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初鑑 廿八

引:只是一念良知,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今卻欲前念易滅,而後念不生,是佛氏所謂斷滅種性,入於槁木死灰之謂矣。

南川子曰:既要生活,而不能使欲放縱。既要節慾,又不能使心如死灰。此間之平衡,非是一時一日可得也。修身養性,是終身之事業,能持之以恆者幾稀。

引:仁、義、禮、知,性之性也;聰、明、睿、知,性之質也;喜、怒、哀、樂,性之情也;私慾、客氣,性之蔽也;質有清濁,故情有過不及,而蔽有淺深也;私慾、客氣,一病兩痛,非二物也。

南川子曰:性相近,習相遠,此之謂乎?人性相近,只是境遇不同,故人有賢愚善惡之別。

引:伕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若無有物慾牽蔽,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慾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南川子曰:是非功過,自古以來自有公論。人之質性,本自相近。以此來說,凡夫聖賢之質性,自然相去不遠。而聖人之所以爲聖,凡夫之所以爲凡,在於能否克己之私慾。能克者聖,不能者凡。

引: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於七情之樂,而亦不外於七情之樂;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明,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

南川子曰:聖人舍欲,凡夫縱慾。欲縱則迷,迷則不樂矣。

庚子年九月初十

2020.10.26於北京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