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六》12:子游的访人标准

《论语·雍也第六》12:子游的访人标准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是谁?

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字子游,吴郡常孰(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县令,阐扬孔子学说,使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人称“南方夫子”。

子游——这位孔子的高徒到武城去做官,中间回来看老师。老师首先问他的是到地方上有没有访到人才?

“女得人焉耳乎”?这是一个很好地传统。

中国历史上,直到隋朝才出现了科举制度,之前的一千多年里,一直采用的是世袭制和察举制。世卿世禄的世袭制保证了政治基本盘的稳定,选贤任能的察举制又为国家政治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实际上是选贤任能的察举制方兴未艾的时节。所以,弟子到地方上去做官,老师很关心弟子们对于人才的访问和关注。

澹台灭明是谁?

澹台氏,字子羽,后来也成了孔子的学生,位列七十二贤人之一。

这个人便是子游在武城做行政长官时,遵照老师教导,访问来的人才。据说,长得很丑。孔子曾经说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话,这个子羽就是子游访来的澹台灭明。

那么子游的访人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一、行不由径

“径”是小路的意思。子游描述澹台灭明“行不由径”,意思是说这个人不因为小路近而抄小路。

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我们很难设身处地的体会澹台灭明的“行不由径”。难道子游是在强调澹台灭明是个只走光明大路的耿直之人。即便澹台灭明真是这样的人,子游也不应该特别强调。一个人在行为习惯上的特点,是无所谓好,无所谓坏的,好中隐藏着坏,坏中也孕育着好。过于强调人行为习惯上的某个特点,特别让人限于僵化。

不走小路,哪里有机会看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哪里还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南怀瑾先生认为,“行不由径”是说澹台灭明特别注意自己“身心”的修养,轻易不置身于窄门、危地。《资治通鉴》中描述过东吴孙策的一次侥幸脱逃,他的马载着他越过一座烂掉的木板桥,腾空而过的一瞬间,木板桥烂掉了。逃到对岸的孙策,将追兵甩到了身后。当然,这一战,也损失了不少的战士。孙策有见识的幕僚为此痛苦不已,数落起他从前孤身涉险的种种经历,直到孙策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表示要痛改前非才肯打住。

显然,澹台灭明不是孙策那样的人。虽然他也会不依常规,不循常道,但他绝不寄身于小路、险径。

二、非公勿扰

子游选人的第二个特点是——非公勿扰。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室”是居室,是很私密的场所。对于身入公门的人而言,是没有私好讲的。八小时之内是公,八小时之外也是公;公堂之上是公,私室之内也是公。唯有如此,才当得上一个公字,才称得上大公无私。

澹台灭明这个人,即便是在很私密的居室里,没有公事,也不会叨扰自己的长官。

先前坊间流传的为官经中,特别强调“有事没事到领导那儿坐坐”,这和澹台灭明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完全是两个概念。

三、人不貌相

关于澹台灭明的长相,子游没有关注。以至于孔子问起的时候,他也没有提到这一点。

后来,澹台灭明拜访孔子。孔子一时并没有注意到他,这个人长相并不出众,甚至还有点丑,所以孔子便把他忽略了。直到后来,两个人有机会交谈,孔子才见识到澹台灭明的高明。

孔子虽然不以貌取人,但还是会忽略长相并不出众的人。子游显然更加细心一些,坚持人不貌相的原则,所以,访到了澹台灭明这样的人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