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廿五

引: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南川子曰:诚哉斯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终能为公,为人却是成一己之私而也矣哉。

引: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

南川子曰:克己复礼。本性既迷,纵竭力外求而终无所获。自觉者不迷,故人之大患在于不自觉。自迷者愚,自觉者圣。

引: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南川子曰:人人皆可为尧舜,即此之谓也。人之良知本来相同,所差异者,在于圣人能致其良知,而凡夫俗子不能。

引: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南川子曰:人谤浅,自谤深。奈何人皆畏浅谤而不为深谤。

引: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

南川子曰:短我者师,长我者仇。奈何人皆好仇而恶师也。

引: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南川子曰:因静求静,静不能骤至故愈不静也。能知静,更能知所以静,故能静。此之谓求其本而舍其末也,非智者不能为此。

庚子年九月初十

2020.10.26于北京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