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贖之旅

自我救贖之旅

-----讀《追風箏的人》


一、曾經的過去,時間無能爲力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爲往事會自行爬上來。”這是卡勒德.胡賽尼在他的著作《追風箏的人》中第一章中寫的話。

是的,有一些往事,我們以爲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會被永遠的埋藏在過去的時空裏,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那些我們曾經犯過而沒有勇氣改正的錯誤,那些我們對親人虧欠而產生的內疚,那些應該做,卻因爲怯懦而和恐懼而沒有去做的事情留下的遺憾,那些一直放在心中卻沒有實現的夢想,那些沒有說出的抱歉留下的遺憾與後悔,那些沒有機會彌補的愛,那些沒有贖還的罪行,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它們會不時的在我們的心中自動湧現出來,讓我們沉浸在痛苦的掙扎中,深受良心的折磨。

真正讓我們在意的評判往往來自我們的內心,外界的評判不經我們內心的認可不會干擾我們的平靜。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杆秤,我們在有意無意中不斷地用這桿秤在衡量着我們自己的行爲。有些行爲,即使我們緘口不言,但是它會在我們心中的這杆稱上反覆地被稱量,每稱量一次都會攪動心中的痛苦回憶,時間不會沖淡它,有時反而會增加這種愧疚的感覺。

當我們內心的自私戰勝了公正,當我們內心的惡魔伺機而動最終得逞,當我們的勇氣輸給了怯懦,凡此帶來的種種,逃避是沒有用的。如果不面對,那麼我們永遠也逃不過去。就像阿米爾,他放不下那個寒冷的冬日,一直到他去面對它,承認它,改正它,或許那是他能夠選擇的最好的解決辦法。

所以作者接下來說,“我站在廚房裏,聽筒貼在耳朵上,我知道電話線連着的並不只是拉辛汗,還有我過去那些未曾贖還的罪行。”是的,我們可以在空間上遠離,遠離曾經讓我們遺憾和愧疚的地方,但是那些愧疚一直在,在心裏某個角落深藏着,不知什麼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偶然,它就會自行冒出來,提醒着我們曾經不想提及的過往。


舊金山上空並排漂浮的兩隻風箏,如同一雙眼睛,在這雙眼睛的注視下,一個聲音響起:爲你,千千萬萬遍。


二、唯有面對 方能解脫

阿米爾的爸爸曾經說,一個不能爲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長大之後只能是個懦夫。可是阿米爾卻曾經是一個不能爲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當他在和哈桑去爬樹的路上被阿塞夫攔截的時候,他沒有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是哈桑用自己的彈弓嚇退了阿瑟夫和他的同伴,他選擇了忍受被對方挑釁和欺負;當他在風箏巡迴賽的當天,去找爲他追回被他割斷的最後一隻藍風箏時,他親眼看到阿塞夫在強暴哈桑,他沒有挺身而出,他選擇了逃跑。從此他深受良心的折磨,他陷入了自我糾結的深深矛盾之中。

他曾經背叛了哈桑,他曾經欺騙了哈桑,背叛和欺騙的罪惡感一直駐紮在他的內心深處。他痛苦地掙扎在黑暗的內心世界中,他沒有勇氣向別人承認他做過的這些。負疚感一直在他的內心不曾離去,時間不能,空間也不能讓它遠離,背叛的罪惡感在阿米爾的心中徘徊不去。

在他去喀布爾尋找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的途中,他夢見哈桑被射殺的情景,哈桑被射殺之前,他的口中一直喃喃低語,“千千萬萬遍。” “爲你,千千萬萬遍。”忠誠的哈桑到最後一刻,仍然以一顆忠誠的心捍衛者阿米爾的家,而射殺哈桑的那個人,在夢中是阿米爾。爲什麼他會做這樣的夢?因爲他一直認爲哈桑的死是他的背叛和欺騙一步一步促成的。所以,他認爲自己是間接害死哈桑的人。罪惡感緊緊抓住阿米爾的心,讓他在夢中也得不到安寧。

直到最後,他選擇了面對和救贖。

阿米爾的心中是恐懼的,同時也是是猶豫的,所以當他決定去喀布爾找索拉博的時候,他沒有給自己留下時間去思考、去徘徊,他決定立刻上路,因爲他害怕自己會改變主意,他害怕自己會逃離最後一次贖罪的機會。

他上路了。

不管內心都如何痛苦,如何糾結,最後,阿米爾終於踏上了了救贖自己的路。他去了喀布爾,想把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帶回來。

