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邊書房@《競爭戰略》【35】擁抱競爭,避免掉坑。

企業往往會認定和自己市場份額最接近的企業或者與自己採取相同戰略的企業是死敵。這類競爭對手往往會遭受最嚴厲的攻擊,同時其他競爭對手則被忽略。實際上這類競爭對手的存在是對企業有利的,其對企業造成的威脅極小。

       在市場競爭中,企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競爭對手,友好互利型競爭對手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必須。就算是剛剛闖進來的“野蠻人”實現了價值創新,也得遵循行業的基本邏輯。企業面對競爭,要有三個層面的認識,首先是What to learn,能向競爭對手學習什麼,先學後超,這對企業是最大的助益;第二是Who can cooperate,以前談很多競爭,現在更多是競合,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互利共贏的;第三是How to beat,對那些惡劣的競爭的對手,就要組建打xx辦公室,重點打擊,維護行業的穩定。

       企業面對競爭不要矯枉過正,要避免在競爭中掉到坑裏了。企業經常會遭遇下列競爭陷阱:

(1)無法判斷對企業有利或者不利的競爭對手;缺乏戰略的公司就像一隻瓶子裏的無頭蒼蠅,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不回頭。因爲企業缺乏戰略定力,對企業有利或者不利就缺乏判斷的原則,不知道什麼是好的競爭者,不知道那些是壞的競爭者,很容易讓企業胡亂學習和模仿,甚至還跟影響自己競爭的不利對手合作。所以,企業需要建立自己的競爭戰略,明確戰略方向和競爭原則,判斷競爭對手是否有利的標準就是競爭的導向是否有利於提高企業競爭優勢。

(2)將競爭對手趕盡殺絕;之前我們也學習過,友好互利型競爭對手對企業有着重要的戰略價值:提升競爭優勢,改善行業結構,推動市場發展和阻止其他企業的進入。在戰術層面,我們覺得市場競爭是貼身肉搏,但是在戰略層面,大家可能是行業利益共同體,因此,將競爭對手趕盡殺絕是不符合行業健康發展的選擇。

(3)擁有的市場份額過多;我們經常有一種衝動,那就還壟斷市場,唯我獨尊,這實際上是競爭的自我幻想。我們需要回到科斯的企業成本原理,我們決定交易在企業內發生或者企業外發生是有成本邊界的,如果企業能100%的壟斷市場,那企業就是一個社會了。企業只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有成本競爭力,但是做不到所有領域都有競爭力。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面臨邊際成本的上升,直到掙不到錢。因此,企業在其市場佔有率達到比如30%,最多50%之前,就得考慮讓渡一部分市場讓對自己有利的競爭對手做了。

(4)攻擊對企業有利的市場領導者。市場領導者對市場追隨者並不意味着就是打壓,在高度差異化的市場,大家也能友好相處。攻擊市場領導者也不見得對企業有利,還是要回歸客戶的價值創造上,這纔是最有利的行動。

       企業存在競爭幻覺,也不要幻想自己能一統天下,除了打擊那些惡劣的競爭對手外,企業更多是採用2W1H的競爭策略,擁抱競爭,並且轉化爲自己競爭優勢的一部分,那纔是有實力的強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