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

几年前,韩寒拍了一部电影,叫作《后会无期》,里面有一句台词火了:“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话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你以为你懂得的道理,是真的懂吗?坦白地讲,我不是特别喜欢这类话,这种话除了给人们麻痹自己提供借口,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当然,我知道这句话有戏谑的成分,但仍想追问一个隐藏的事实:为什么这样的话,特别容易被大众接受呢?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填鸭式”教育,让我们像海绵一样,只要遇到水就吸收,不做任何思考判断。就连考试,也更加偏爱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我在国内外顶尖学府都有过求学经历,关于考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相比于国内,国外的学校更喜欢用主观论述题考察学习成果。

对思考过程的“再思考”

受海绵式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面对任何事情时,都希望求得一个确定的标准答案。但是,“小孩的世界才分对错,大人的世界只看利弊”。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一个人不是好人,也不一定就是坏人。生活当中的绝大部分问题都不是选择题和判断题,而是主观题。那这道主观题怎么解?这就需要批判性思维。

用一句话概括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考过程的“再思考”。举个例子,下围棋的时候,你的思考过程就是自然思维,而覆盘时候的反思就是对思考的再思考。普通的思考由于利益相关、立场不同、时间紧迫等原因,总会有不少偏差和误区。而对于思考的再思考,因为其更纯粹,所以误区往往会少得多。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与海绵式思维的全盘接收不同,前者讲求的是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要质疑、分析、评价、反思。

有一段总结批判性思维的话,我觉得挺有意思,分享给你:怀疑,但不否定一切;开放,但不摇摆不定;分析,但不吹毛求疵;决断,但不顽固不化;评价,但不恶意揣测;有力,但不偏执自负。那么,要想具备批判性思维,到底该怎么做呢?我分享三个技巧给你。

第一,避免归因偏差。一些结论本身没问题,但是支撑结论的理由是不准确的,不仔细分辨,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比如,下属向你提离职,说自己感觉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或者说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希望换一个行业发展。而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职场上有句名言:“加入公司,离开经理。”[插图]员工的离职原因,不是钱没到位,就是他的直属领导有问题。聪明的老板一定能察觉,给员工的离职做出正确的归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识破推理谬误。有的理由听起来没问题,但结论却很荒谬。比如,“他们金牛座都这么固执”,或者“这个人不靠谱,他说的话你一句都不能信”,这就属于典型的推理谬误——以偏概全。要是街坊邻里之间闲聊,这样说说倒也无妨,要是认真,你就输了。推理谬误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种类。例如移花接木,就是前后偷换概念。2016年辽宁卫视“春晚”有个小品叫《吃面》,小品中,宋小宝点了一份海参炒饭,上来以后翻了半天没找到一点儿海参,就问海参在哪儿?然后一个厨师跑出来说:“我就是海参。”这就是典型的移花接木。再就是滑坡推理,即认为一件事发生,那么与它相关的其他事情也一定会发生,把“可能性”转化成了“必然性”。有一句台词,叫作“再工作几年,我就能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儿小激动呢”,这句话看起来顺理成章,实则把可能当成了必然。还有诉诸权威,就是但凡权威人士认可的,就是合理的,最常见的例子莫过于“电视里的专家说了,多吃绿豆能防癌”。若你再遇见这一类观点,我建议你别往心里去,他就那么一说,你也就那么一听。

第三,细听弦外之音。有那么一种论述,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总觉得话有点儿没说透,问你哪儿没说透,你还说不上来。比如,“直接感受莎士比亚的著作大有裨益,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至少去看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这句话的理由和结论都没问题,但是其中隐含了一些假设条件,说的人把它省略了,所以显得有点儿“跳”。如果把省略的假设补上,假设一就是“表演必须非常逼真,这反映了莎士比亚所倡导的一切”,假设二就是“学生将会理解这部戏剧,而且能将它与莎士比亚联系起来”。显然,只有这两个假设都成立,理由才能很好地支撑结论。回到开篇那句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里面就有一种假设,就是马云那样的人生才叫过好了的一生。所以,即便懂得很多道理,也成不了下一个马云,这是大实话,没问题。但问题是,什么叫过好了的一生,这种假设成立吗?这个问题,留给你们想一想。

一句话理解批判性思维:

对思考过程的“再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