阿米爾他覺得他和他的爸爸都背叛了願意爲他們付出生命的人。阿米爾的爸爸背叛了阿里,阿米爾背叛了哈桑。慶幸的是他最後終於直面這真實的一切,踏上充滿危險和未知的贖罪之路。

當他費盡周折,歷盡艱辛最後終於找到索拉博見的時候,他也見到了他童年時讓他心中一直感到恐懼的人——阿塞夫。那個心中充滿仇恨和崇尚暴力的惡魔,他以當年折磨哈桑的同樣方式摧殘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面對變本加厲更加殘暴的阿塞夫,阿米爾胸中激發起他父親血液中的那種勇氣,他戰慄着和阿瑟夫對峙,雖然強壯、兇猛、惡毒的阿塞夫戴着他那臭名昭著的不鏽鋼拳擊手套把阿米爾打得渾身是傷、鮮血淋漓、牙齒脫落、肋骨斷裂、上脣撕裂、體無完膚,但是,阿米爾卻笑了,他終於可以真正的替自己挺身而出了,同時也爲了父親,爲了哈桑。這一刻是自從1975年冬天以來,他背叛了哈桑之後,他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第一次踏實坦然,他心裏的負債得以償還。

在阿米爾決定把索拉博帶回美國,帶到妻子身邊,他在電話中第一次將心中所有的祕密對妻子全盤說出,他無數次設想過這一刻,也害怕這一刻,他感到胸口發熱,他懷着忐忑…..他得到了妻子的諒解,他微笑了,他終於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露出真實的自己,終於可以展示自己的全部,終於可以面對自己的內心了,他治癒了自己的心病,成爲一個心靈完整的人,他在那一刻成爲了真正的男人,他可以把過去放下了。

帶着身體的重創,他重生了!


我們都是掙扎在內心深處的善惡之間,一念緣起,一念緣滅,善惡交織,起起落落,坦然與糾結,不管過去曾經怎樣,唯有面對,才能解脫。


三、放下過去 接受自己

阿米爾的父親在阿米爾的心中,是高大的,權威的,嚴厲的,也是遙遠的,所以他常常在夢中夢見父親和黑熊搏鬥的場面。那是他父親的勇敢傳說,但是他說他在夢中分不清搏鬥中誰是爸爸?誰是熊?他爲什麼會這樣說呢?或許他心中對父親有着深深的恐懼。

阿米爾心中認爲,他的父親對他是有恨意的,因爲他的母親因難產而死,這與他有關係,是他的出生奪去了他父親鍾愛的公主。

在他給哈桑讀《列王紀》的時候,阿米爾爲哈桑的哭泣感到不解。因爲在他看來,羅斯坦的命運並非悲劇,她他說,“畢竟,每個父親的內心深處,不是都有想把兒子殺掉的慾望嗎?”爲什麼他會這麼說呢?爲什麼他會這麼想呢?或許是他從父親的眼中看到了那種恨意,或許是他在父親的身旁,得不到他真心的認可和關愛,所以他會這樣認爲吧。

但是在阿米爾的心中,他一直渴望得到父親的愛,他也渴望獨享父親的愛,所以他曾經嫉妒過父親對哈桑的關注。一次,哈桑和他在喀爾卡湖畔打水漂,哈桑的石子在湖面上跳了八下,而他使勁力氣卻只能讓石子跳五下。他看到他的爸爸伸手拍拍哈桑的後背,還用手臂摟住他的肩膀。這讓小阿米爾心中很嫉妒。所以當續孤兒院的工程落成的前一天,阿米爾的爸爸要阿米爾帶上哈桑去湖畔時,阿米爾用謊言阻止了哈桑和他們前去,他要爸爸全部屬於他一人。

阿米爾的爸爸高大魁梧、孔武有力、勇敢堅強,他非常渴望自己的孩兒子像他,非常遺憾的是,阿米爾不像他。阿米爾從小喜歡讀書,喜歡詩歌,而且心腸柔軟,當他的爸爸領他去看比武競賽時,因爲一個騎士從鞍上跌落,被數十隻馬蹄在身上踐踏而死,看到這樣的場景阿米爾放聲大哭,並且一直哭泣不止,這讓他的爸爸感到非常失望。他的爸爸希望他的兒子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認爲他的兒子身上缺少某種勇武的東西,這讓他很煩惱。

