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資治通鑑》[766]| 鍾會有野心,司馬昭爲啥還讓他擔任伐蜀總指揮?

【資治通鑑白話文】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

春,正月,皇帝再次下詔,命司馬昭進爵位如前,司馬昭再次推辭不受。

魏國詔令諸軍大舉進攻蜀漢,派徵西將軍鄧艾率領三萬人從狄道奔赴甘松、沓中,以牽制姜維;派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領三萬多人從祁山奔赴武街、橋頭,斷絕姜維的退路。鍾會統兵十萬餘人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直撲漢中。任命廷尉衛瓘持節爲鄧艾、鍾會監軍,兼任鎮西軍司。

鍾會去拜訪幽州刺史王雄之孫王戎,問:“有什麼計策?”王戎說:“道家有句話叫‘爲而不恃(儘量去做,但不要逞能)’,也就是說成功不難,保持成果難。”


有人問參相國軍事、平原人劉寔:“鍾會、鄧艾能平定蜀國嗎?”劉寔說:“破蜀是必然的,但他們都回不來。”對方問是什麼原因,劉寔笑而不答。

【點評】

這劉寔是神算子,此處援引這個史料,是爲鍾會、鄧艾後來的結局埋下伏筆。

秋,八月,大軍從洛陽發兵,賞賜將士,舉行誓師大會,將軍鄧敦進諫說蜀國不可討伐,司馬昭將鄧敦斬首示衆。

蜀漢聽到魏兵將至,就派遣廖化率兵到沓中作姜維的後援,派張翼、董厥等人到陽安關口幫助各個外圍據點。實行大赦,改年號爲炎興。下令諸營壘不可出戰,退保漢城、樂城,城中各有兵五千人。張翼、董厥向北到達陰平,聽到諸葛緒將向建威發兵,就留住一個多月等待敵兵。鍾會率諸軍齊頭並進,到達漢中。

九月,鍾會讓前將軍李輔統兵萬人把王含包圍在樂城,讓護軍荀愷把蔣斌包圍在漢城。鍾會徑直向西,到了陽安口,派人祭奠諸葛亮墓。

【點評】

鍾會被司馬昭任命爲伐蜀主力部隊的總指揮,其實這個任命是很受質疑的。

其一,凡出兵大將,是要在京城留下家中妻兒老小做人質的,以免反叛;而鍾會沒有結婚,只有兩個養子,養子畢竟不是親生的,其人質約束力很弱。

其二,不少人看出來鍾會有野心。例如司馬昭的老婆就曾說:“會見利忘義,好爲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最典型的,是我們前邊介紹過的魏晉才女辛憲英,她聽說鍾會擔任鎮西將軍,便說:“鍾會處事恣意放肆,這不是長久爲人下屬的態度,恐怕他會有異志啊。”(辛憲英兒子羊琇被招擔任鍾會參軍,她再三叮囑要謹慎留意,結果羊琇在徵蜀之役至鍾會叛變之時仍能保全自身。)

但是司馬昭沒辦法,他必須要用鍾會。因爲鍾會是唯一的一個有能力,並支持他伐蜀的人。

按理說,老將鄧艾是伐蜀的最合適人選,他長期在魏蜀前線,熟悉情況,並且在和蜀國大將軍姜維的交戰中,也是勝多敗少。但是,鄧艾最開始的時候卻是極力反對伐蜀的,司馬昭派人做他工作,這纔不做聲的。司馬昭不可能讓對自己的決策有異議的人,擔任總指揮重任。

不過,司馬昭對此也留了後手。他派遣廷尉衛瓘作爲鍾會和鄧艾大軍的監軍,行鎮西軍司,並給兵千人。另外,司馬昭選擇了兩個人,以胡烈爲鍾會軍的徵蜀護軍,田續爲鄧艾護軍。按照魏制,將軍領兵出征,除了有“政治委員”(監軍)以外,還都要設置護軍監督諸將。這兩個人都是司馬家的親信。

對司馬昭伐蜀,反對聲音一直很大,直到誓師出征的當天,將軍鄧敦還公開表示蜀未可伐。鄧敦有點愚蠢,是自己不想活了。古代誓師出征的時候,一般都要殺人祭旗。殺人的目的無外乎兩個,一是殺對方的人質或者來使,表示宣戰的決絕;二是立軍威,讓大家恐懼聽話。鄧敦正好撞到槍口上了,成了祭旗的刀下之鬼。

魏軍已經殺奔過來,蜀國這才如夢方醒,調兵遣將,但爲時已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