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季 219|教育要面向真实

众所周知,学校是象牙塔,代表着纯洁、善良、美好,也被人们错误的认为是真善美的象征,于是,那些与真善美相对的假丑恶被自觉地屏蔽外在外,但屏蔽并不代表没有,事实上,一些假丑恶依然存在于校园和生活中。在我看来,学校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真实面对生活。长期以来,我们教给学生更多的善良、真诚、正义的东西,从而把教育的纯粹与生活的真实割裂开来。

20世纪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也就是说,教育要面向生活,而生活中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都存在。学校教育往往把生活中不好的东西不自觉地屏蔽,以至于让学生片面地以为生活中一切都是美丽善良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一旦发现生活不如想象中那般如意时,他们常常无法面对,不知所措。加上,现在的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他们没办法一下子从美好切换到真实的生活中,甚至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质疑。

今天,当我再次从李镇西老师的书中读到李金川的案例时,深深地陷入了思考。可以说李金川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但却自杀了,他的遗书写到:跟虚伪同在一个社会里真没意思。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看到了真实的社会和虚伪势利的班主任,他觉得这样的人不配当老师,所以,他选择不苟同,不同流合污。同样在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也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孩宁晓燕,在发现社会不是那么美好时,自己的高洁与这污浊的世界不相匹配时,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两个优秀的孩子生命就这样消逝,我们深表惋惜,但决不能鼓励这样的行为。在教育中,作为老师也为难,虽然现实到处都是龌龊,我们还要在讲台上把一些是事情讲得冠冕堂皇。对于教育者来说,那些低劣的词语似乎不配从一个教者口里说出,但事实是我们根本无法阻止社会中的一些坏现象发生。那么,对于教育,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找到纯洁与现实的平衡点呢?

在我的教学中,我也遇到过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在学校进行一些班级评比活动的时候,那些占据领导职位的老师所带的班级评分明显会比普通老师高,其实在学校,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了。有一天,学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很委屈地对我说:“老师,某某老师公开作弊,我们可以告诉校长!我们不服!”看着学生快要哭且如此义正辞严的神情,我觉得这事非同小可,如果学生情绪煽动起来,很可能会酿成一件大事。平复了一下情绪以后,我反问孩子们:“找校长,我们赢了那又怎么样?”学生沉默了,其实,孩子们都知道,我们对于荣誉看得都不是那么重要,他们不过是想输的心服口服而已。我接着说:“作弊不作弊是别人的事情,我们做到心中坦荡就是了,虽然我们输了比赛,但我们却赢在人格!”孩子们脸上这才释放了愤怒,随之一片欢呼雀跃,接着,我又说:“今天你们只是管窥一斑,事实上,等你们走入社会就可以发现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学会慢慢接受吧,再说,我可不能把学校领导怎么样。”

“老师,我们对这样的现象就不管了吗?”

“管,当然得管,不过这就是你们的责任了,等你们以后到了某个地位,说不定还可以杀杀这样的不良风气呢。”只见孩子们在嘴里低声说:“等将来,我当了某某官职以后,一定要严惩不贷!”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有看法没办法的无奈样子,我说:“好,中国现在就缺少你们这样的少年,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明天,还要靠今天的你们,你们知道该怎么办了吗?”

“好好学习——”孩子们齐声说道。

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从宁晓燕到李金川,教育一直有一个悖论:我们用积极向上、善良正直的教育培养我们的学生,可如果学生真正听进去了,并把我们的教育变成他们的执着追求,他们竟然感到难以生存;然而,如果我们赤裸裸地把世故和虚伪教给学生,让他们现实一些,面对邪恶和虚伪别那么愤世嫉俗,别那么走极端,也许他们会活的很滋润的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如鱼得水……那我们的教育成什么了?”

教育是什么,教育即生活,也就是说教育要教会学生面向真正生活,真实的世界,而不只让学生活在真善美的真空中。的确,我们在讲台上冠冕堂皇地告诉学生不畏强暴,要勇敢同恶势力作斗争,但在实际行为中,我们却对这样的现象遮遮掩掩,甚至无条件地让步。

我看到每到学校迎接检查的时候,校长马上召集班主任开会,目的是让学生面对检查组的对学校的工作一律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答案来作答,比如,低年级学生我们坚决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我们不推荐任何学习参考资料,教师从不体罚学生,所有开设的课程都按要求在上课。甚至要求学生在检查组来的这几天,一律统统不得将学习资料带到学校,因为这样,即使检查组翻阅学生的书包,什么也发现不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作为教师我是无地自容的,但别无他法。有些事情,我们虽然可以解释清楚,但为了顺利过关,学校绝对不会允许任何解释存在。在学校里,近几年检查更多,很多学校都在应付检查,一摞一摞地做着假资料,甚至连一些活动的照片都靠“摆拍”来完成,为了这些假资料,甚至可以说动用一些现代化技术,真可谓炉火纯青。其实,有些资料,来检查的人员明明知道是假的,依然会顺利过关,原因有种种,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想说的是,既然如此,那些辛辛苦苦做假材料的老师们又是什么呢?校园墙壁上陶行知的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似乎从来没有人驻足停留。

教育,在我看来,应该教给学生直面人生的勇气。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这里,并不是说李金川和宁晓燕错了,他们没有错,至少他们不糊涂,我们应该为这样的孩子点赞,错不在他们,错在教育。因为教育从不曾告诉学生,邪恶发生时该怎么办?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要告诉学生当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时,或许暂且绕过去;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可以把阳光投向阳光多的那一面。或许,这样,学生手足无措之时,不再选择用生命陨落的方式提醒世人。我们还要告诉学生:纵使以生命的代价做出对黑暗的抵抗,对现象的存在丝毫没有任何作用。我们要教会学生直面假丑恶的态度和方法,让他们一点一滴走进真实的生活,教育不就是为了生活吗?

一味地屏蔽美好,会让孩子们在进入真正的生活中,显得无所适从。到那时候,他们还要重新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在这之前,他们会一直无法面对当下。

教育,要面向真实,走向真实,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如果一味生活在“真善美”的理想生活中,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那么他们又怎么去直面未来的生活呢?

2020年10月20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