他看到自己的兒子被欺負,卻不能挺身而出保護自己。他知道哈桑爲了保護他會挺身而出,也爲此受傷,但是當他問及哈桑的傷,阿米爾卻不跟他的爸爸說出實情,這是他不願接受的一種品質。

他希望他的兒子愛好激烈的運動,可以保護自己,敢於勇敢地面對強者的挑釁,阿米爾卻不是這樣的。爲了想讓阿米爾具有他期望的品質,他讓阿米爾報名參加足球隊,但是阿米爾最終讓他失望,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爸爸退而求其次,希望他的兒子能喜歡足球,哪怕當個觀衆,最後也失望而歸,不得不黯然放棄。阿米爾讓他的爸爸屢屢失望,他的爸爸也和他缺少父子間真正的親密。

在喀布爾長大的孩子,鬥風箏是他們最大的快樂,風箏比賽是他們最盛大的賽事。阿米爾在每次比賽前都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因爲他知道父親期望他贏得比賽,而他希望通過贏得比賽獲得父親的認可和愛,所以他對風箏比賽太在意了,他和哈桑盡力最大的努力去製作風箏,但是由於他們的水平,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阿米爾的爸爸會給他買風箏,也會給哈桑買,但是有的時候阿米爾不希望爸爸給哈桑買風箏,在他的心裏,他始終他想佔據爸爸心裏最重要的位置。

爲了幫阿米爾追回最後被他割斷的那隻藍風箏,哈桑一個人跑了出去,在一個死衚衕他被阿塞夫和另外兩個同伴兒攔截,當阿米爾找到他的時候,看到阿瑟夫在強暴哈桑,但是因爲他的怯懦,他不敢挺身而出,他沒有衝出去和哈桑一起承擔他害怕的結果,他逃跑了,哈桑爲阿米爾付出慘重的代價後,身心受傷,從此阿米爾心中的罪惡感深深埋下了種子,並且不斷地生根發芽。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哈桑,他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對自己,他無法釋懷內心的痛苦,他不知道如何化解自己所犯過的錯誤。

哈桑一直盡一切努力想恢復他和阿米爾之間的關係,阿米爾對哈桑的躲避和疏遠讓哈桑感到非常的痛苦,但是他只是默默地承受,在痛苦中徘徊的阿米爾,不知道如何對待哈桑,他找藉口責備他,他任性地對待他,但是哈桑卻從來不反抗,對他一如既往的忠誠,對他一如既往的服從。這一切讓阿米爾痛苦,也卻無法接受,他沒有辦法放下自己,面對哈桑,他無所適從,不知道怎麼辦纔好。他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他躲避哈桑,雖然他的內心非常難受,但是他沒有辦法再回到他和哈桑之前的關係中,他也無法做到真正躲開哈桑,爲了保住自己的虛榮心,爲了維持父子關係,爲了自己無法承受的結果,爲了徹底擺脫哈桑,他在謊言的路上越行越遠,最後他再一次繼續以傷害哈桑的方式維護自己的一切,他使用欺騙的手段傷害哈桑,同時也傷害了哈桑的爸爸阿里,他設計騙局逼迫哈桑和他的爸爸阿里離開了他們居住了40多年的地方。

哈桑清楚一切,卻沒有揭穿真相,哈桑犧牲自己保全阿米爾,他和爸爸阿里最終離去。這讓阿米爾的爸爸痛徹心扉,因爲他知道他曾對不起阿里,現在連最基本的保護也不能給他,並且他不能公開承認的兒子哈桑也離他而去。

絕對忠誠的哈桑爲了他的主人,不惜一切代價,即使自己受到傷害,但是一如既往的對待他的主人,他忠誠的如一面明鏡,照耀着阿米爾的自私,哈桑的坦蕩讓阿米爾無法直視,他不斷地躲避,不斷的躲避,最後,他無處可逃……

就這樣,從小在一起陪伴長大的兩個孩子就這樣結束了他們交集。一個身心俱傷,一個從此生活在內心黑暗中。

原本阿米爾贏得風箏大賽,奪回那最後一隻被割斷的風箏,只是爲了贏得父親的心,贏得父親的愛,贏得父子可以親密共度的美好時光,但是 ,結果並非如此。

風箏比賽之後,阿米爾的爸爸對他的態度雖然有所緩和,阿米爾要求的事情他都會答應,而且還主動想帶他和哈桑去電影院看電影。阿米爾的爸爸以爲哈桑和他們在一起去看電影,阿米爾會更開心,但是他不知道阿米爾爲了保全自己讓哈桑做了犧牲品,他做了對不起哈桑的事情之後,一直在躲避哈桑,也不希望哈桑加入到他和爸爸的活動之中。

