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讀「論語」20.1_2:君子德風政者正,萬方有罪在朕躬

「堯曰篇第二十」1_2

【原文】

(續上)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待續)

【譯文】

(湯)說:“我小子履,謹以黑色公牛爲祭,稟明於偉大的天帝:(我)有罪不敢自赦。我不掩飾(己過),天帝心中對此自有分辨。若我一人有罪,勿累天下萬民;天下萬民有罪,罪責在我一人。”

【註釋】

“予小子”,古代天子自稱的謙詞。

“履”,據信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古代聖王之一。東漢班固等人編纂的《白虎通·卷八·姓名》中說,湯“本名履”。

“敢用玄牝”,謹以黑色公牛爲祭。《魯論語》、《齊論語》皆無此四字。“敢”,此處爲表示冒昧之辭;“玄”,黑色;“牡”,公牛,用於祭祀。

“昭告”,明白地稟告。“昭”,明也。

“皇皇”,偉大之義。“皇”,大也。

“后帝”,此處指天帝。夏商之時稱君王爲“後”,自周始用以稱呼王之正妻。

“帝臣”,湯在天帝面前自稱爲臣。通常認爲是指夏桀,或天帝屬臣之賢者,或天帝屬臣之善惡。

“蔽”,掩也。掩藏、掩飾。如《管子·牧民》中的“廉不蔽惡,恥不從枉”。

“簡”,分別、辨別。

“朕”,我。古時貴賤皆自稱朕,自秦始皇起,始爲至尊自稱。

“躬”,自身、自己。

“以”,及,連及。

“萬方”,四方、各地,此處指天下萬民。

【評析】

本節是“堯曰篇”首章第二節,似是商湯之言。據說湯伐桀後遭逢大旱,湯向上天祈禱求雨,此爲禱雨之辭。也有註解認爲此是湯伐桀時的告天之辭。但在湯伐桀之前,湯尚未有天下,此時說“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似乎並不合宜。因此,本節應當是禱雨之辭,而非伐桀之辭。

關於“有罪不敢赦”,通常認爲是商湯自言不敢擅赦有罪之人。衆所周知,夏桀暴虐無道。但湯伐桀後,只是流放了桀,相當於赦免了桀的死罪。況且湯自言“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直言願爲天下衆生擔負罪責,因此說湯不敢擅赦有罪之人,似乎並不恰當。“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說明湯勇於擔責認罰,故“有罪不敢赦”,應是指湯不敢自赦己罪。

關於“帝臣不蔽”之義,通常有三說。一是說桀爲帝臣,其罪不可隱蔽;一是說凡天下賢者,皆上帝之臣,湯自言不敢蔽;一是說天帝之臣的善惡,湯不加以隱瞞掩蓋。其實,既然“帝臣”可指“桀”,也就可指“湯”,因爲二人身份相同。而且“有罪不敢赦”,以及“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完全是湯的自我檢討、勇於擔當之言。因此,“帝臣不蔽”,應指商湯不會自掩己過爲宜。

子曰:“政者,正也”(12.17)。爲政之責,其實就是導民以正。民若不正,自然責在其君。故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既然掌天下之權,就要擔天下之責。這是爲政者應有的責任擔當。不能說東西南北中皆歸我管,而天下萬方責盡在他人。若連這一點覺悟都沒有,就不配居位掌權、發號施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