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季 210|文字,我的清平世界

追溯與文字的緣分,不知道自己何時與文字結緣,或許從幼兒園識字的時候開始,或許更早。最早的時候,我與文字幾乎沒有任何聯繫,那時候,不知道文字爲何物?或許,在我的潛意識當中認爲文字就是文化吧,因爲識了字就是有了文化。小時候,誰要時候多識一些字,就會被人們稱作“文化人”,那時候,文化人就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也是當地最有名望的人。但我覺得“文化人”似乎離我有些遙遠。

小時,我並不喜歡學習,但對文字卻情有獨鍾。因爲識得一些字,便常常把注意力引向有文字的地方,如藥品說明書、商品包裝盒、戶外牆體廣告等便成了我特別注意的對象。這個愛好一直保持到現在,走到哪裏,我先把目光轉向有文字的地方。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筆架山”,道教文化聖地,攀山的兩邊走廊刻滿了道家文化,我把這些一塊一塊讀過,並常常停留在這裏駐足思考。的確,上面的文字精雕細琢,且都是道家思想最爲核心的內容,但常人是不注意的這些的。這是人類的通病,人們常常過於注重看到外在的風景,以至於忽略了這些風景中的文化的內在精華。最常見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這樣倒是彷彿遂了我的願,這些文字彷彿是專程在等我來讀,它們似乎成了我的專屬,在內心,我頗爲自豪。

對文字莫名的喜歡,由此生髮出對故事的興趣。上高中的時候,讀了一些書如《百年孤獨》《平凡的世界》《簡愛》《夢裏花落知多少》等,它們似乎打開了我對於文字的特別理解。原來不同的文字竟然也可以組合成一個個深情動人、跨越幾代人的故事,而在故事中,我們竟然能尋找出幾分自己的身影。也許,這就是文學的力量。我從文字跨越到了文學!在文學的邊緣,我不知道徘徊了多久,才走進一個個故事中的一場場酸甜苦辣。一本本文字不知道賺取了多少眼淚,不知道觸動了多少次年少懵懂的自己。

可以說,高中時期,我是在文學中度過的,那時候,因爲嚮往文字的自由組合,所以自己也開始嘗試一些文字組合。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我總覺得文字成了我的一塊“棲息地”。

其實,我並不知道文字能把我載向何方,但我深知今生已與文字深深結緣。因爲後來的生活大多與文字有關。在文字中,記錄着我的深深淺淺的遭遇和悲歡離合中的危機,在文字中我獲得了重生,文字徹底成了我的“自留地”。如果說之前,對文字的歡喜僅僅停留在嚮往嘗試階段,那麼在工作後,對於文字則成了一種依賴,文字成了我一個人的“自由世界”。無論悲喜它都像一位摯友,聽我深深淺淺地訴說,訴說完了,心中彷彿也就重新開啓了一段新的旅程。人是要不斷讓自己歸零,只有學會清零,纔能有更多的五彩斑斕靠近。我甚至已經習慣了每天提筆寫點什麼,有人說,哪有那麼多可寫?事實上,生活遠比寫出來的更加豐富多彩,只不過有人選擇了記錄生活,有人選擇了讓生活呼嘯而過。我喜歡記錄,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一系列的歡喜憂愁,記錄一路上的點點滴滴,每當翻開文字時,曾經的自己便一一再現。

至此,文字已經成了我的摯愛,每天無法割捨的摯愛。它陪着我一起看日出日落,陪着我一起梳理生活中的精彩與糟糕,陪着我一起傾聽世界,我無比喜歡以文字的方式消遣自己。人在內心總要留出一條通道,讓堆積在內心的歡樂與憂愁流出。對別人來說,或許一場歡歌笑語就能讓自己得到宣泄,亦或一場把酒話人生能讓自己得到舒緩,但對我來說,文字就是我最好的宣泄方式。有她聽我傾訴,有她聽我毫無邏輯的講故事,我把自己擱置在一個叫“平淡”的淺水灣。我的故事裏,藏着我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理解,沒有對錯,沒有好壞,在文字中,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清平世界”。

如今,文字一路陪伴着我,不離不棄。每天在文字的世界裏遨遊,在廣袤的文字疆域中馳騁,在文字中,我認識了自己,確定了要去往何處。我將繼續在文字中比劃自己,與文字攜手共度一生。

2020年10月8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