阿米爾趕走哈桑之後,孤獨的他只能盼望爸爸來陪他,只有爸爸在家的時候,他纔會高興,可是他的爸爸經常不在家。

逐漸地,阿米爾和爸爸之間的關係又恢復了冷淡。阿米爾付出如此沉重代價想獲得父親的愛,想奪得父親的心,想得到父親的認可,想和父親親密相處,然而他卻沒有得到。

阿米爾父親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當阿米爾達到了他的條件,只有阿米爾滿足了他的期待,他纔會對他表現出關愛,對他友好,答應他的要求。而阿米爾從內心深處不是他父親所期待的樣子,所以他無法真正的滿足父親對他的期待。父親的失望,也會隨着時間而增加。

當阿富汗發生政變的時候,阿米爾和哈桑嚇壞了。哈桑哭泣的時候,哈桑的爸爸阿里將他緊緊抱住,並輕輕撫摸着她。而阿米爾的爸爸當時並不在身邊。在那一刻,阿米爾的心裏極度渴望父親寬廣的懷抱。他說他沒有嫉妒哈桑,一點兒也沒有,但是他心裏渴望那父親的懷抱,這點事實是不容否定的。後期當他的父親終於趕回來,張開雙臂抱住他的時候,雖然他經過了一夜的驚恐,但是他卻發瘋似的感覺到開心。爲什麼?因爲那一刻,父親和他真正的連接了在一起,父親對他是出自內心的擔憂和關懷,這讓他感到由衷的高興,和這種感受相比,他對於外面發生的一切不再在意,他只想在父親的懷抱裏感受溫暖、踏實和安全。

阿米爾爲救索拉博,被阿瑟夫打得渾身是傷、奄奄一息。在他和索拉博逃出阿瑟夫的住處之後,法理德勸他儘快離開白沙瓦,阿米爾求法理徳再幫他一個忙,法理德說了一句,“爲你,千千萬萬遍!”聽到這句話,傷痕累累的阿米爾禁不住哭了出來,淚水從臉上衝下來,刺痛他撕裂的嘴脣。因爲,這句話多年以前哈桑在爲阿米爾追回被阿米爾割斷的最後一個風箏時所說的話。背叛了哈桑的阿米爾,知道這句話是哈桑對他忠誠和友誼的承諾,這句話一直縈繞在阿米爾的心中,再次聽到這句話,他被擊中了心中的要害,感情瞬間決堤。

阿米爾把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救出來之後,他自己身受重傷,昏迷不醒,在昏迷中他再一次夢到他的父親和黑熊搏鬥,那個夢曾無數次出現在阿米爾的生活中,但是這次,後來他發現和黑熊搏鬥的是他自己。曾經爸爸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無數次的夢到爸爸和黑熊搏鬥,在夢中,他曾經分不清哪一個是父親,哪一個是黑熊。在他的心中,爸爸是勇猛的,但或許也是模糊的。阿米爾一直不敢爲自己挺身而出,父親的勇敢是他敬佩卻不具備的品質,當他最後終於決定救贖自己,冒着危險去了喀布爾,救出了哈桑的兒子,他完成了自己心靈的救贖過程。也在心中真正承認了自己,面對強敵,他心底的勇氣終於被激發出來,讓自己成爲了自己的英雄,他也敢於正視面對黑熊,同他搏鬥了。

但是當阿米爾最後歷盡周折最後終於把索拉博帶到美國之後,他看着索拉博和哈桑的照片,他意識到,或許在他爸爸內心深處某個祕密的地方,他把哈桑當成自己真正兒子的一半,因爲哈桑繼承了他父親純潔高貴的品質,而阿米爾終於能坦然接受這一點,不再心存嫉妒,他釋懷了。


四、不同的世界

喜歡讀書的阿米爾處於惡作劇心理編了自己的故事讀給哈桑之後,得到了哈桑真心的認可,他知道哈桑是真誠的,這種認可對於阿米爾來說是極大的鼓勵。

因爲受到哈桑的認可,他產生了創作的衝動,所以他寫出了自己的小說,當他充滿期待地把自己的小說送給爸爸時,他真心希望他能看一看他的作品,可是他的爸爸卻沒有,一如既往地漠視他兒子在讀書方面的興趣和才華。這讓阿米爾受到了深深的傷害,他的內心深處極度渴望父親認可,他尷尬地站在那裏等待父親的迴應,短短不到一分鐘的等待成爲他漫長的煎熬,他清晰地感覺到他的父親絲毫沒有想回應他的意思。最後是父親的朋友拉辛汗挽救了這一尷尬的場面。

