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初鑑 四十

引:苟不‘志道’而‘遊藝’,卻如無狀小子,不先去置造區宅,只管要去買畫掛做門面,不知將掛在何處?

南川子曰:好做表面功夫,此乃學者之大患也,然而不能免此者不在少。何也?好名貪利。但有所得,便欲人人知之,如雞產蛋則鳴。爲學本是寂寞事,欲速則不達,欲速則無得。

引:且如讀書時,良知知得強記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誇多鬥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終日與聖賢印對,是個純乎天理之心。任他讀書,亦只是調攝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南川子曰:這許多心,如何說去便得去?先生之言未免太過輕省,而行之則難。然先生能如此,當亦是逐漸爲之,慢慢修煉而來。然總是一個修行法門,雖難而可行也。

引:先生曰:“此事歸辭於親者多矣;其實只是無志。志立得時,良知千事萬為只是一事,讀書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於得失耳!”因歎曰:“此學不明,不知此處擔擱了幾多英雄漢!”

南川子曰:患得患失,故而累也。人若矢志不渝,一心向前,又如何能累?總是心有所盼,不得則惱,惱則喪氣,喪氣也不能爲也。去得失之心,故能長久。

引:凡人信口說,任意行,皆說此是依我心性出來,此是所謂生之謂性;然卻要有過差。若曉得頭腦,依吾良知上說出來,行將去,便自是停當。

南川子曰:任意而爲,終難免過。必也順良知而行,方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前提已備,故能無過。前提者,良知也。

庚子年九月十六

2020.11.01於北京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