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组合

品牌组合

一家公司在同一品类里开发多个品牌,分别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从而让整体的市场覆盖率更高。这种品牌管理的方式叫作品牌组合。

品牌组合策略

最早运用品牌组合的是通用汽车,但宝洁公司把品牌组合这件事玩到了极致。说到洗发水品牌,你可能听说过飘柔、潘婷、海飞丝、伊卡璐和沙宣,但你知道它们都属于宝洁吗?飘柔主打“柔顺优雅”;潘婷主打“修护滋养”;海飞丝主打“清爽去屑”;伊卡璐主打“草本天然”;沙宣主打“专业时尚”。5个品牌各显神通,让宝洁占据了国内洗发水数百亿元市场的半壁江山。

采用品牌组合的策略,除了获取不同细分市场的客群,你还可以做到:通过品牌的集团化作战,霸占渠道商的货架,压缩竞争对手的陈列空间;增加零售商对你的依赖,增加价格谈判的筹码;在广告投放、原材料采购等方面获得更大的规模优势。多品牌战略甚至还能激发公司内部的良性竞争,保持创新与活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品牌组合说白了就是组团打群架。

品牌组合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品牌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有很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我在这里分享其中的三点。

第一,借助高端品牌,建立价值优势。按理说,像Smart这种微型车,就配置和性能来讲,跟奇瑞QQ是一个级别。

如果是自主品牌,5万元能有人买就不错了。可就是因为Smart有着奔驰的血统,甚至跟高贵的迈巴赫都算是同一个家族,所以最低配也要卖到十几万元,关键是有特别多的人买。由此可见,将高端品牌引入市场,确实能增加整个品牌组合的威信和声誉。当然,这种品牌溢价的实现有一个必要前提,就是要让Smart和奔驰之间的品牌关联广为人知。说得直白一点儿,人家买Smart是冲着“迷你奔驰”的心理期望来的,没有奔驰撑腰,单是Smart就不值这个价格。

第二,利用低端品牌,形成侧翼保护。如果竞争对手的定位比你低,跟你打价格战,你怎么办?是舍弃品牌的高端定位降价迎战,还是坐以待毙?两条路显然都走不通。这个时候,一种很巧妙的做法就是自己也推出一个平价品牌,把它当作一名“打手”。你可以让这个平价品牌和对手的包装风格极其类似,然后三天两头搞“大促”,把低端市场的价格搅得越乱越好,反正你也不指望“打手”赚钱。能稀释对手的品牌认知度,实现一个“兑子”的效果,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举个例子,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是知名的食用油品牌,当遭遇对手低价竞争的时候,他们果断推出了“元宝牌”食用油。你看,名字就这么接地气。在低端市场上,“元宝牌”食用油用低价成功地阻击了对手的进攻。

第三,看清交叉范围,避免自相残杀。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果没有看准各个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异,就盲目推出新品牌,很可能虽然有一定销量,却让原有品牌损失惨重,结果就是左手倒右手,拆东墙补西墙。举个例子,当年东风标致的三款车型(307、308和408)本来在配置和性能上差异不明显,结果在定价上又存在很大一块重叠区间。如果你愿意花13万元左右,买307也行,买308也够,甚至408的“乞丐版”也能买到。这就让消费者陷入了深深的纠结,最后三款车卖得都不是特别好。所以,在使用品牌组合战略的时候,务必要准确识别细分市场,避免自相残杀、左右互搏。

一句话理解品牌组合: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