拉辛汗給了他真誠的認可和鼓勵,他的內心產生了對父親的抵抗和否定,而這種感覺讓他痛苦、糾結和內疚。

因爲拉辛汗的鼓勵,阿米爾爲自己創作的故事感到驕傲,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找到哈桑來分享自己的故事,哈桑給了他誠摯的評價和真心的讚揚,哈桑的稱讚讓阿米爾心中充滿了甜蜜和歡喜。

但是真誠的哈桑也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這個問題讓阿米爾認識到了自己創作中存在的情節漏洞,內心充滿着驕傲和自負的阿米爾對這一點既驚訝又不甘,他心中等級優劣的認知惡魔咆哮着:“他懂得什麼,這個哈扎拉文盲?他一輩子只配在廚房裏打雜。他膽敢批評我?” 或許這一聲音是來自他所處的那個時期普什圖族人所有共識: 作爲普什圖人,他們是高貴的,他們是社會的上等階級,他們生而優越,他們理應被尊重,被服伺,被服從,而哈桑作爲低下的哈扎拉人後代,他是不能對主人提出質疑的,不能有思考能力,不能有分析能力,不能有推理能力,不能超越主人的辯識力。

阿米爾在之後寫到,

“很好……”我開口說,卻無法完成那句話。

因爲突然之間,阿富汗一切都變了。

雖然他沒有當着哈桑的面說出這自己內心的獨白,對哈桑的問題敷衍搪塞過去了,但是哈桑的提問卻讓他深深地刺痛了他。

在阿米爾的心中,哈桑作爲哈拉扎族人的後裔,是不配有思想的,而他自己是普什圖人的後裔,普什圖人在阿富汗的歷史上作爲阿富汗的上等階層,控制和統治着阿富汗的整個政權和上層社會,他們是絕對權威的,在他的心中哈扎拉人只配當奴隸,只配服侍他們這個階層的人,他們沒有權利學習、識字、進步,所以當和他一起長大、對他唯命是從卻不認識字的哈桑對他的創作提出了讓他不得不承認的漏洞時,他的內心是矛盾的、是糾結的、痛苦的。

文化、文明是一個民族的發展的根本,也是改變一個民族命運的關鍵因素。在古代,上學、求知是上層社會有錢人和貴族人家孩子的特權,而窮苦人家的孩子只配勞動、服侍他人,被統治,被奴役,當處於下層階級的窮人家的孩子有了文化,有了思想,有了嚴密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並且能夠質疑他的主人,這時他們真正從根本上強大了。

“突然之間,阿富汗一切都變了。”這其中也隱隱地讓我感覺到,他的國家從各個方面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們所處的今天社會,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上學求知,有平等的機會去追求自己想要從事的事業,這是文明的象徵,也是發現進步的結果,同時也是我們擁有平等權利的標誌,而我們也有孩子,卻沒有珍惜這難得的機會,沒有重視自己的權利,輕易放棄了這經過多少代人努力和鬥爭而取得的成果。

善良而忠誠的哈桑,如果不是生活在那樣的特殊時期,不是生活在那樣的背景中,他會怎麼樣呢?


五、特別的朋友

哈桑是阿米兒小時候的玩伴。但是他們屬於當時社會中的不同的階層,阿米爾是有錢人家的少爺,而哈桑是他家僕人的孩子,哈桑天生就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不會傷害任何人,他畸形的脣上總是帶着微笑。

可憐的哈桑,在剛剛出生幾天的時候,媽媽就跟別人私奔,拋棄了父親和他,而父親阿里因爲得過小兒麻痹症,身體患有殘疾。哈桑的媽媽拋棄他們和別人私奔這樣的事情,是不被人們所認可的,哈桑不僅從小沒有得到媽媽的愛,他媽媽的放蕩給小小的哈桑帶來的是痛苦的回憶和心靈的折磨。

阿米爾從出生就失去了媽媽,他的爸爸忙於自己的生意,雖然阿米爾出生於貴族世家,他的爸爸是當地上層階級的重要人物,但是他沒有繼承父親血統裏的勇敢,他的性格不是父親喜歡的類型。

