結構化模型,可以廣泛應用於說服、彙報工作、寫作、編寫故事以及策劃等工作中。



其中:

S(Structure):情景陳述,陳述的通常是大家都熟悉的事,普遍認同的事,事情發生的背景。通過先陳述事實產生代入感,容易引起共鳴。

C(Complication):衝突,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因素,打破原有的穩定狀態,情節出現轉折,引發受衆產生懸念。

Q(Question):疑問,根據前面的衝突從對方的角度提出他所關心的問題,用於引導受衆思考的方向。

A(Answer):解答,既是對Q的回答也是我們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2. SCQA應用於羣面總結呈詞舉例

還是用EQ閣主《聚焦目標,化繁爲簡——羣面實戰系列一:審題戰術》一文的例子來進行演示:

假設私人飛機墜落在荒島上,只有6人存活。這時逃生工具只有一個只能容納一人的橡皮氣球吊籃,沒有水和食物。請問誰應該坐這個吊籃出去?這6個人分別是:

孕婦——懷胎八月;

發明家——正在研究新能源(可再生、無污染)汽車;

醫學家:多年研究艾滋病的治療方案,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宇航員:即將遠征火星,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新星球;

生態學家:負責熱帶雨林搶救工作組;

流浪漢:歷經人生艱辛,生存能力較強。

如果被推選爲代表去作總結髮言,按照SCQA的框架組織發言思路大致如下:

S(Structure):陳述我們小組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共同努力的目標。

C(Complication):總結討論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意見,主要的分歧點。

Q(Question):我們如何用達成的共識解決這些分歧?

A(Answer):我們小組的選擇和依據。

爲了更加具體的對該框架的應用進行演示,假如在討論過程中大家的爭執焦點主要是圍繞孕婦、宇航員和流浪漢進行的,而最後選擇是流浪漢,那麼按照SCQA的框架組織總結髮言如下圖所示:



按照這個SCQA框架進行總結,妥妥搞定羣面的最後一個環節,且給HR再次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是一定的。

3.總結

SCQA這個框架可以應用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金字塔原理》一書,用這個框架搞定說服、講故事、彙報工作、寫作序言、演講開場白都是萬能的,以後羣主還會繼續結合實例說明它在其他工作場合的應用,想了解更多就持續關注EQ閣吧。

(微信公衆號“EQ閣”、簡書“EQ閣主”和知乎“EQ閣主”和微信公衆號“EQ閣”着力解決面向大學生和初入職場人士的軟實力提升問題,聚焦於打造職場溝通力、思考力和學習力,歡迎持續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