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廿九

引:“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南川子曰:如此譬喻,可谓精辟!使人一目而了然,不复迷也,有醍醐灌顶之效用。去除修饰,见其本真,此佛家之所追求者。人之患,在于好修饰而掩本真。

引:学者之蔽,大率非沈空守寂,则安排思索。

南川子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去其两端,求其中庸。心如死灰不可,浮想联翩亦不可也。

引: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

南川子曰:因天理而思,则愈思愈明。因人欲而思,则愈思愈暗。

引: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

南川子曰:良知无关善恶。良知者,所以别善恶也。因有良知,故能辨别善恶也。

引: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而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南川子曰:力之不及,强之无益。能经苦恼,不屈不挠,不能亦能。

引:曾见有恶恶臭,好好色,而须鼓舞支持者乎?

南川子曰:天性使然,无需勉强。凡勉强而为之者,非天性也。

庚子年九月十四

2020.10.30于北京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