孤獨而渴望愛的阿米爾小時候快樂的時光都是和哈桑一起度過的。他會慫恿哈桑去做一些惡作劇,但是每次哈桑受到懲罰或者被的時候,他卻保持沉默。而同樣從小失去母親的哈桑卻是善良的,忠誠的,勇敢的,他陪伴孤獨寂寞的阿米爾度過童年時期,阿米爾的快樂都是和哈桑連在一起,他們一起玩耍,他們一起遊戲,他們一起讀書,阿米爾慫是惡作劇設計者,哈桑卻總是惡作劇的受罰者。忠誠的哈桑不會拒絕阿米爾執意的要求,即使他會被父親責罵,即使他會受到懲罰,即使他會受傷,他還是會聽從阿米爾的命令,全心保護着阿米爾。

阿米爾和哈桑從小一起長大,但是在他的心底,哈桑只是他的一個玩伴,只是在他沒人陪伴的時候幫助他填補那些童年孤獨的時光的補充者。在他的心裏,從來沒有認爲哈桑和他是同樣的人,應該享受同樣的待遇,他認爲哈桑是屬於他的僕人,雖然他和哈桑有情誼,但是他會捉弄他,並以此爲樂。

在阿富汗發生政變的第二天,阿米爾和哈桑去爬樹的路上被阿塞夫和另外兩個男孩子截住時,阿塞夫指責阿米爾,“你怎麼可以當他是 ' 朋友' ? ” 阿米爾幾乎衝口說出,“可是他並非我的朋友!”這是他內心真實的獨白,因爲他清楚,雖然他對哈桑很好,但是每逢阿米爾爸爸的朋友帶他們的孩子來拜訪,他和他們玩遊戲的時候從來沒有喊上哈桑。他不把自己和哈桑同時暴露在公衆的視野裏,他爲什麼只有在身邊沒有其他人的時候才和哈桑玩呢?這說明他心中沒有把哈桑當成和他一樣的人。

在他看到哈桑爲了幫他追回風箏而受到阿塞夫的強暴時,他明明知道自己該衝上去和哈桑一起承受結果,但是因爲害怕他選擇了逃跑,認爲哈桑只是他必須付出的代價,是他必須割宰的羔羊。在他的心裏,他認爲作爲哈扎拉人的哈桑是低微的,是附屬於他的,是可以隨時犧牲的。

六、颶風先生

阿米爾的爸爸是一個具有真正阿富汗貴族品質的男人。

哈桑和父親的離去對阿米爾的父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當無法挽留他們時,他竟然當着阿米爾的面號啕大哭,他是真誠的,他不畏強權,不畏人言,不畏困難,也不強裝威嚴,他直率坦誠,敢於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阿米爾的父親是個深愛自己國家的人,在離開自己的故鄉之前,他從地上抓起一把灰泥,他親吻故鄉的泥土,把它放進煙盒裏,把盒子放在胸前緊貼心口的口袋裏,因爲那泥土是他故鄉的泥土,那泥土有着他故鄉的味道,那泥土承載着他對故鄉的眷戀和情誼,所以他把他視作寶貝。

阿米爾的爸爸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一個真正的勇士,具有一個真正的貴族的品質,他寧可冒着犧牲自己生命危險,也會保護他同胞的姐妹,這一點,阿米爾沒有做到。

在阿米爾和爸爸隨着卡林的偷渡大卡車逃離喀布爾的途中,他們的車在通過瑪希帕的檢查站時,檢查站的俄國士兵想借機強暴身披黑色披肩的年輕女士。在那個女士的丈夫和卡林與俄國士兵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是阿米爾的父親站了起來,挺身而出,出面阻止自己的同胞姐妹被俄國士兵強暴。他說,“告訴他,我就算中了1000顆子彈,也不會讓這齷齪下流的事情發生。”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阿米爾的心中,回到了六年前的那個冬天,他在小巷的拐角處窺視。他看到卡莫和瓦里把哈桑按在地上,無恥邪惡的阿瑟夫當着他們兩個面強暴了哈桑。即使面對俄國士兵的槍口,阿米爾的爸爸依然沒有退縮,他敢於面對俄國人的槍口,他有男人的勇氣。

阿米爾的父親是獨立要強的,有民族氣節的,雖然在阿富汗他富可敵國,但逃亡到了美國之後一切需要重新開始,他放下過去的輝煌,開始找工作,從最底層的工作做起,而且他儘可能拒絕接受政府的施捨,對於他來說靠支付食物券度過的日子是屈辱的,也是讓他惴惴不安的。所以,當他能夠自己獨立生活,走出福利辦公室時,他像大病初癒,他已經從孱弱中恢復,他獲得了新生。

