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資源,該利用,就要利用

有些資源,該利用,就要利用

——協調——

“馬爸爸”的協調智慧

2000年,馬雲想模仿金庸小說裏的“華山論劍”,把當時的互聯網大佬聚在一起,在西湖旁邊舉辦一個行業論壇。那個時候的互聯網,最牛的是新浪、搜狐、網易這三大門戶,阿里巴巴在它們面前只能算“小打小鬧”。所以,馬雲想要請這些門戶的老大給自己捧場,聽上去還是挺難的一件事。

那馬雲是怎麼做的呢?他先打電話給金庸,說了一番自己的雄心壯志,誠心誠意請他來當評委,沒想到金庸爽快地答應了。然後,馬雲又打電話給網易和新浪的老大,這兩個人都是金庸迷,一聽說金庸要來,都馬上點頭說來。最後,馬雲打電話給搜狐老大張朝陽,張朝陽雖然不是金庸迷,但是聽說網易和新浪的人都來,自己也不能落下,就一起出席了“西湖論劍”。

馬雲後來總結說,好多問題看起來很難,但其實做起來沒有想象的那麼難,關鍵在於會不會協調資源。有些事就像做幾何題一樣,多畫幾條輔助線,引入一些看上去不相關的變量,問題也就解決了。

不靠默契,靠協調

在職場中,一個人的協調能力如何,會直接反映在他的工作進展上。通常,帶業務線的人都需要多個職能部門配合支持,而職能部門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比如財務,今天必須把工資表做完,但此刻你有緊急的付款問題需要請他審覈處理,這時候你該怎麼協調呢?你會發現,要想齊心協力,還真的不能光靠默契。

協調力

協調力包括三種綜合能力:確保整體平衡發展的“調整力”,在人與人之間起聯繫作用的“中介力”,以及向成功方向引導的“推進力”。——大久保幸夫,《12個工作的基本》

特別是在職場上協調資源的時候,別人爲什麼要聽從於你呢?這也是最難的部分。對此,我給你三個建議。

第一,花言巧語,把對方架上去。這個方法也叫“戴高帽”,和拍馬屁是一個道理。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意思是說,但凡謊話都容易露餡,只有拍馬屁不會。就算說得天花亂墜,聽的人因爲心裏舒服,也就不深究了。比如,你在面對客戶時可以說:“您在這行可比我有經驗多了,這個方案的好處您肯定比我更明白。”你在面對同事時可以說:“總聽老闆講,你是公司裏最專業的,還特別有耐心,人特別好,我就厚着臉皮來了。”你把他擡得高高的,他一時下不來,也就不好意思拒絕你了。

第二,互換立場,從對方角度想。以前商場裏的試衣間總有這樣的提示:“請勿把口紅染到衣服上。”提醒的作用是起到了,但是會讓人有點兒不舒服。後來很多店鋪改了說法:“不要讓我們的衣服弄花您美麗的妝容。”站在你的角度爲你着想,的確讓人舒服多了。平常很多人找我幫忙,都會說:“老路啊,我是您的‘鐵粉’啊,您多給我講一講,多幫我出出主意啊。”這麼說沒什麼不對,但是說實在的,聽多了也挺煩。爲什麼我就該幫你,你怎麼不幫幫我呢?還有一次,有個人找我合作,跟我說:“我們希望幫路總擴大一下商學課的影響力,所以想請您來做一場演講。您把課程的二維碼發給我,我在線上線下都做一些推廣。”實際上,那一次宣傳沒什麼效果,最後還是我幫他多一些。但是,他這樣說話就讓人特別受用,我也就不會太在乎,到底是誰幫誰多一些了。

第三,借用背書,讓資源浪打浪。比如,你組織一次活動,先問A:“你來參加嗎?”你會發現,A最常見的回答就是:“來的都有誰啊?”這個時候,如果你特別實誠地告訴他:“我最看重你,所以第一個跟你說。”那麼十有八九A的回答是:“哦,我不太一定,看情況再說吧。”A要看的是什麼情況呢?他要看有多少人來,還要看都有誰來。人們在參與一件事的時候,會在潛意識裏擔心自己是唯一參加的那個傻瓜,或者擔心去的人裏面沒有自己喜歡的人。這個時候,聰明的做法就是先借用背書,就像馬雲一樣,建議你這麼說:“B、C、D、E都沒問題,還有跟你關係不錯的那個F,也說好了要來。”同樣的方法,再去跟B、C、D、E、F說,大家就都能來了。

一句話理解協調:

要想齊心協力,不能光靠默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