阿米爾的爸爸在得了病之後去醫院檢查的時候,當他聽說給他接診的醫師是來自俄國的時候,當場就拒絕醫生給他看病,阿米爾說他的爸爸唯一像愛他妻子那樣深愛着的,是阿富汗——他的國家——他的祖國,在他的內心深處佔據着重要的位置。他不接受來自曾經侵佔他祖國的民族的人給他看病,他不接受。他寧願選擇死亡,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原則,他是固執的,也是有國家情懷的人。

他不讓阿米爾把她得病的消息告訴任何人,他不希望得到任何人的憐憫,這是他作爲一個男人的尊嚴,他內心有着不容輕視的驕傲。當他被確診之後,他拒絕化療,一如既往的堅持過着艱苦的生活,他拒絕疾病帶給他的額外負擔,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依舊抽菸,依舊堅持工作。但是,他最終接受了阿米爾和索拉雅的愛情,放棄了他虛榮心包裹下對所謂上層階層的規則束縛,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他盡到一個父親最後的責任,幫助兒子提親、成家,滿足了阿米爾的心願,也爲阿米爾和索拉雅的真心相愛感到由衷的高興。作爲父親,老年的他是慈祥的。他在病痛中堅持着,最後離開得寧靜安詳。


拉辛漢告訴阿米爾,他的父親是一個被痛苦撕扯成兩半的人,阿米爾是被社會承認和接受的一半,是可以繼承他財富和特權的一半,而哈桑作爲他父親的兒子,是不被接受和認可的一半,是不能公佈於衆的那一半,阿米爾知道事實後,他的胃開始翻江倒海般的湧動,不知道是在什麼情況下,他和莎娜芭那樣迷人、漂亮、又放蕩不羈的女人有過交集。不知道他在清晰自己行爲的基礎上如何用那些道義去評判他人。但是,當他看到他親生的兒子,作爲一個僕人去服侍自己另一個懦弱而不按照他意願生活的兒子時,他的心中到底有着什麼樣的感覺?當哈桑被阿米爾設計、驅逐趕出他們一起居住了多年的家園的時候,他的嚎啕大哭,他的痛徹心扉,終於讓我理解了他爲什麼是那樣的無助和恐懼。他面對自己的孩子,卻不能公開保護和承認他,讓自己的孩子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生活在不能接受教育的無知社會中,那是作爲一個驕傲的男人最不想看到和不能忍受的事情吧。當他和阿米爾逃亡到美國時,他不知道哈桑處在什麼樣狀況,也不知生死的情況下,他的心中是否會在無人觸及的深處烏雲滾滾、雷電交加呢?


七、善良如你,忠誠如你

善良的哈桑,一直保持着他的善良,即使他受到傷害,他也不會去傷害別人,忠誠的哈桑,即使他遭到了背叛,他也不會背叛別人。

在拉辛漢感到寂寞和需要幫助的時候,他找到在哈扎拉賈特已經成家、自食其力安頓下來的哈桑,哈桑本來不想回到喀布爾,但是當他知道阿米爾的父親已經去世,而拉辛汗不能獨自打理阿米爾的家時,他清楚拉辛汗需要他,他拋下自己的生活,決定帶妻子和拉辛汗返回到喀布爾,幫助拉辛汗照顧阿米爾的房子。他一如既往的忠誠,義無反顧的付出自己的努力來維持那所住宅的現狀。

但是他回去之後卻怎麼也不肯搬到那屋子裏居住,依然住在自己曾經和父親住過的破舊的小屋子裏,他從心底保持着對主人的尊重,並且爲悼念阿米爾的父親,他穿了四十天的黑衣服。他是一個雖然生活在社會底層,卻有着金子般美好心靈和真正的表裏如一的高貴品格的男人。

喀布爾是讓他傷心的地方,阿米爾是用欺騙驅逐他的主人,但是善良、忠誠的他卻選擇了原諒,並且竭盡所能、盡力精心的打理家裏的一切,把阿米爾的家照料的井井有條,完整如此。

後來當拋棄他的母親帶着一身病痛和渾身的傷回來找他,他經過痛苦的折磨和內心的煎熬之後,依然選擇了原諒自己的母親,照顧她,陪伴她,直到她老去。

哈桑最喜歡的故事是《列紀王》,故事中的主人公索拉博是哈桑最喜歡的英雄,所以他給自己的兒子起名索拉博。

當塔利班入侵了喀布爾,想佔據阿米爾的家時,哈桑爲保護他的家,被塔利班拉到街上開槍射殺,而且哈桑的妻子也被射殺。從此,索拉博變成了失去父母的孩子。哈桑就是這樣,自始至終,用自己的一生在保護着阿米爾和他的家。正像他喜歡的故事中的人物一樣,他本人就是一個英雄,用一顆忠誠的心,一直守衛着自己心中的主人,不論他的主人是否在眼前,是否在世間,他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洗脫着別人的罪惡。

……吾報汝以愛,呼汝之名,然汝心難回,吾徒費脣舌,此刻命赴黃泉…… 不知在他生命最後的彌留之際,心中呼喚是誰的名字?


八、被桎梏的生命

索拉博曾經沐浴在善良的父母的愛中,他秉承了父親哈桑的善良,奶奶寵愛他,拉辛汗時長陪伴他,父母在世時他一直幸福地生活,他不知道人心的邪惡和歹毒,即使他被阿塞夫強暴和虐待,他的心中沒有仇恨,沒有怨恨,沒有報復,只有傷害留下的陰影覆蓋着他的心,他沉默,他孤寂,他恐懼,他無助。可憐的索拉博,被惡人傷害之後,把所有的罪過都背在自己的肩上,他認爲自己有罪,他嫌棄自己骯髒。這是一個受害的孩子最讓人擔心的地方,惡人囂張跋扈,肆意妄爲,對弱小而無助的孩子下手,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重的傷害在心裏,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給他們留下永遠的陰影。

在阿米爾的耐心陪伴下,他漸漸對未來有了希望,開始了一些憧憬和期待,雖然他還是猶豫着、徘徊着,他開始信任阿米爾,覺得阿米爾再也不會送他去恤孤院,不會讓他再受到傷害。可是當阿米爾收養他遇到障礙而被迫想把他再次送到恤孤院時,他徹底絕望了,他對生命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憐的索拉博像未開的蓓蕾被風雪襲擊一樣,他枯萎了,他關閉了自己的內心之門,將自己和世界隔離了,因爲那些說謊的人欺騙過他,傷害過他,保證不把他送往孤兒院的阿米爾在這一點上也食言了,他沒有再可以相信和依靠的人。他累了,他倦了,他熄滅了生命的火焰。

他從此不再相信任何人和事,他拒絕了一切,他被傷的太深了,太深了,即使他最後被救活,他的生命裏只留下了一點點喘息的力量,安靜的彷彿不存在,在他小小的世界裏,彌足珍貴積攢起來的一絲信任被摧毀了,一絲希望不復存在,他再也回不到從前。

索拉博告訴阿米爾,“爸爸常說,甚至連傷害壞人也是不對的。因爲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好的,還因爲壞人有時會變好。”善良的索拉博,即使受到傷害和虐待,他不會傷害別人,他把所有的傷痛都留在自己的心裏,承受着超過他承受能力的傷害,他不堪重負。

當阿米爾爲了把索拉博從阿瑟夫身邊帶走,被阿瑟夫打得生命垂危之際,索拉博爲了救阿米爾用彈弓射中了阿塞夫的眼睛,這樣出於保護他人免受惡人殺害的行爲,在他的心裏也是認爲有罪的,他害怕自己因此下地獄,他的心裏是極其恐懼的,救人的勇氣被他所接受的信仰帶來的恐懼接力着,他不安,他害怕。

最後雖然他活着,但是,生命對於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期待,他心灰意懶、懷疑一切、拒絕一切,他失去了他渴望的生活,他對生活給予他的黑暗照單全收,他是一個在精神上無家可歸的孤兒,他活在孤獨中,他不想留下生活的痕跡,他不想驚動周圍的空氣,他活在噩夢中。

直到他再次看見風箏飛起,那陪伴他成長的風箏,那讓他和父親有着親密聯結的風箏,讓他心中生命的種子開始發芽……


生活中的親人朋友和環境是一個人血脈中的一部分,離開了他們,離開了故土,一個人就失去了精神食糧的慰藉,即使身處繁華優越的條件中,他也會迷茫,即使身處擁擠的人流中,他也會孤獨,受過傷害的索拉博是這樣的,揹負心債的阿米爾和父親也是如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